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报道女性,64岁,因左侧颞部肿块,伴颜面、头皮水肿1年余,于1993年10月8日住院。入院体检:左侧颞部有一6cm×6cm境界不清的肿块,质地硬,不活动,无明显压痛,肿块周围及左面部头皮水肿。颈、腋及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不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G raves病患者应用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d,皮下注射治疗。结果12例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4~13d,均数9d。结论应用rhG-CSF治疗MM I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粒细胞升高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松喜  李伟雄  占志光 《广东医学》2005,26(8):1065-1066
目的评价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发生2级(RTOG分级)放射性食管炎的肺癌患者口服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0μg用100 ml的生理盐水稀释,分3次口服,服用后禁食1 h并卧床0.5 h。记录放射性食管炎级别的变化,使用药物的天数和治疗结束时的白细胞(WBC)数目。结果治疗结束时评价有效、稳定和无效的患者分别为21,3例和2例,有效率、稳定率和无效率分别为80.8%,11.5%和7.7%。放射性食管炎的平均级别由治疗前的2.00±0.00降至治疗后的0.85±0.92 (P=0.000),级别的下降有显著意义。WBC的平均值为(6.108±1.27)×109。结论使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何忠杰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252-1253,1257
本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综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的临床应用状况及新进展.临床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剂量及疗程并且进行有效监控,达到更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髓系造血祖细胞培养中的应用朱华锋,袁跃传,孙秉中,杨平地,郑英文,沈素芸(西京医院血液科西安710033)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人的;重组的,造血祖细胞;细胞培养;胎肌条件培养液中图号R446.113目前造血干/祖细胞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 ,对急性白血病大剂量、普通剂量和较低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治疗作用。方法 :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急性白血病 30例 ,共 6 8个疗程化疗。结果 :所有治疗组较对照组感染减轻 ,粒细胞缺乏时间缩短 ,骨髓造血恢复加快。不规则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感染程度、骨髓造血恢复无差异。结论 :G -CSF/GM -CSF能缩短急性白血病化疗粒细胞缺乏 ,防治感染 ,促进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和对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 ,以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 <1 0× 10 9/L和 (或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 <0 5× 10 9/L为标准 ,分为接受rhG -CSF治疗的治疗组 (110例次 )和对照组 (2 9例次 ) ,比较两组间粒细胞恢复的程度和时间 ,以及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hG -CSF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 ,有效率达 95 5 % ,治疗组外周血WBC及ANC恢复的数值和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rhG -CSF可明显缩短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 ,对感染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化疗后WBC低下时应及时应用rhG -CSF。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测定[英]/SchrezenmeierH…//Clin.Invest.1993,71(2).102.为了明确造血生长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作者用一种特殊而敏感的酶连免疫吸附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巫小燕  沈飞霞 《医学综述》2007,13(12):909-91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近年的研究发现,G-CSF具有免疫调节、血管保护、促进血管发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G-CSF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应用研究进展,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影响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临床前研究和Ⅰ期临床试验。方法在动物模型上进行rhGM-CSF的药理、毒理、药代和药效研究,并在人体上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初步疗效观察。结果体外实验证明rhGM-CSF对骨髓造血祖细胞有促增殖作用;在60Cor射线照射造成的白细胞低下动物(狗和猴),显示了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急性毒性试验显示,LD50大于5000μg/kg;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注入的GM-CSF主要从尿中排出,并不在体内蓄积;狗的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在高于临床用量3倍时,无明显毒性反应。Ⅰ期临床试验证明,每天在2.5-7.5μg/kg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并能升高白细胞。结论rhGM-CSF可用于治疗放疗与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4月 ,作者观察了 19例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粒生素 )的肿瘤患者用药后副反应 ,并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6岁 ,平均 6 0 .2岁。其中肺癌 11例 ,肝癌 3例 ,结肠癌 2例 ,胃癌、食管癌、淋巴瘤各 1例。1.2 方法 放、化疗后白细胞降至 4× 10 9/L以下 ,开始应用粒生素 15 0 μg皮下注射 ,1次 /d ,每周 2次监测血象。用药后观察患者有无副反应 ,并对其出现的反应及时进行评估 ,骨痛程度 :疼痛难忍需用止痛剂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8-10+1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乳腺癌行辅助化疗患者共162例,采用抛银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PEG-rhG-CSF 100μg/kg每周期单次注射,对照组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5μg/kg每日注射1次,连续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及延迟化疗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骼肌疼痛、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G-rhG-CSF能够明显降低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延迟化疗的发生,且用药更为方便易行,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对因急性白血病(AL),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M)联合化疗及其他药物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症19例患者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达显效,有效分别为13例(68.42%),2例(10.52%),总有效率78.94%,所需中位时间分别为8,14天,治疗后ANC增值1.57~11360倍,白细胞(WBC),ANC达显效,有效时间明显缩短(P〈0.00  相似文献   

15.
16.
用重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 47例 ,与对照组 (未用rhG -CSF) 39例比较 ,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 38例 (80 .9% )中性粒细胞数升至≥ 0 .7× 1 0 9/L ,其中 2 1例 (44.7% )升至≥ 1 .5× 1 0 9/L ,与对照组的53 .8%和 1 7.9%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 ,rhG -CSF对粒细胞缺乏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粒缺)2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未用rhG-CSF而其他治疗相同的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23例(82.1%)中性粒细胞数升至≥0.7×109/L,其中19例(67.9%)升至≥1.0×109/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和35.0%(P<0.05);rhG-CSF治疗组并发感染治疗有效率(75.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发热时间较短(P<0.05)。分析认为,rhG-CSF治疗粒缺有满意疗效,无明显副反应,可列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的现代治疗趋向较大剂量的强力化疗 ,以达到克服耐药、防止复发的最佳效果。然而 ,随着化疗剂量的加大 ,其并发症亦随之增加 ,尤其是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 ,使粒细胞减少 ,并导致致命性革蓝阴性菌感染败血症。为了治疗这一严重的感染 ,我们在常规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加用粒细胞刺激因子 ,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实验组为 1998年 6月~ 1999年 8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40例 ,经化疗 (诱导和强化治疗 )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热合并感染。实验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  相似文献   

19.
曾华 《吉林医学》2021,(6):1411-1412
目的:分析探究在化疗引起白细胞近期反应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针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共计62例,病例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2019年6月,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对照组患者在化疗以后给予阿胶浆升白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86年世界上首先报道GCSF基因克隆成果,90年代应用于临床后,大量的临床试验及应用表明rhGCSF(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效果显著,我科于1996年9月~1997年7月间观察了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共收集了13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胃癌3例,恶性淋巴瘤2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2例,肝癌1例,肺癌3例,年龄36~65岁,男6例,女7例。全身状况Karnofsky评分在7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