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鲁炎 《河南中医》1995,15(2):107-108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腺病12例李鲁炎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225002)主题词子宫内膜异位/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中医药疗法子宫肌腺病是妇科中的常见病之一,据报道妇科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中6~40%有子宫肌腺病。此病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  相似文献   

2.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腺病1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腺病112例,疗程3-6个月。结果:3个月的有效率为60.71%,6个月的有效率为87.50%;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免去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接受中药“异位消”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92.0%(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0%(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住症、子宫腺肌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异位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其产生的继发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月经异常、不孕等,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迫切要求得到治疗。西医一  相似文献   

5.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是妇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常因痛经逐年加重和月经量多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桂枝茯苓丸合四逆散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傅宝君 《中医杂志》2007,48(9):851-851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有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以自拟腺肌方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子宫腺肌病患者1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9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体积、疼痛情况及月经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2%(83/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71/9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FSH、LH和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疼痛评分及月经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减少疼痛并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10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自1991年2月~1997年4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106例,分别运用西药、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已婚已育妇女。西药组16例,年龄30~53岁,平均426岁,病程1~5年,平均29年;中药组35例,年龄27~50岁,平均407岁,病程1~7年,平均34年;中西医结合组55例,年龄29~54岁,平均417岁,病程1~9年,平均38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后壁或后穹窿结节者49例,子宫增大者31例,附件可触及明显囊肿者68例;B超检查子宫腺肌症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85例。治疗方法 西药组: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消瘕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5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蛋白(Bcl-2)在动物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外科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第8周腹腔静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血清CA125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Bcl-2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活血消瘕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5值;VEGF、Bcl-2组织表达减弱。结论活血消瘕胶囊可降低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及VEGF、Bcl-2在异位内膜的表达,能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促进异位内膜萎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疗效。方法 205例AM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对照组50例、中西医结合Ⅰ组51例及中西医结合Ⅱ组52例。中药组予以桂枝茯苓丸方,每日1剂;对照组在月经期的第1-5天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每周一、四或二、五口服1粒,每粒2.5 mg,3个月后开始服用中药安慰剂;中西医结合Ⅰ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开始即服用桂枝茯苓丸方;中西医结合Ⅱ组服用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后开始服用桂枝茯苓丸方。各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测定子宫体积、血清CA125含量及痛经评分,观察各组治疗中副作用及妊娠结局。结果中药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Ⅰ组、中西医结合Ⅱ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66.0%、92.2%、92.3%,其他3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各组治疗后3个月与本组治疗前子宫体积、CA125、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药组子宫体积外,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Ⅰ、Ⅱ组治疗后6个月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无明显副作用,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方治疗AM在缓解疼痛、降低血清CA125、有效控制子宫体积方面疗效确切,对孕三烯酮胶囊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桂枝茯苓丸(KGB)为传统中药方剂,用于妇科疾病,如月经过多、痛经和不育等。本文报道该药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模型的影响。以含药饲料(0.5%及1.0%KGB)喂养的小鼠,子宫内膜异发病率明显小于正常饲料的对照小鼠。其宫内胸苷酸合成酶(TS)活性较低。25日和120日龄的小鼠长期进食KBG对发情周期、进食量和体重增加都无大影响,但饲料含KBG低(0.1%)时,效果就不明显。同系垂体移植一般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率,而含量高的KBG饲料对之无抑制能力。本研究说明口服KBG能治疗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坤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血瘀肾虚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2月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患者15例,手术治疗切除巧囊组织或者腺肌病组织.通过双酶联合消化、分次过滤等技术体外分离培养巧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中药益坤内异丸及西药内美通对体外培养细胞腺上皮中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腺上皮细胞缩官素受体(OTR)含量的影响。结果益坤内异丸能明显降调节异位内膜细胞培养腺上皮中P450arom、COX-2以及OT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坤内异丸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与疼痛高度相关的反馈机制调节的局部因子”。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周围疼痛链的连锁反应。减少致痛因子的水平,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坤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血瘀肾虚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2月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患者15例,手术治疗切除巧囊组织或者腺肌病组织.通过双酶联合消化、分次过滤等技术体外分离培养巧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中药益坤内异丸及西药内美通对体外培养细胞腺上皮中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合酶-2(cox-2)、腺上皮细胞缩官素受体(OTR)含量的影响。结果益坤内异丸能明显降调节异位内膜细胞培养腺上皮中P450arom、COX-2以及OT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坤内异丸可能通过调节这些“与疼痛高度相关的反馈机制调节的局部因子”。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周围疼痛链的连锁反应。减少致痛因子的水平,进而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伴痛经的效果。方法: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研究组加用桂枝茯苓汤加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程度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伴痛经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雷娅  毛萍  易永丽  付先芸  屈赵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51-156+282-286
目的 探索活血化瘀药对“大黄-桃仁”(Rhubarb-Peach kernel, RP)对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动力学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EM-15A细胞,MTT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RP处理后细胞活力、增殖及迁移能力变化。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建立A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药物治疗组,采用热板痛及机械痛觉过敏实验检测治疗疗效、HE染色观察病理浸润程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动力学特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微丝蛋白骨架调节酶Rho GTP酶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Rho激酶(rhokinase 1,Rock1)、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结果 RP显著抑制hEM-15A细胞的异常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经1 mg/mL RP处理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  相似文献   

16.
17.
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可能与卵巢功能失调、子宫壁创伤、经血引流不畅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痛经渐进性加重、月经失调、不孕症等。目前西医多采用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等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对已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红  黄小惠  邓桂芳 《中国针灸》2008,28(8):579-581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西药组,各33例.针灸组以针刺腹部中极、水道、天枢、曲骨、子宫穴为主;西药组口服达那唑治疗.观察针灸组治疗前后雌激素(E2)水平、血色素(Hb)和血小板计数(BPC)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7.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7%,针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针灸组治疗后E2水平下降、Hb和BPC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05).结论:针灸治疗子宫肌腺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调整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消癥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5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蛋白(Bcl-2)在动物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外科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第8周腹腔静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血清CA125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Bcl-2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活血消癥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5值;VEGF、Bcl-2组织表达减弱。结论活血消癥胶囊可降低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及VEGF、Bcl-2在异位内膜的表达,能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促进异位内膜萎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做对比研究。方法:对前来我院妇科就诊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证候特点以及分布规律。结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这两种疾病的不同病况进行比较,得出以下三种病况占相应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月经不调19.3%和49.1%;痛经45.3%和83.4%;不孕症28.0%和22.3%。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的比例比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更高,而子宫腺肌病患者中月经不调与痛经的发病率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