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腎脏机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內之代謝产物及水与电解質的代謝失調,而致人体自身中毒的病征Piorry及Lheiter二氏(1840)首先命名其为尿毒症。这种綜合病征系一繼发的情况,輕度者可能临床症状不明显,或症状与主要基本疾病相混与不易被察觉,仅从血化学检驗之異常而被发现,重度者始有明显的症状,引致尿毒症之原发疾病甚多,但以慢性腎小球性腎炎續发者占多数。因急性腎小球性腎炎引起者,临床亦不少见。现代医学对尿毒症之治疗原則如:維持营养,控制感染,維持水与电解質的平衡以及症状治疗等等,近又注意并应用促进肾外排泄疗法,伹对严重病例,效果仍不滿意。我院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破除迷信,解放了思想,除搶救严重尿毒症患者于鴻儒同志运用中西疗法結合获得成功(现已痊癒出院,該例另文发表)以外,又救治类似严重病例获效多例,鑑于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57年至1959年收治了小儿腎炎一百一十例,采用中西医綜合疗法进行治厅,取得显著放果。这些患儿均系通过西医确診后,以中葯治疗为主,配合西医一般对症处理,由中西医共同管理覌察。中葯主方为加味麻黄連翘赤豆湯,并根据病情随証加减,平均疗程豹在二周左右。兹选择其中一百例(絕大多数是急性腎炎)初步总結如下。临床分析一、发病季节本文病例一年四季均有,但以秋冬两季更为多見,因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的多在秋冬季,以皮肤感染发病的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相似文献   

3.
(一) 引言現在大家都已知道祖国医学的理論体系和現代医学是有所不同的。中医診断,是以望、聞、問、切來獲得病史、症狀和体征,运用“辨証”方法去分析、綜合而后才“論治”的。中医治療,原則上是重視証候而往往不問病原。所以中医診療的病名,不是現代医学的病名。而实际上是一叢症候羣的名称。它包括了現代医学許多疾病中所共同表現一个类型的症候羣。譬如中医所說的“伤寒”,不等於现代急性傳染病中所指的伤寒,中医所說的“臌証”,却包括了现代急慢性腎炎、腎病、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4.
綜合几年来全国各地治疗高血压病的大量资料来看,应用中医辨証论治的原则对高血压病患者肝、腎、心三经所存在的若干病象进行治疗,在解除患者症狀、恢复劳动力方面,有着优異的效果;在降压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綜合疗法中,辨証論治在糾正患者机体不平衡、巩固疗效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归納各地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大致均以“清热瀉肝”、“滋陰潛陽”、“滋补肝腎”、“平肝熄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由于腎机能衰竭,不能清除身体血液内之新陈代謝产物及水与电解質,酸碱平衡失调,而致机体自身中毒之綜合病征。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較为复杂,所以在处理上亦感到复杂与困难,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滿意,死亡率亦較高。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觉号召西医学习祖国医学以后,于1959年有計划地进行了慢性腎炎的中医治疗。我們的重点在(1)了解中药消除慢性腎炎水肿的效果,(2)中医減少尿蛋白的效果,(3)慢性腎炎的根治問題。为了能更正确地说明问题,特将53——58年单用西医方法所治疗的慢性腎炎,用同样方法进行分析,加以比较对照。現将分析結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言 腎臟炎是泌尿系常見的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几年来,在党的中医政策光辉照耀下,中、西医对腎炎的治癒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一年多来,我院中医科依据“辨証論治”原则,先后治疗急、慢性腎炎26例,經临床及追綜观察都获得滿意的效果。茲將治疗經过的一些經驗和体会,综合报告如下: 病例来源:26例中,由西医轉来者16名;直接来中医科治疗者10名。  相似文献   

8.
我們治疗腎盂腎炎时,是根据症狀与現代医学实驗室小便化驗和培养,診断一經确实,卽采取祖国医学文献上有关治疗淋症等类方剂,結合个人临床經驗,用清解結热,疏利水道为原則,应用加減八正散进行治疗。加減八正散方剂組成: 車前子、童木通、瞿麦、扁蓄、滑石、甘草稍、川萆薢、川黄柏、石葦。  相似文献   

9.
用針灸治疗脊髓前角灰白貭炎后貽麻痹症,自955年以来国內什誌发表了不少的临床經驗报告,这些报导,一致认为針灸对本病具有較高的疗效,并为其它医疗方法所不能及。为了探索在治疗本病时所发現的共同規律和在实踐中尚存在的問题,特搜集了一些材料,試作一次綜合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的綜合茲按14經脉将所取到的穴位,列表如下以資比較:表一:头、面、肩、背腰部穴  相似文献   

10.
晚期妊娠中毒症及妊娠并發慢性高血压病、慢性腎炎,均为产科比較严重的疾病,至今發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治疗效果不够滿意。我们在中西医紧密合作下,采用中西医綜合治疗方法,治疗上述患者28例,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为了提供同道研究参考起见,本文就中医辨証論治方面,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华佛二氏綜合症是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一些綜合症狀;全名叫做华特何斯一佛利突立克生氏(Waterhaus-Friderichsen)。綜合病征。患者从健康中突发衰竭,神志昏迷,蒼白,高热,身体上在一小时内发生无数瘀点及紫斑,下垂部分皮色呈尸斑狀。腦脊髓液完全正常。有时在血液涂片中可找到细胞内及細胞外的腦膜炎球菌而确定診断。患者大都于起病后16—20小时内死亡。本病例系由中、西医协作治疗,除用西药急救外,更用中医治疗温病的方法,以犀角地黃湯为主,再加连翹,菊花,藕节以及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黄丸等清热,解毒,消瘀,活斑等药,疗效很好,值得介紹。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腎炎多半是由急性迁延未愈而成,治疗較为棘手,近几年来,我們治疗慢性腎炎,疗效尚称滿意,茲特初步总結13例,提供参考,糾謬正誤,有待于方家。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文經治的13例慢性腎炎,均为住院病例,系經西內科診断,邀請中医会診,同时病历記載比較完整,而又經过追訪者。 2.診断标准:除經本院西內科各項检查确診为慢性腎炎外,并根据中医理論体系,“四診”、“八纲”的原則,分析病情,达到理論和实践相結合的目的。所治13例慢性腎炎的患者,都具有下列一些特点: (1) 有明显的症状,如高度水肿、气急、腹胀、乏力貧血、头暈、胃納不馨、有时呕吐下痢。 (2) 伴有高血压,及胸膜积液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对于阴道瘻的治疗,过去多采用手术,但因生产而致者,必待产后3~5个月始能进行手术。病人患病后,因尿液終日淋漓,十分痛苦,有的因上行感染伴发输尿管炎、腎盂炎,加重了病情。自1958年以来,我院参考陈自明的妇人良方、朱丹溪的医案、傅青主的女科等文献中有关記載,并結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方剂,結合現代医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腎盂腎炎是腎盂和腎实质受細菌侵袭而引起的炎症病变。这种病当前看来已不罕见。自从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问世以来,对本病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但亦有不足之处。資料表明腎盂腎炎抗菌素的疗效最初似乎是很好的[注一],但其它作者的研究很失望,以致对慢性阶段不产生效果[注二]。祖国医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医疗实践經验,  相似文献   

15.
(一)对慢性腎炎分型論治的概念慢性腎炎从中医辨証角度来看,大多隶属于肿胀、虛損之门,我院診治这类病例不少,但尚缺乏較系統之經驗,疗效亦不够理想,为进一步总結經驗,掌握规律,提高疗效,就二年来所經治之慢性腎炎二十余例,作初步分析探討,約分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黃色葡萄狀球菌因其耐药菌株甚多,故一旦引起敗血症,則治疗上极为棘手。作者遇見一例金黃色葡萄狀球菌敗血症,且并发腎盂腎炎,多种抗菌素均不敏感,最后用中药黃連解毒湯加减治愈。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腎盂腎炎并发腎盂积水,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近年来,对于腎盂腎炎中医中药的疗效总結屡有报导,但并发腎盂积水的中医治疗,文献記載尚不多见,1964年郁氏等报导70例腎盂腎炎中7例曾作靜脉腎盂造影,其中虽提及一例有右腎盂积水,但其疗效未詳。最近我們曾以中药治疗本病一例取得了較好的疗效,茲报告于后。病例报告王某(住院号28168),女,33岁,工人,于1964年8月27日入院,主訴为尿頻、尿急、尿痛伴有腰痛一周。患者于8月18日始感小腹胀痛,排尿不畅,20日出现尿頻、尿急,尿次一昼夜达20次左右,排尿終末疼痛,伴有二側腰部痠痛,以右側为甚,并向同側少腹放射,恶心、納呆,大便日2—3  相似文献   

18.
腎炎有水肿或无水肿二类,辨証完全不同。下面先从这两方面分別加以討論。 (一) 水腫阶段水肿是腎炎主要的和常见的症状,祖国医学对腎炎水肿的診治,应从水肿門中挖掘。今就腎炎水肿的辨証論治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建国以来,在党的正确領导下,我国对腎脏病的研究工作已有了很大的开展。但治疗慢性腎炎,目前还缺乏理想的方法。皮质类固醇的应用,虽使腎病型病例的病死率有所降低,緩解率显著提高,但仍有不少病例效果不好,复发率也高;氮芥、氯喹啉等在部分病例虽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大,患者常不能忍受。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慢性腎炎的疗效,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把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患者60例,分为"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30例、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