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手术治疗AO C型髋臼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AOC型髋臼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99年2月~2004年1月共手术治疗AOC型(双柱)髋臼骨折46例,其中C1型23例,C2型14例,C3型9例。手术入路:髂腹股沟入路15例,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前后联合入路21例。根据伤后距手术治疗的时间将46例患者分为3组:伤后第1周以内手术者15例(A组),第2周手术者23例(B组),第3周及以后者8例(C组);手术前、后均行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查,并通过X线片随访。结果46例患者中解剖复位34例(73.9%),复位欠佳者8例(17.4%),小满意复位4例(8.7%);随访12~36个月,平均31个月,采用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功能表现优32例(69.6%),良5例(10.9%),可5例(10.9%),差4例(8.7%)。组间比较:复位程度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组与c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复位程度与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密切相关(P〈0.01)。髋关节功能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C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把各种影像学资料结合起来采用AO通用分型,能够全面了解骨折情况,正确诊断骨折类型;手术应尽可能在伤后2周内进行,并力求达到解剖复位。应用正确的复位和内固定方法是髋臼C型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AO分型)的手术疗效、入路选择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26例,其中C1型13例,C2型11例,C3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4周18例,5~6周5例,6周以上3例,其中最长1例68d,平均为31.6d。单纯或延长的Koche-Langenbeck入路6例,单纯髂腹股沟入路4例,髂股入路7例,联合入路9例。结果平均手术耗时255min,失血1840mL。所有患者获得8~52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无死亡、急性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切口渗出1例,异位骨化5例。术后12周按照Matta标准对复位情况进行评估: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满意率92.3%。采用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6例,良5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8%。结论对于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应争取尽早解剖复位,并进行积极的术后功能锻炼。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医生的手术经验和伤后手术时机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后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以及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16例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中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A组),8例采用后外侧入路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A组优1例,良2例。可3例.差2例;B组优6例,良2例;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PipkinⅣ型股骨头骨折简单易行,可避免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Judet—Letournel分型系统在不同髋臼横行骨折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3例横行骨折患者,其中B1.1型2例,B1.2型4例,B1.3型7例;修正因子a1有4例,a2有2例,aL3有5例,a4有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的有3例,Koeher—Langenbeek入路有6例,前后联合入路有4例。术后通过Matta’s标准评分评价影像学结果,用改良Merled’Aubigne评分评估临床结果。结果平均32个月随访证实本组患者所有的骨折达到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7.3周。解剖学复位7例,复位欠佳4例,复位差2例。修正因子a1/a2患者中解剖学复位83.3%,修正因子a3/a4患者为28.6%。临床评分平均15.3,9例(69.2%)满意;4例(30.8%)不满意。7例解剖学复位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髋臼横行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横行骨折的水平及倾斜度、移位程度和旋转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后壁骨折。改良Judet—Letournel分类结合了传统髋臼解剖学分类和AO分型在预后评估上的优点,对于髋臼横行骨折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要点。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9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随访9个月-3年。采用齐斌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优8例(66.7%),良4例(33.3%),优良率为100%。手术治疗27例,优18例(66.7%),良8例(29.2%),差1例(4.1%),优良率为95.9%。结论:(10松质骨加压螺钉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2)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应使骨折解剖复位,并注意下胫腓关节间隙距离,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标准。(3)外踝是一个关键性结构,外踝骨折务必达到准确的解剖复位和稳妥的固定。  相似文献   

6.
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双柱骨折10例。按AO法分类C1型5例,C2型4例,C3型1例。术中先固定前柱骨折,再应用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后柱骨折。结果解剖复位(移位小于等于1mm)7例,复位欠佳(移位小于等于3mm)3例。平均随访18.4(11~36)个月。根据改良的D^r Aubigne及Postel临床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效果满意。经盆面逆行拉力螺丝钉固定后柱骨折是经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双柱骨折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6年2月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15例,骨折部位:肱骨中段骨折9例,中下段骨折4例,多段骨折2例。根据AO分型:A2型3例,A3型6例;B1型3例,B2型2例;C2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5d(平均3.9d)。13例采用闭合复位、2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的方法,顺行插入可膨胀髓内钉固定。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5—12个月(平均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6周)。13例患者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2例患者出现肩关节外展功能受限(〈90。)。根据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疼痛程度,采用Neer临床与放射进行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结论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能有效地维持骨折段稳定性,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特点,是固定肱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在闭合复位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对36例新鲜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0~59岁,平均39.1岁;股骨左侧22例,右侧14例。骨折按AO分型,32A1型6例,32A2型8例,32A3型4例,32B1型6例,32B2型4例,32B3型3例,32C1型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参照刘兴炎等提出的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30.4个月。术中C型臂及术后X线片检查,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骨折处全部愈合,无骨不愈合、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及断钉的发生。本组优3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Taylor三维空间外固定架辅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长干骺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插入技术内固定治疗同侧股骨干骺端及骨干骨折的特点及疗效。方法自2007—06--2012—06采用长干骺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同侧股骨干骺端及骨干骨折。其中股骨近端合并股骨干骨折14例,股骨远端合并股骨干骨折7例。术中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干骺端切口。在股骨干骺端切口放置长干骺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好干骺端骨折后,再作有限切口复位股骨干骨折。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1~3年,平均1.7年。股骨近端合并股骨干骨折骨愈合时间平均(27.21±7.58)周,股骨远端合并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71±7.64)周,均无钢板、螺钉断裂。1例开放性股骨远端合并股骨干骨折因感染延迟愈合,出现膝关节强直畸形。14例髋关节功能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平均(89.78±2.73)分;良3例,平均(79.00±4.36)分;可2例,平均(63.00±1.41)分。7例膝关节功能按Kolmert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较长的解剖型锁定钢板作为内固定材料手术治疗同侧股骨干骺端及骨干骨折是较好的选择。其特点有:①用1种内固定材料固定2个部位骨折,不剥离骨膜,有利于骨折愈合;②锁定螺钉固定后,成为一种角度固定的钢板,集合了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的优点;③采用有限切口可减少创伤、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回顾分析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跨腕关节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0年6月~2005年3月,利用外固定器跨腕关节固定治疗45例50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年龄15~78岁(平均44.8岁)。骨折按AO分型:A3型5例5侧,B3型4例4侧,C1型3例3侧,C2型9例9侧,C3型24例29侧。手法或外固定器协助复位,外固定器静力性固定,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器。随访8~48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4例4侧出现针道表浅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局部换药后好转。最后一次随访时,影像学评估(Stewan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9例42侧,良6例8侧。腕关节功能按Garland与Werley功能评分标准:优34例37侧,良8例9侧,可3例4侧,优良率为92%。结论 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器跨腕关节静力性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固定针置入部位,可以避免桡神经损伤及第二掌骨医源性骨折,减少针道感染及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术后早期行手部功能锻炼;无需辅助性植骨促进骨折愈合,是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共4例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为43.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髋臼骨折3例行重建钢板内固定,1例行拉力螺丝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2例行空心螺钉内固定,1例行动力加压螺纹钉内固定,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4例患者随访14~67个月,平均39.3个月。优3例,良1例。结论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为少见、复杂而严重损伤,常合并多部位、多系统损伤。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并根据两处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手术次序及方案。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是纠正移位、稳定骨折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  孙天胜  张建政 《中国骨伤》2011,24(5):426-428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要点。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重建钉治疗15例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34-85岁,平均45岁。股骨干骨折WinquistI型2例,Ⅱ型6例,Ⅲ型2例,Ⅳ型2例,3例多段骨折。髋部骨折包括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颈骨折8例(根据Garden分型,I型1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2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0.9个月。股骨颈骨折不愈合1例,内翻畸形1例;14例2-6个月获得髋部骨折愈合,平均4个月。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1例(9个月时愈合),不愈合2例;13例4~9个月获得股骨干愈合,平均5.5个月。无感染、股骨头坏死及超过2cm的下肢短缩。Friedman—Wyman系统疗效评价:优良13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股骨重建钉对于股骨干合并同侧髋部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的效果。方法髋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26例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患者,股骨头骨折均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Ⅲ型合并股骨颈骨折者采用钛质空心螺钉固定,Ⅳ型合并髋臼骨折者采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结果26例均获随访,时间15~48个月。按D′Aubigue-Postel评分法:优10例,良13例,中1例,差2例(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髋周异位骨化)。未出现可吸收螺钉断裂及异物反应现象,无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采用髋后外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及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胫骨平台骨折11例(Schatzker分型:Ⅲ型1例,V型3例,Ⅵ型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1.7年).按Hohl评分标准,优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72.73%.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强直1例.结论 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保护好骨折段的生物学环境、术中解剖复位并牢固内固定,以及术后早期适当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ta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5例,33-A2骨折2例,33-A3骨折5例,33-C2骨折5例,33-C3骨折3例;其中9例开放骨折均为Ⅱ~Ⅲ级,有4例患者为多发骨折患者,伤后4d(2~7d)应用LISS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9个月,骨折均连接,骨折愈合时间8~18周,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移位、骨折塌陷、复位丢失等。股骨远端骨折15例,HSS评分优5例;良7例;可3例。膝关节活动范围70°-140°,所有患者膝关节行走无疼痛。结论:LISS能有效治疗各种分型的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16.
经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K-L入路内固定治疗髋白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K-L入路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2(4.2±1.1)年。骨折均获愈合,时间12.5~14.6(14.2±0.5)周。末次随访依据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15例,良11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达74.3%。参照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解剖复位22例,满意复位10例,不满意复位3例。术后1例伤口感染,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泌尿系统结石,1例异位骨化,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创伤性关节炎。其中合并股骨头(颈)骨折患者易发生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术前无股骨头(颈)骨折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K-L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部分髋臼骨折可取得较良好结果,保护股骨头血供可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髋臼"T"形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髋臼“T”形骨折的诊断步骤和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4年 8月~2 0 0 3年 1月共治疗髋臼“T”形 (B2型 )骨折 2 4例 ,其中B2 1型 3例 ,B2 2型 13例 ,B2 3型6例 ,“T”形 后壁骨折 2例。结果 :随访 1~ 4年 ,平均 2年 ,结果手术解剖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优良者 14例 ,可 2例 ;复位欠佳组关节功能表现良者 1例 ,可 2例 ;不满意复位组关节功能表现可 1例 ,差1例。非手术治疗组关节功能表现可 1例 ,差 2例。结论 :B2 1型髋臼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而B2 2型、B2 3型和“T”形 后壁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疗效的方法和要点.[方法]总结40例复杂髋臼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治疗要点和治疗效果.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各项检查和治疗,做好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估.手术中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入路[其中Kocher-Langenbeck入路21例,髂腹股沟入路6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加K-L入路)13例],充分暴露骨折,准确复位,牢固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9个月(26 ~42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30例,良好复位7例,差3例;优良率92.5%.局部感染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充分做好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和处理,是手术的必要条件;正确的手术入路和术中对骨折的良好复位固定,是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股骨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股骨头脱位的治疗方法、效果及漏诊的教训。方法 股骨骨折按AO分型,32-A型3例,32-B型2例,32-C2型1例,用交锁钉内固定;33-C3型1例,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31-A2型2例,用DHS内固定。髋臼骨折按Letoumel分型,后壁骨折8例,后壁后柱骨折1例,均采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本组漏诊2例。结果 9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2.4个月。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疗效评定标准,优8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 股骨骨折合并同侧髋臼骨折股骨头脱位受伤机制复杂、伤情重、合并伤多、易漏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复杂性髋臼骨折(complex acetabular fractures,CAF)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及多处骨折的治疗方法与对策。方法:2000年8月-2005年3月,收治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及多处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51岁,平均37.5岁,皆系高能量损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处,平均2.6处。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空心加压螺钉、Richard钉、交锁髓内钉、天鹅记忆接骨器(SMC)等固定骶髂关节分离、复杂性髋臼骨折、股骨颈、股骨干、胫骨干、肱骨、尺桡骨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1个月,平均13.5个月。12例复杂性髋臼骨折均获解剖复位并达骨性愈合;同侧股骨颈骨折也获解剖复位,10例达骨性愈合。术后3~7个月(平均4.6个月),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关节置换;1例股骨头坏死合并异位骨化导致关节骨性融合。4例骶髂关节分离获解剖复位;其他23处骨折,均获骨愈合。根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6例,一般1例,差2例。结论:采用改良髋臼入路、应用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固定髋臼骨折,同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及合并的多处骨折,配合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可以使髋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