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菌类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中药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低等优点,故以中药开发研究新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近几年来中药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机制、逆转细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综合评述常用中药体外抑菌评价方法及存在问题,发现评价标准未能统一,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体外与体内抑菌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未能结合中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抑菌方法对评价中药对细菌的抑制能力(抑菌环、MIC)、杀灭能力(MBC),细菌对药物的耐药率等影响较大。中药体外抑菌作用虽然研究方法较多,应根据研究对象、实验目的、具体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价中药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趋严重,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增多,细菌耐药性日渐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棘手问题。中药具有多途径抑菌的优势,在抗耐药菌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本综述对具有抗菌及增效作用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中药单体化合物在抑制β-内酰胺酶、抑制代谢活动相关酶、抑制外排泵、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菌膜、消除耐药质粒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并分析了一些可以与抗生素联合作用的中药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机制,为抗耐药菌的新药发现与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隋万林  张秀荣 《医药导报》2005,24(11):1037-1038
针对目前我国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国家卫生部等单位于2004年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等进行了具体规定。此外,随着对抗菌药物后效应研究的深入,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也逐渐改进;由于抗菌药物可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所以抗菌药物使用时最好与清热解毒中药合用或抑菌药与杀菌药恰当合用;序贯疗法可减轻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既经济又合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药源性疾病,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诺氟沙星制剂体外抑菌实验的效果。方法配置诺氟沙星酸性制剂、碱性制剂、长效制剂,对8种细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诺碱性和长效制剂抑菌作用相似,均好于酸性制剂。结论改变诺氟沙星制剂的酸碱度,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抗菌疗效,为此改变药物pH值,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细菌耐药性的流行趋势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菌耐药性流行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日益严重问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是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流行需要联合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包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郑晓林 《中国药师》2008,11(4):464-465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增加,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关系也相当复杂。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许韦  邵志伟  李小东  张琪 《安徽医药》2013,17(5):846-848
目的观察黄岑等10种中药水煎液对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了解中药制剂对2类细菌的抑菌效果是否一致,旨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采用MicroScan-4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irby-Bauer法检测全部29株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6年标准判断结果;将10种中草药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0种中药对2类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岑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赤芍、黄连、仙鹤草。结论 10种中药对非产ESBLs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研究抗菌药物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类、喹诺酮类、青霉素+酶抑剂、碳青霉烯类等;2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结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5~2006年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江明 《安徽医药》2007,11(6):554-555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性变迁及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 统计我院对三线抗菌药物严格限制前后一年内主要耐药菌株的耐药率变化以及药物使用频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限制政策实施前后,我院主要使用的三线抗菌药物用量减少了58%,细菌耐药性也较前改善.结论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喹诺酮类药物及细菌对其耐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结构、进入细菌体内的方式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进行简明阐述.针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加的原因入手,阐述了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从染色体突变到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几种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为研究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仙 《医药导报》2005,24(11):1078-1079
目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抑菌药与杀菌药配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含多价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氨茶碱配伍、对儿童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青霉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结膜下注射、第1代头孢菌素与氨基苷类药物配伍、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联用、用药时间过长、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中枢性肌松药配伍使用、特非那定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配伍使用等。医院应加强对医师和药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Agents)在控制人类感染性疾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其在临床的大量广泛使用,尤其是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及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如何合理使用,适当管理,扬长避短,达到较好的成本效益比,是值得每一位临床医务人员重视与研究的问题。1抗菌药物种类迄今,已成功开发十余类抗菌药物。如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杀菌作用的包括β-内酰胺类、糖肽类及磷霉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杀菌作用者为氨基糖苷类,起抑菌作用者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抑制细菌…  相似文献   

14.
细菌耐药日益严重,单一抗菌药物难以完全杀灭耐药菌。应用低频超声技术联合抗菌药物,无论是对于浮游态菌还是生物被膜态菌,都能增强抗菌药物的杀菌或抑菌作用。其机制主要为空化效应。目前,低频超声技术已探索性应用于人体局部感染治疗中。作为一种可靶向治疗的非侵入性疗法,低频超声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此外,低频超声技术在基因转染上具有优势,并可通过改变基因来影响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作为一类特殊药品,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本调查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愈溃膜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中药抗菌试验试管法,以蜂胶口腔膜为对照,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愈溃膜对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稍弱,总体效果优于蜂胶口腔膜。结论愈溃膜对6种常见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但由于病原菌耐药性的蔓延,传染病再次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中药蕴藏着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是新型抗生素开发的独特而重要的资源。尽管有些传统中药有明确的临床使用效果,中药抗菌成分的临床应用却极少,其作为抗生素药品在国际医药界使用的情况甚少。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结果,本研究阐述了中药抗细菌感染的新的分子机理。不同于传统抗生素通过抑菌、杀菌而发挥作用,一些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实则是"抗致病药物",这类抗感染成分在临床上具有病原菌产生抗性几率低、对正常菌群影响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病原菌耐药性是指细菌使抗菌药物治疗作用下降的一种状态。耐药菌的出现使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细菌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全国范围内或区域医疗机构内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策略,能够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并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国内外有关抗菌药物使用与病原菌耐药性相关性的研究较多,国内缺少对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研究数据。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病原菌的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从宏观数据上把握两者间的关系,以期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抑菌及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残留以及病菌易产生耐药性已经成为抗生素使用的主要不良反应.国外已经逐步采用禁止和限制应用的措施.我们正在努力从中药里寻找一些抗生素的替代品,既能满足医疗需要,又没有耐药性等副作用.中药金银花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而且临床应用广泛,药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它能否替代一部分抗生素作为抗菌类药物,值得研究.本文即以金银花提取物对致病小鼠进行了抑菌和抗炎两方面的研究.从多角度探索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抗菌药耐药性逐渐上升,疗效逐渐下降,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使用抗菌药应注意:(1)选择有效药物,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使所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疗效取决于致病细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2)使用方法合理。选定药物以后,根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确定给药方案,选择药物、剂量、疗程、使用方法。(3)患者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