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宇清 《国医论坛》1998,13(4):21-22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热病救明犹易,通阳最难,效明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亲还,则有不同也。”此论是在论证湿邪为病及其治疗时述及的,因而对温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论述及闻发,然多有歧义,如“热病救阴”与“杂证养阴”有何不同,“通阳不在温”是否即不能温等。现笔者仅据个人学习本篇的体会试论述如下。1温病伤阴的特点湿病种类虽多,但就其病性而论,不外乎温热病与温热病两类.其病机与致病因素、机体反应等有关。温热病系感受温热病邪“纯熟不兼湿”见温热病证者,…  相似文献   

2.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受到完素学术思想影响,重视邪气为病,对中医的治法作出了贡献。他在临床上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观点,认为人身之病都是邪气之所为,因此祛除病邪是治疗疾病的首要环节,提出以汗、吐、下三法包治百病。因此,后世推崇张从正为攻下派的代表医家。张氏认为,人身之病,皆邪气之所为,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不节,均可使  相似文献   

3.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在古代文献中有“呷嗽”、“喘息”、“哮吼”等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其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主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抟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或简称哮证。  相似文献   

4.
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酒疗”之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即已开始广泛应用“酒疗”。《内经》中有多处对酒性的论述,并记栽丁“酒疗”的具体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所治病证多属经络病;(2)所用药物多为温热药;(3)治疗多配合针刺按摩。《黄帝内经》“酒疗”思想为后世医家应用酒疗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相似文献   

6.
李跃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11-1211
自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及治疗理论,后世许多医家极重视透热祛邪法的临床运用.笔者通过对温热病临床治疗观察认为,在温热病的治疗中,应于苦寒泄热中加入、选用轻透祛邪之药,为邪热寻出路,以层层透邪,领邪外达而祛病.透邪与泄热两法,同为温热病治疗祛邪的一途径,其相互为补,有着同等重要意义,提示不可忽视轻透祛邪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温邪上受”非皆“首先犯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岳云 《中医杂志》2005,46(8):635-635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或温热邪气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发病途径,叶天士在吴又可《温疫论》“邪从口鼻入”的基础上,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篇》)说,对后世影响颇大。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就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肺)”,近世医家亦多宗从。证诸临床实际,温病之发,有始于师者,也有不始于肺者,故我们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只是温病发病的一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3治则治法的创新发展3.1姜春华等提出的“截断扭转”及先发制病,以防逆变的防治原则自清代叶天士提出温热病多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的发展传变以来,后世医家临床多恪守这一浅深先后次序论治外感温热疾病。而近代以来,许多临床医家从临床实践经验出发,对此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姜春华先生提出的对急重热病要采取“截断扭转”疗法的观点。姜氏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明确地提出了对于许多重症温热疾病的治疗,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及“到气才可清气”的尾随疗法,主张采用先证而治,截…  相似文献   

9.
蒲辅周温热病辨治经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辅周老先生治疗温热病首辨闭脱,次辨有汗无汗,更注重辨正气、邪气之盛衰,不独“辨舌验齿”,强调四诊合参,重视四时气候变化。治疗时始终以顾护卫气为本,并重视善后调养。  相似文献   

10.
《温热论笺正》一书,为清末民初医家陈光淞为“笺叶氏之旨,而正诸家之失”而作,于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颇多发明,实为研习温热病必备的参考书,建国以后历版《温病学》统编教材均有引用,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及后世医家相关论述,追溯温热药治湿热病渊源;从分消走泄法的理论依据及其用药规律,探讨温热药物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旨在拓宽思路,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月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9):1464-1464
“轻可去实”源于徐之才《药对》 ,指麻黄、葛根清扬宣散之属 ,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拓宽其内涵 ,特别是清代医家善用轻剂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后人多误解“轻可去实”即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今笔者朔本求源 ,剖析其义 ,以纠其偏。  相似文献   

13.
伏气温病与杂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 ,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再发病。伏气温病的最早根据是《内经》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但同时《内经》又认为伏藏下来的邪气不一定都是温邪或都变为温邪 ,伏气所致疾病也不一定都是温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这段话给后世主张伏气说的医家以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温病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温病由于温邪的种类多 ,不同温邪引发的温病也各不相同 ,对其中那些起病隐秘、…  相似文献   

14.
清代康、雍、乾、嘉年间(1662—1819年),江南温热病大流行,医家以伤寒法治疗,收效者少,故对温热病治法为当时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于温热病的学说亦多所发挥。著名作品当推叶天士的“温热论”。叶氏名桂,字天士,号香岩(1667—1746年),江苏吴县(苏州)人。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中有五条一证两方的条文,后世注家对此观点不一。古代医家多从“治法”“证候”“体质”“病位”“病机”等角度论述,以尤在泾为代表的医家认为,一证而用两方是由于二者具有相同的治法。吴谦、喻嘉言、吉益等医家强调,一证两方为证候差异所致。有医家认为,体质因素或为影响因素。当代学者分别运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中药复方研究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条文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古代医家以理论研究为核心,为后世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在优化古代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从实验、药理学等方面进行解释,丰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为少阴阳郁而设四逆散,放在《伤寒论》少阴篇,以"少阴病"冠首,病机当为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壅滞,阳气内遏不能外达四末,阳郁内闭。因论述简洁引发争议,后世医家未从仲景六经出发,从药物组成、脏腑辨证法推测四逆散证病机,分别提出四逆散证属少阴、厥阴、少阳经。病在少阴:系少阴阳虚相对较少,从方剂组成、临床实践角度,都不太被后世认可;少阴邪热内郁:成无己首提邪热内郁,解释四逆产生原因,得到后世医家认同,但观其或然证加减用药多具温热之性,如干姜、桂枝、附子等,用温热药治疗邪热内郁证有欠稳妥。病在厥阴:"此方原系治厥阴热厥主方,后人不识其旨,烟没已久,今表出之","四逆"是"少厥二阴热邪为本",现代医家对此观点多有继承与发展,也有医家认为四逆散证病在少阳。随着四逆散广泛应用及发展,在六版教材《方剂学》《方剂大辞典》《中医大辞典》等,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肝脾不调"为基础来解释四逆散证病机变化是确切可行的。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  相似文献   

17.
外感温热病多由肺卫受邪,起于肌表,始于上焦,若邪气未及时宣透,或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病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焦及下焦,导致变证蜂起。透邪法通常用于燥热伤卫、阴虚感温以及风热犯肺等症候,立足于邪,着眼于透,从而能够起到化湿透邪、祛风行血的作用,并且具有育阴而不滞邪、透邪而不伤正的功效。故治疗上应重视宣透邪气、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使邪气还从表出,以免闭门留寇。根据外感温热病的进展程度,采用透邪法进行对症治疗,对其中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外感温热病的中医透邪法治疗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月辰 《中医药学刊》2003,21(9):1464-1464
“轻可去实”源于徐之才《药对》,指麻黄、葛根清扬宣散之属,后世医家不断发展拓宽其内涵,特别是清代医家善用轻剂,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后人多误解“轻可去实”即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的表实证。今笔者朔本求源,剖析其义,以纠其偏。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温热论》提出“浊邪害清”理论,以概括湿热性温病的致病特性。通过总结叶天士著述对“浊邪害清”的阐述,本文从拓展“浊邪”“清窍”内涵、总结“浊邪”诊断依据、揭示“浊邪害清”发病机制及其相应治疗等方面,系统探析后世医家对于“浊邪害清”理论的阐发,从而初步构建“浊邪害清”理论的辨治体系。以之为湿热性疾患所致清窍失常的诊治,尤其是对于湿热病邪所致神志异常的临床辨治提供思路,并可为其相关机制的科研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痰饮症的论述,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尚无完整的记载,后世医家论述颇多,但论述影响之大,要首推汉代张仲景。特别是在《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对痰饮做了详细论述,并为后世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以和之”的治疗法则,被后世历代医家奉为治疗痰饮症的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