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静脉溶栓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设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预后优良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行为节点线性引导法模式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能显著缩短患者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预后优良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效果。方法 2016年1-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就诊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原有"一站式"护理救护模式;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同法选择4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方法下从接诊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判断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对缩短DNT的效果和对AIS患者疗效的影响。AIS患者疗效以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就诊-CT检查、CT检查-溶栓、DNT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溶栓前、2周后NIHSS、mRS评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推广脑卒中专职护士护理模式是缩短DNT、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能缩短DNT的效果,对AIS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站式"护理服务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效果。"一站式"护理服务即通过急诊安排一名溶栓护士,从患者急诊入院至静脉溶栓结束,规范落实护理流程,专职提供全流程专业、主动优质护理服务,旨在尽量缩短door to needle times(DNT)。方法对照组: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本院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DNT现状。实验组: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开展"一站式"护理服务,卒中小组的溶栓护士到位后,立即予患者开放静脉通道、抽血、送检血标本、陪护CT检查、必要协助指导患者家属缴费等全程护理。对比两组的绿色通道DNT、DNT延误的节点时间、DNT达标率。结果在绿色通道模式下实施"一站式"护理服务,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的DNT、DNT达标率、就诊至完成CT检查时间、开单至完成缴费时间、采血至送达检验科时间、卒中识别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一站式护理服务在关键环节时间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DNT。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并探讨实施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4.5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急诊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救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进行从入抢救室至出院全时间区间内的追踪研究。将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方法救治的36例病人作设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实行标准化的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后救治的5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溶栓的门药时间(DNT)、住院时间及溶栓30d后Barthel(BI)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溶栓的DNT为45.96min±12.05min,短于对照组的54.11min±20.77min,住院时间为10.07d±2.39d,短于对照组的12.75d±3.45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30d后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实施可提高护士的逻辑性和执行力,缩短静脉溶栓的DNT,可提高救治效率,而且一定程度上缩短静脉溶栓病人后期治疗住院时间,然而对4.5h内静脉溶栓治疗病人30d后的BI指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控制溶栓时间为基础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急诊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救治;将2017年1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急诊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以控制溶栓时间为基础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救治。记录两组患者从入院至溶栓治疗各环节时间以及溶栓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统计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常规检查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以及入院到接受静脉溶栓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案例发生,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脑疝及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控制溶栓时间为基础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DNT,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赵晓红 《全科护理》2020,18(5):599-602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时间的效果。[方法]选择8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接受以护士为主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至见到急诊医生的时间(door to physician,DTP)、入院至小组接诊时间(door to stoke team,DTT)、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入院至完成CT检查的时间(door to imaging,DTI)、入院至介入溶栓时间(door to recanalization time,DRT)、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性出血发生率、1 h内溶栓率、脑介入溶栓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DTP、DTI、DTT、DNT、DR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的NISSH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NISSH评分与mRS评分分别为(2.85±1.35)分和(1.58±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1±1.47)分和(2.37±0.81)分(P<0.05)。观察组1 h内溶栓率与脑介入溶栓率分别为70.00%和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4.88%和72.00%(P<0.05);两组症状性脑出血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介入溶栓流程临床护理路径简化了AIS院内救治流程,缩短院内救治时间,改善AIS病人预后,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设立急诊护理组长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2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干预;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52例作为观察组,设立急诊护理组长并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干预。比较两组护士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静脉抽血时间、完善CT时间、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时间与病人就诊至静脉溶栓治疗(DNT)时间、临床疗效、抢救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静脉抽血时间、完善CT时间、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时间与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抢救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设立急诊护理组长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中可提高抢救效率及临床疗效,改善抢救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RtPA静脉溶栓、扩管、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NIHSS、mRS及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DA、IL-6、IFN-γ、CRP水平及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SOD、GSH-Px水平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NIHSS、mRS评分,升高BI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实施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预后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就诊至CT检查时间、化验结果出来时间、DN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显著提高AIS静脉溶栓救治有效率,缩短急诊候诊时间,且护理满意度和预后优良率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流程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急诊接诊时间、入院至卒中小组接诊时间、入院至得到CT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实验室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延误情况,缩短DNT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流程优化对缩短患者就诊至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提升缺血性脑卒中救护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并进入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流程优化,采用"并联模式"并删减耗时环节,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患者各关键环节用时、DNT、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流程优化后实验组患者就诊至完成CT检查时间、DN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流程优化提升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质量,缩短了DNT,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0例AIS静脉溶栓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治疗),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AIS静脉溶栓患者设为观察组(成立QCC小组,采用QCC优化流程救治)。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入院至评估患者、入院至获得影像学检查、取药-溶栓、DNT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溶栓有效率和DNT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DNT达标率,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应用QC手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1例,护理流程优化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脑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王群芝 《妇幼护理》2023,3(23):5666-5668
目的 探究高处坠落伤患儿急救引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高处坠落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路径(n=40),研究组实施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n=39).观察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近远期预后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病情评估时间、急诊治疗开始时间、转入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救治模式;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采用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通过救治时间(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神经功能状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Index评定量表(BI)、救治效果(合并症、致残率、病死率)、就诊-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两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呼救到接诊时间、接诊到确诊时间、确诊到专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出院时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实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一站式护理急救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护效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单病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护中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模式核磁共振指导下对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2022年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醒后脑卒中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同意在多模式磁共振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者纳入溶栓组(n=50),不同意进行溶栓治疗而给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者纳入非溶栓组(n=4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BI)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溶栓组在治疗后1 d、90 d的NIHSS评分低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有所下降,溶栓组在治疗后1 d、90 d的BI评分高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溶栓组颅内出血发生率(6.0%,3/50)与非溶栓组颅内出血发生率(10.4%,5/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637,P=0.425)。结论 在多模式核磁共振指导下对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效果及对DNT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法,收集本科室2018年1月—11月的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的资料,其中将2018年1月—6月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将2018年8月—11月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查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采用优化后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比较两组的DNT时间、DNT时间≤60 min的例数及溶栓前、溶栓后2、24 h的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DNT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DNT时间≤60 min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流程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DNT时间,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NIHSS评分降低),还可提升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到院至用药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提高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溶栓率。方法:建立"并联诊疗"模式的静脉溶栓院内流程;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患者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患者预后。结果:流程优化后比优化前DNT中位数缩短62 min(P0.01);优化后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提高了76.3%;护士接诊至急诊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3 min(P0.01);护士接诊至溶栓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9 min(P0.01);护士抽血结束至检验回报的时间中位数缩短23 min(P0.01);护士接诊至完成CT的时间中位数缩短13 min(P0.05);家属决策时间中位数缩短12 min(P0.01);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缩短2 d(P0.01)。结论:静脉溶栓院内流程优化效果显著,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显著缩短,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799-2801
探讨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并执行急性脑卒中干预流程对缩短急诊延误时间效果分析,是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统计2014年8月-2017年4月,经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符合的患者,执行拟定的急诊脑卒中干预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记录onset-to-door、doorto-CT、door-to-needle DNT时间及溶栓成功率作为试验组。与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院前急救送至急诊的进行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更高,而且door-to-CT时间、DNT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door-to-CT、DNT时间,提高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