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桂华 《现代养生》2014,(8):227-227
目的:对12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的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1 ] ,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以广大农村更为多见。为防治产后出血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本文将自 1998~ 2 0 0 1年 ,本院所收治的产后出血 75例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年龄 2 2~ 38岁 ,平均 2 8岁 ,初产妇 4 3例 ,占5 7 33% ,经产妇 32例 ,占 4 2 6 7% ;有人流史 6 3例 ,占 84 % ,无人流史 12例 ,占 16 %。在乡卫生院分娩 4 7例 ,本院分娩2 8例。2 产后出血原因 胎盘因素 35例 ,占 4 6 6 7% ;子宫收缩乏力 33例 ,占 4 4 % ;软产道裂伤 6例 ,占 8% ;子宫内翻 1例 ,占1 33%。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提供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结肠镜检及血管造影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144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结肠镜检、病理检查及血管造影证实病因分别为炎症性肠病48例(33.3%),憩室26例(18.0%),息肉24例(16.5%),结肠癌21例(14.6%),血管病变16例(11.1%),其它病变9例(6.2%)。按出血病灶部位分,123例(86.1%)位于左半结肠,19例(12.5%)位于右半结肠,2例(1.4%)位于小肠。经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灌肠、支持治疗后,117例(81.2%)3天内出血停止,4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出血立即停止,其中1例因肠坏死死亡,其余23例出血时间超过3天。结论下消化道出血大部分病例通过结肠镜检、病理检查、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原因;用立止血肌注、去甲肾上腺素灌肠取得较好疗效。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效果确切,但有肠坏死危险。  相似文献   

4.
12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一般情况下,使用镇静剂来缓解患儿烦躁症状,吸氧来缓解循环不良症状,出血情况严重的患儿应该立即停止进食。施与静脉补液来缓解休克症状,复方氯化钠缓解低血钠症状,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缓解酸中毒症状,若患儿出血情况危急应该立即施行手术治疗。结果本次观察的120例患儿中只有3例患儿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由于破裂引发出血需要住院观察,其余117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大便隐血情况都得到显著改善。大便隐血情况转阴需要最少的时间是4d,最长的是17d,时间的平均值为6.13d。结论根据本次观察得出的数据可以知道,只要有效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及时确诊患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大部分消化道出血患儿都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探讨有关治疗方法。方法对东莞三局医院2011-08/2013-08收治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早产等发生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比例较高(P〈0.05),48例消化道出血患儿通过对症治疗后,显效患儿30例,有效患儿17例,无效患儿1例,总有效率为97.91%。结论由新生儿窒息等导致应激性溃疡是新生儿消化道出血重要的因素,医生护士共同指导完成围产期保健以减少早产与窒息等现象,可降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贫血。术前诊断率10.8%。良性13例,交界性8例,恶性25例(其中肿瘤直径≥5cm的占20例,肿瘤直径〈5cm的5例。)术中未见淋巴结转移。CD117、CD34为主要诊断依据。随访6~48月,良性和交界性的患者无复发,恶性患者中2例胃恶性间质瘤死于肝转移,1例结肠恶性间质瘤死于局部复发、腹腔转移。结论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内镜和CT是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切除范围决定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和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7.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包括小肠、结肠、直肠和肛管等部位。约占消化道出血的15%,较上消化道出血相对少见。病因复杂,出血部位难以判断。近十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下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和手术机会均明显下降,但仍有少数患者尤其是除外了大肠出血的患者,其出血的原因不能明确,并可能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4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为内镜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20例,分别给予内镜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 内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内镜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下消化道出血99mTc-RBC检测的定位价值.方法 72例拟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99mTc-RBC显像,并将定位结果参照手术、肠系膜血管造影术或肠镜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72例患者中99mTc-RBC显像阳性者61例,阳性率为84.7%,其中40例位于右下腹部(包括麦克尔憩室32例和结肠腺瘤8例),11例位于脐周(小肠重复畸形3例,结肠癌4例及回肠平滑肌肉瘤4例),10例位于上腹部(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3例、空肠血管瘤5例和慢性溃疡2例);40例明确出血灶的显像阳性病例,33例99mTc-RBC出血定位诊断与实际出血病灶基本符合,定位准确率为82.5%.99Tc-RBC显像阴性者11例,经手术及肠镜证实肠息肉8例,肠平滑肌瘤2例,麦克尔憩室1例.结论 99Tc-RBC检测具有无创、简单易行、快速可靠的特点,对临床下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下消化道出血泛指包括远侧小肠和盲肠至直肠末端一段大肠在内的肠道出血。其原因甚为复杂,涉及面广,病因繁多,当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下消化道出血症状时,不要恐慌,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好相关排查。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不典型者早期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14.5%~44.7%。我院近10年SAH临床误诊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19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年龄62.3岁,24岁~40岁9例,41岁~59岁10例,60岁以上29例。既往史有高血压病者17例,SAH病史者5例,糖尿病者3例。误诊时间最短者为发病后第1天,最长7天。发病时间为6小时~7天。确诊时间为1天~7天。 1.2 发病诱因因劳累发病者18例,情绪波动者12例,排便6例,饮酒5例,不明原因7例,有诱因者41例,占84.42%。突然发病者42例,占87.5%,起病相对缓慢者6例,占1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腹腔镜探查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放射性^99m锝酸盐(^99mToO。-)显像检查,并行腹腔镜探查术.发现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后沿右下腹将原切口延长至2.5cm,腹腔外切除再吻合肠管。,结果8例^99mToO。-显像阳性,7例经腹腔镜探查和病理证实,其中5例为美克尔憩室,2例为回肠重复畸形;l例腹腔镜探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结合腹腔镜探查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晚期产后出血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诊治措施 ,本文对我院 10年间收治的 5 0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 ,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10年间我院分娩总数 145 80例 ,其中经阴道分娩 12 45 6例 ,剖宫产 2 12 4例。根据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 2 4h后称为晚期产后出血[1,2 ] ,本组有 5 0例占同期分娩的0 34 % ,高于国内报道[3 ,4 ] 。本组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32岁 ,平均年龄 2 8岁 ,其中初产妇 42例 ,经产妇 8例。有人工流产史者 2 4例 ,占 48 0 %。 5 0例除 2例早产外 ,48例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婴儿下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60例牛奶蛋白过敏导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牛奶蛋白过敏致1~6月婴儿下消化道出血最多41例(68.33%),不同性别患儿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1,P=0.242),人工喂养多见25例(41.67%);临床表现突然大便带鲜血或血丝46例(76.67%);实验检查IgG抗体增高48例(80%);电子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性结节增生(81.33%);病理检查表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回避牛奶蛋白治疗后,患儿治愈率情况:2周后治愈率比1周后治愈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愈率比2周治愈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致婴儿下消化道出血,以1~6月人工喂养患者多见,IgG抗体升高可能参与了其机制,回避牛奶蛋白2-4周后未见缓解,需要考虑嗜酸粒细胞结肠炎引起可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联苯胺法对80例服抗精神病药,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入院大便潜血阴性的病人,在排除了饮食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30例患者大便潜血阳性(占37.50%)。其中以服吩噻嗪类为主(占22.50%)。提示:①该类药物可致部分病人发生微量消化道出血;②该项目对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的病人确定适当治疗及进行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翠琴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953-1954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者称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3%-5%,是产妇死亡的首位病因,多数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的,产科工作者应重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文章主要对此症状和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谢穗  张文家 《工企医刊》2002,15(1):8-10
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仍是最常见、最复杂的疾病,占我国孕产妇死因顺序的前三位。现将我院1998年~2000年3年间发生的产后出血1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发病原因、产后出血量的评估、以及出血量、输血量与Hb、HCT的改变、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科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CNP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心理情绪状态、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接受CNP后患者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及护理中,治疗效果满意,能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5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止血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再次出血情况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成功47例,手术成功率为94%;术后再次出血者14例,再次出血率为28%,经再次出血影响因素分析,造影阳性栓塞再次出血率(25.7%)与经验性栓塞患者(33.3%)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再次出血率(47.1%)明显高于无凝血功能障碍者(18.2%),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个月随访,并未出现腹膜炎、肠穿孔、肠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有4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最后死亡8例,病死率为16%。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 6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