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徐磊  王德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25-2626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分型及诊断途径。方法:对65例SCLC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对照、观察,分析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结果: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是SCLC的CT表现特点,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结论:CT螺旋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SCLC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中外医疗》2011,30(19):173-173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途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SCLC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SCLC的CT表现与实际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结论确诊SCLC的主要手段事CT扫描结合肺活检。  相似文献   

3.
小细胞肺癌55例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5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CLC的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诊断特点以及鉴别诊断.结果 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而肺不张少见是SCLC的CT表现特点及鉴别要点.结论 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是诊断SCLC的有效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4.
62例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病理证实的SCL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62例SCLC中,中心型SCLC 53例(85.5%),周围型SCLC 9例(14.5%).61例(98.4%)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1例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其中肿块密度均匀58例(93.5%),钙化及空洞1例.37例(59.7%)发现支气管狭窄,16例(25.8%)伴阻塞性肺炎,10例(16.3%)伴阻塞性肺不张.34例(54.8%)纵隔大血管被包埋或侵犯.60例(96.8%)肺门淋巴结增大,54例(87.1%)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 SCLC的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1例,结合文献探讨其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现状.方法 报告1例SCLC临床特点及胸部CT、脊髓MRI、支气管镜刷片病理等相关检查结果.结果 临床表现为突发腰部、双下肢疼痛2个月.胸部CT增强扫描发现右肺上叶肿块影,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T11占位,胸椎MRI T10水平椎管继发性狭窄,胸髓受压伴水肿.支气管镜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活检、刷片病理确诊为小细胞癌.结论 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SCLC少有报道,胸部CT、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肺活检、刷片、痰脱落细胞学、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可明确诊断.目前,SCLC的最佳治疗策略是化疗、放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杨春静  是德海  李春莉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81-1882,1884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结果:58例SCLC中,中央型SCLC 49例(84.5%),以肺门或纵隔旁实性肿块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的CT特征表现,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多数周围型小细胞肺癌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影。结论:小细胞肺癌多表现为中央型,认识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特征有助于及时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SCLC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CT和临床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SCLC 23例,回顾性总结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 CT均表现为肺门分叶状结节或肿块,伴阻塞性肺炎12例(36.4%),阻塞性肺不张6例(21.2%),17例(90.1%)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行CT增强,肿块和淋巴结均匀轻度强化。结论中央型SCLC的CT主要征象以肺门区实性肿块为主,多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SCL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表现为:(1)肺门区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楚、光滑,相应支气管改变轻,肿块包绕支气管形成"包绕征";(2)纵隔淋巴结肿大早而明显;(3)阻塞性改变少而轻。结论肿块包绕支气管征合并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中央型SCLC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对本病作出及时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早期的X线、CT表现,分析其分型及组织学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6例小细胞肺癌的初次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分析。根据小细胞肺癌的特殊细胞生物学特征,将其大致分成中心型和周围型两类。结果 肺内结节或肿块、肺门与纵隔广泛淋巴结肿大、肺内肿块少空洞、少不张呈流注性生长是小细胞肺癌的影象学特征。结论 根据X线或CT特征再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SCLC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4 0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4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特征表现。结果中央型SCLC 35例,CT表现为肺门分叶状肿块或结节,增强扫描病灶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内部不规则坏死16例、可见扩张血管14例,7例伴轻度阻塞性不张或炎症。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转移21例、远处转移8例。周围型SCLC 5例,病灶均为单发结节,边缘无明显毛刺,平扫CT值18-36HU,增强扫描2例为病灶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结论 SCLC患者的常规HE染色可见细胞较小,挤压变形、核浆比增大,CD56、Ki-67阳性率均可达100%。螺旋CT检查征象主要包括肺门区实性肿块,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早期血行转移,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可据此提出诊断或疑诊,确诊仍须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Iung cancer,ACLC)的CT表现,为日常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5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SCLC的64排螺旋CT(64-MS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25例证实病变均为中央型肺癌,20例延支气管壁匍匐生长,5例伴有远端阻塞性炎症,25例均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支气管管腔狭窄,其中1例完全闭塞.结论 大部分SCLC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即延支气管壁匍匐生长,多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现多为晚期.  相似文献   

12.
分析59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原发性前上纵隔胸腺上皮细胞肿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发现各种原发性前上纵隔胸腺上皮细胞肿瘤具有特定的CT表现,CT定位准确58例(98.3%),定性准确49例(83%)。认为CT是诊断前上纵隔肿瘤的重要方法,有助于鉴别胸腺上皮细胞肿瘤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胸部病变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胸部病变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128例行CT穿刺活检的老年胸部病变患者,含肺内病变115例,纵隔病变8例,胸膜病变5例.CT扫描确定并引导穿刺途径,达预定位置取材.回顾总结分析其诊断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8例老年患者的胸部病变中最终诊断恶性106例,良性22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正确率为91.4%(117/128).其中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0%(21/28)、90.6%(96/106),恶性病变病理分型的诊断正确率为91.7%(77/84).23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包括气胸17例(13.3%),皮下气肿6例,纵隔气肿1例,肺内出血4例,发生率分别为13.3%、4.7%、0.8%、3.1%;无针道种植播散、肺扭转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2例气胸患者需行闭式引流,其余患者无须特殊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老年人群的胸部疾病中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纵隔实性肿块的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纵隔实性肿块47例患者行CT平扫增强和病理活检.结果:胸腺瘤22例,胸腺癌3例,胸腺增生2例,淋巴瘤10例,精原细胞瘤3例,胸内甲状腺肿4例,恶性畸胎瘤2例,胸骨浆细胞瘤纵隔侵犯1例.前纵隔实性肿块均具有各自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结论:CT是...  相似文献   

15.
纵隔肿块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回顾经组织学诊断证实的CT导向经皮纵隔肿块穿刺活检24例,12例直接途径穿刺,12例经肺途径穿刺。计算精确诊断率和两种穿刺途径并发症情况。结果 24例中22例获得足够的活检组织样本(92%),16例各种类型肺癌中,14例组织学分型诊断精确(87.5%),4例淋巴瘤只有1例诊断精确(25%)。直接途径穿刺气胸发生率0(0/12),经肺途径穿刺气胸发生率42%(5/12)。结论 纵隔肿块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是有效的获取组织学诊断的方法,其并发症与穿刺途径相关,直接途径穿刺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其限度在于获取的组织样本有限,有时不能满足对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CT透视下16G套管针穿刺活检纵隔及纵隔旁病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CT透视下同轴套管针穿刺纵隔及纵隔旁病灶的活检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CT图像结合激光定位灯确定穿刺点,取16G同轴套管针穿刺、18G自动活检枪摄取组织,同时作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部分加作免疫组化检查.全部病例的诊断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而得到证实.结果本组56例病灶,其中纵隔29例、纵隔旁27例,病灶最大径为12~40mm.穿刺到位率为100%.55例穿刺活检得到的组织细胞学报告与手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治结论相符合,1例无法作出明确的组织细胞学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8.2%.发生气胸4例,占7.1%(4/56),其中1例作微创性胸腔闭式引流;少量咯血7例,占12.5%(7/56);未发生血胸、感染、针道肿瘤种植等情况.结论采用16G粗针在CT透视下行纵隔及纵隔旁病灶穿刺活检是安全准确、经济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节病的弥漫性肺实质病变及病理诊断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结节病肺实质病变的认识,强调其在病理诊断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有病理证据的结节病伴肺实质病变病例,分析一般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病理学标本的获取方法。结果符合要求病例26例,其中男5例,女21例;中位数年龄51岁。全部病例胸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病变,即都属于Ⅱ期以上,其中9例(9/26,34.6%)属于Ⅲ期。有CT资料者24例,22例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2/24,91.7%),肺野表现以弥漫微小结节影(19/24,79.2%)和多发片状阴影(13/24,54.2%)最常见;大多数病例(20/24,83.3%)同时具有至少2种类型的影像表现,只有4例以1种类型为主。影像诊断中常拟诊的疾病是肺癌、结核和肺间质纤维化。病理标本的获取方法中,21例进行了支气管黏膜和/或经支气管肺活检,总计18例阳性(18/21,85.7%)。3例阴性和其余5例未行支气管镜活检的病例分别接受其他活检,包括电视胸腔镜(VATS)肺活检和纵隔淋巴结活检。结论多种类型的肺实质病变同时存在是结节病肺部病变的特征,最容易误诊为肺癌和结核。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是效益风险比最佳的病理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纵隔型肺癌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纵隔型肺癌23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结果。结果纵隔型肺癌多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和CT表现为中央型、周围型及隐匿型三种类型;病理学检查鳞癌占60.87%(14/23),小细胞癌占21.74%(5/23),腺癌占8.69%(2/23),大细胞癌及其它占8.69%(2/23)。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及时行病理检查,可提高纵隔型肺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王惠华  洪东煜 《广西医学》2012,34(3):382-384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 对20例纵隔型肺癌患者的X线及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X线胸部平片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6例(30.00%),误诊12例(60.00%),漏诊2例(10.00%).CT扫描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16例(80.00%),误诊4例(20.00%).结论 CT扫描诊断纵隔型肺癌正确率较高,为减少误诊、漏诊,应常规应用CT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节病组)为研究对象,行能谱CT增强扫描,对比不同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碘含量、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参数,比较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表现差异。结果 SCLC组动脉期40~80 keV段单能量CT值均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9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静脉期40~90 keV段单能量CT值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10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动、静脉期碘浓度分别为(11.56±4.06)和(13.39±0.87)μg/cm 3,均明显大于结节病组的(4.43±3.85)(t=11.564,P=0.026)和(7.23±2.71)μg/cm 3(t=13.653,P=0.021);SCLC组动、静脉期水浓度分别为(1040.67±5.62)和(1035.23±8.57)mg/cm 3,与结节病组的(1028.87±6.94)(t=3.155,P=1.861)和(1021.53±4.68)mg/cm 3(t=3.265,P=1.68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CLC组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均明显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两组间动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能谱扫描可在动脉期40~80 keV、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上显示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