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药穴位(神阙穴)贴敷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二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归入两组试验,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Ⅱ组在常规降糖的同时接受中药穴位(神阙穴)贴敷,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接受FPG、2h PG检测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血糖指标检测值、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二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药穴位(神阙穴)贴敷治疗,能够加强血糖控制效果,促进相关糖尿病症状的缓解,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0):166-169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肾内科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61%,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延缓肾病进展,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复合护理干预功能性便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引起的功能性便秘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实验组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符合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复合护理干预功能性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气虚型透析性低血压(IDH)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80例气虚型IDH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卡尼汀治疗,穴位贴敷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药贴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BP、DBP增高,穴位贴敷组SBP、DB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TC水平降低,ALB、Hb水平增高,穴位贴敷组HR、TC水平低于对照组,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s-CRP均降低,穴位贴敷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左卡尼汀能显著改善气虚型IDH,显著改善营养状态和炎症状态,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级高血压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级高血压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宣传教育、限盐饮食及运动处方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天麻钩藤饮联合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压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更显著(P0.05);经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级高血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起到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功效,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有30例患者。观察组运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配合饮食运动疗法,对照组运用饮食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干预后,观察组的各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有优势,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控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每组各40例病人,观察4周,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积分方法(参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以探讨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改善下肢供血,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发挥了中医护理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穴位贴敷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40例DPN患者分成中药汤剂内服、外用、穴位贴敷治疗组20例及甲钴胺对照组20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分别监测临床症状及体征、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药内服、外用、穴位贴敷能改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降糖、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实验组则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实验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3例。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现阶段临床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观察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②方法 入选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应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观察组,n=122)治疗12周,另选取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应用尼群地平和吲达帕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n=100),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③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在常规降糖基础上,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每组40例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判定为无效患者2例,对照组判定为无效患者7例,组间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进行控制治疗,对比接受常规药物血压控制能够取得更为突出的效果,保障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增加结沙坦治疗,评价两组血压、血糖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及血糖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10.91%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门诊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物联合氨氯地平、结沙坦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除给予饮食指导外,采用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h,对照组为(10.1±7.3)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老年便秘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39-14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内科门诊就诊DG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个体化的饮食运动方案及药物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耳穴压豆治疗。两组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胃排空时间情况,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联合组FBG、2hPG和HbA1C的达标率分别为95.35%、90.70%和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72.09%和60.47%(P0.05);同时两组胃排空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且联合组缩短幅度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35%)较对照组(81.40%)更佳(χ~2=4.071,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用于DGP患者的效果确切,不仅能更明显提高降糖药效果,有利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而且能加快胃肠运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肺虚邪恋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顺尔宁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顺尔宁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0.0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顺尔宁对慢性咳嗽(肺虚邪恋型)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干休所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保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均予以降糖、降压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保健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后血压、血糖的变化。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护理前降低,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较护理前降低,但观察组血压、血糖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干休所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降糖、降压治疗同时予以综合保健护理,可达到有效的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61-64
目的 研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对产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分娩时间为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的产后宫缩痛患者126 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中药穴位贴敷组(n=42)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位注射组(n=42)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联合组(n=42)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治疗。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测定并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前列腺素E2 水平。结果 治疗后三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后三组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治疗后三组前列腺素E2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前列腺素E2 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穴位贴敷组、穴位注射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可更好地减轻产后宫缩痛患者疼痛程度,有效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 及前列腺素E2 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化疗干预,评价穴位贴敷疗法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协同作用、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异烟肼联合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常规化疗,观察组在西药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强化期)。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检测外周血CD4~+T及CD8~+T细胞绝对数改变,记录外敷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细胞绝对数均显著增加、CD8~+T细胞绝对数显著减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变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皮肤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化疗可有效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细胞免疫状态,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临床疗效、焦虑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焦虑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