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释放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ELISA方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量的变化。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经GFAP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5%以上。LPS组能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β、IL-6、TNF-α及NO。吡格列酮能明显抑制LPS引起的这些作用,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阻断剂GW9662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LPS引起的IL-1β、IL-6、TNF-α及NO增加的抑制作用。与LPS组相比,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5μmol·L-1)亦能有效对抗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IL-1β、IL-6、TNF-α及NO分泌的增加;特异性iNOS抑制剂SMT可明显抑制LPS引起的NO分泌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明显改善LPS诱导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京尼平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LPS诱导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为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白藜芦醇组和LPS+不同浓度京尼平苷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GFAP水平及NF-κB p65水平,ELISA法检测致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京尼平苷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同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京尼平苷能通过NF-κB途径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抑制致炎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2.5、5、10μmol·L-1丹皮酚组,0.5 mg·L-1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κBα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及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1),胞浆IκBα蛋白表达受抑(P<0.01),IκBα蛋白磷酸化和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5、10μmol·L-1丹皮酚能减少LPS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5或P<0.01),增加胞浆IκBα蛋白表达(P<0.05或P<0.01),抑制LPS上调的IκBα蛋白磷酸化和胞核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IκBα/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丹皮酚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及诱导其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石斛生物总碱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TNF-α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6 mRNA的表达。结果①LPS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MTS检测吸光度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所致的TNF-α蛋白的高表达(P<0.05);③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吸光度的升高,同时明显抑制LPS所致的TNF-α、IL-6 mRNA的高表达。结论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拮抗LPS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炎症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多糖(NDP)对脂多糖(LPS)作用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混合培养体系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制备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混合培养体系,NDP作用于LPS刺激的胶质细胞-神经元混合培养体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体系中炎症相关因子IL-1β、TNF-α、COX-2的基因表达。结果 NDP作用于LPS刺激的大鼠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混合培养体系后,胶质细胞激活减少、神经元损伤减轻,较单用LPS作用的模型组相比,炎症相关因子IL-1β、TNF-α、COX-2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NDP能抑制LPS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炎症条件下小胶质细胞释放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以缺糖缺氧再灌注(OGD/R)、TNF-α和ATP诱导细胞炎症,以经典的蛋白释放途径抑制剂和P2X7受体阻断剂、钙离子载体、钙离子螯合剂、磷脂酶D(PLD)途径抑制剂为干预,并采用普通透射电镜、免疫电镜、超速离心法分离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等确定NAMPT的定位和表达。结果 OGD/R和TNF-α诱导细胞的炎症中,(1)小胶质细胞可主动释放NAMPT;(2) NAMPT不经过经典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释放;(3)胞外ATP可增强炎症条件下的NAMPT释放,且NAMPT释放由P2X7受体和细胞内Ca2+介导;(4) PLD抑制剂正丁醇,PLD si RNA和PI3K抑制剂wortmannin显著降低OGD/R和ATP诱导的小胶质细胞NAMPT释放;(5)在排除释放性自噬、内体和释放性溶酶体的机制后,以普通扫描电镜和免疫电镜鉴定具有外泌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的细胞外囊泡含有大量NAMPT;(6)以超速离心收集经OGD/R处理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Western蛋白印迹实验进一步证实NAMPT和外泌体标记蛋白有共同表达;(7) NAMPT相对于外泌体蛋白标记的量保持不变,表明小胶质细胞外泌体中的NAMPT负荷量是一定的。结论神经炎症过程中,NAMPT由小胶质细胞通过外泌体主动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孕酮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孕酮在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及Aβ加3个浓度孕酮组,分别处理24 h后,与神经元共培养。MTT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ELISA检测条件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孕酮浓度依赖地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引起的神经元存活率下降;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释放的升高;抑制Aβ诱导星形胶质细胞NF-κB的活性增加。结论孕酮通过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钩藤碱对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新生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用1μg·mL<'-1>LPS激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刺激其分泌IL-1β、TNF-α和NO,并大量表达iNOS mRNA.用不同浓度的异钩藤碱和LPS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孵育.检测异钩藤碱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这些炎性因子释放的含量.结果:异钩藤碱有效地抑制了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介质释放,并降低了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异钩藤碱具有较好的中枢炎症抑制作用,为传统中药钩藤作为治疗缺血性脑病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芩茎叶黄酮对大鼠缺血性记忆障碍和神经炎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黄酮(SSF)对大鼠缺血性记忆障碍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个月制备慢性脑缺血记忆障碍模型,脑缺血大鼠造模后于手术第35天ig给予SSF 17.5,35和70 mg.kg-1,连续38 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皮质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鼠的再学习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显著降低,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路程显著缩短(P<0.01);皮质和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皮质中IL-1β,TNF-α和IL-8水平明显增加(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SSF 17.5,35和70 mg.kg-1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缺血引起大鼠再学习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障碍,明显缩短到达平台的潜伏期(P<0.05),延长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路程(P<0.05);抑制皮质和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P<0.05);明显降低皮质中IL-1β,TNF-α和IL-8含量,提高IL-10的水平。结论 SSF对大鼠脑缺血性记忆障碍和神经炎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ICS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新生SD大鼠脑皮质组织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培养。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ICSⅡ高浓度组、模型组、模型+ICSⅡ低浓度组、模型+ICSⅡ中浓度组、模型+ICSⅡ高浓度组、模型+地塞米松组。ICSⅡ(5,10,20μmol·L-1)或DSMX(1μmol·L-1)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1 h后,继续与LPS共同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ICSⅡ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确定安全浓度后再观察ICSⅡ对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TNF-α,IL-1β,NO,Aβ1-40和Aβ1-42的水平;采用Western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OX-2,i NOS,IκB-α,NF-κB(p65)(胞核),NF-κB(p65)(胞质)和BACE1的蛋白表达,以及NF-κB(p65)、IKK-α和IKK-β磷酸化水平;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ICSⅡ与BACE1蛋白的结合。结果 ICSⅡ(0~50μmol·L-1)对星形胶质细胞无毒性作用。模型组较空白组星形胶质细胞中TNF-α,IL-1β和NO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细胞炎症通路蛋白COX-2,i NOS,NF-κB(p65)(胞核)及BACE1表达升高(P<0.05);IκB-α和NF-κB(p65)(胞质)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p65),IKK-α和IKK-β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给予ICSⅡ能够明显降低TNF-α,IL-1β和NO水平(P<0.05)。此外,ICSⅡ显著下调炎症相关蛋白COX-2,i NOS,NF-κB(胞核)及BACE1的表达(P<0.05),明显上调NF-κB(胞质)和IκB-α蛋白表达(P<0.05)。同时,明显降低NF-κB(p65),IKK-α和IKK-β的磷酸化水平(P<0.05),对LPS诱导的IκB-α降解、NF-κB活化及细胞核易位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条件下,ICSⅡ通过调节IKK/IκB/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其对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RG1-Erb B2信号通路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和IL-1β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Sham组(假手术组);CIBP组: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构建骨癌痛模型;CIBP+PD168393组:构建CIBP模型后6 d,鞘内注入PD168393 10μg,每日1次,连续9 d,其余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接种瘤细胞后14 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FAP、OX42和IL-1β的变化。结果接种瘤细胞后14 d,CIBP组大鼠GFAP、OX42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的植入能诱导大鼠同侧脊髓背角GFAP和OX42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使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胞体肥大。而给予Erb B2受体抑制剂PD168393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GFAP和OX42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CIBP组IL-1β于接种瘤细胞后14 d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ham组(P<0.01),给予PD168393能显著抑制IL-1β表达增加(P<0.01)。结论大鼠胫骨接种瘤细胞后,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被广泛激活,IL-1β释放增加,阻断NRG1-Erb B2受体信号通路能有效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表达和活化及炎症介质IL-1β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甾体孕酮对Aβ所诱导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正常培养新生鼠原代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应用ELISA、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试验方法检测孕酮对于星形胶质细胞IL-1β分泌水平,以及pro-IL-1β和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并研究调节星形胶质细胞NLRP3表达活化与内质网应激的可能关系。结果与Aβ干预组相比,孕酮处理能够显著性抑制Aβ所致星形胶质细胞IL-1β、pro-IL-1β合成分泌,并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小体NLRP3表达。另外,应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发现,其能明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IL-1β、pro-IL-1β合成分泌。与之相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能够明显阻断孕酮对于Aβ所致NLRP3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孕酮能够通过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内质网应激水平,显著抑制Aβ所致炎症小体NLRP3表达活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石菖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原代神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提取大鼠原代神经胶质细胞,用LPS刺激2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石菖蒲含药血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石菖蒲对一氧化氮的影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 β、IL-8、TNF-α水平,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结果 LPS能够激活神经胶质细胞,不同浓度的石菖蒲含药大鼠血清在不影响细胞存活率的情况下,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IL-1β、IL-8、TNF-α水平,抑制细胞内iNOS mRNA表达(P<0.05).结论 石菖蒲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经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作用后,q 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核蛋白NF-κB p50的蛋白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30 min,再经红景天苷作用后,检测Akt、p-Akt、核蛋白NF-κB p50、IL-6、IL-1β、TNF-α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能够抑制BV2小胶质细胞IL-6、IL-1β、TNF-αmRNA的表达,促进p-Akt蛋白表达,抑制核蛋白NF-κB p50;经LY294002作用后,红景天苷对pAkt、核蛋白NF-κB p50、IL-6、IL-1β等作用不明显。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抑制NF-κB p50核转录,进而抑制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原代中脑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原代混合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10 ng/ml)组、Cx43抑制剂~(43)Gap27(200μg/ml)组、LPS+~(43)Gap27组、半通道阻滞剂18β-GA(10μmol/L)组和LPS+18β-GA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络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数目与形态;检测细胞外液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谷氨酸浓度表征胶质细胞的半通道功能,检测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以及活性氧簇(ROS)表征神经免疫反应的强度。RT-qPCR、Western blot与免疫荧光检测星形胶质细胞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PS处理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渐进性死亡;在此过程中,细胞外液中的ATP与谷氨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升高与胶质细胞半通道活性紧密联系;同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上的Cx43在LPS诱导的神经免疫中表达下降,且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处理Cx43抑制剂~(43)Gap27或者半通道阻滞剂18β-GA后,LPS引发的胶质细胞外的ATP和谷氨酸释放明显减少,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PS引发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也几乎被完全抑制,多巴胺神经元数目从对照组的49%上升为114%与117%,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PS引起的免疫反应也部分被抑制,细胞上清中的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LPS引发的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半通道的开放可能是促进神经免疫反应、诱发神经毒性的重要原因,表明Cx43可能是帕金森病(PD)的一个潜在病理靶点。  相似文献   

16.
符瑾文立  陈丽丽 《中国药师》2021,(11):2012-2017
摘要:目的:研究槐定碱(sophoridine)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L-1)、sophoridine(40 mg·L-1)+pcDNA(阴性对照载体组、sophoridine(40 mg·L-1)+pcDNA-Toll样受体4(TLR4)(TLR4过表达载体)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LR4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TL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R组比较,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逐渐减少,Bcl-2蛋白表达逐渐增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逐渐减少,TLR4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与sophoridine+pcDNA组比较,sophoridine+pcDNA-TLR4组星形胶质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增多,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P<0.05)。结论:槐定碱通过下调TLR4从而抑制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舒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炎症损伤的保护。方法:双侧脑室注射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海马组织IL-1β和IL-6的含量;RT-PCR法测定海马IL-6和IL-1β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IL-1β和IL-6含量明显增加(P<0.05);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海马IL-6,IL-1β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0.72 g?kg-1脑舒胶囊可降低血清、海马组织IL-1β和IL-6含量(P<0.05)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和海马IL-6,IL-1β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脑舒胶囊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抑制中枢慢性炎症级联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舒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神经炎症损伤的保护。方法:双侧脑室注射Aβ25~35复制AD大鼠模型;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海马组织IL-1β和IL-6的含量;RT-PCR法测定海马IL-6和IL-1β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IL-1β和IL-6含量明显增加(P<0.05);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海马IL-6,IL-1β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0.72 g?kg-1脑舒胶囊可降低血清、海马组织IL-1β和IL-6含量(P<0.05)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和海马IL-6,IL-1β mRNA的表达(P<0.05)。结论:脑舒胶囊可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抑制中枢慢性炎症级联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exendin-4对Aβ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与NOD2受体家族蛋白(NLRP2)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以MTT检测最佳Aβ、exendin-4的干预浓度、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氧化应激ROS表达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RT-q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exendin-4预处理后Aβ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NLRP2的表达水平;使用腺病毒过表达星形胶质细胞NLRP2基因后,Western印迹检测NLRP2相关通路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Aβ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量显著升高;NLRP2基因的表达升高(P<0.05);使用exendin-4预处理后显著提高Aβ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及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NLRP2基因的也表达下降(P<0.05)。使用腺病毒过表达NLRP2基因后,其下游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人胱天蛋白酶1、IL-1β表达、ROS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相比于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使用exendin-4干预后,炎症相关蛋白NLRP2,ASC,胱天蛋白酶1和IL-1β的表达显著下调,同时ROS与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exendin-4能够改善Aβ介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NLRP2信号通路参与到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细胞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PC12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加米诺环素组;以LPS刺激激活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用米诺环素干预BV2细胞的激活;将各组BV2细胞与PC12细胞进行共培养24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的含量,MTT法检测PC12细胞生存率。结果 BV2细胞与PC12细胞共培养24h后,LPS组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明显升高,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米诺环素能抑制以上趋势。结论 MG激活对PC12细胞存在明显损伤效应,米诺环素可保护MG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可能与通过下调炎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