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造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止切口愈合不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切口愈合良好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高血压、子宫肌瘤、贫血、糖尿病、胎膜早破发生率,既往剖宫产史比例、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与术后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术前抗生素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贫血、糖尿病、产后失血量大、手术时间长、胎膜早破、子宫肌瘤、既往剖宫产史和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是造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实际手术中应注意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以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2019年1月-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359例瘢痕子宫产妇分为感染组(25例)和非感染组(334例)。统计总结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情况及医疗措施等进行对比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行危险因素分析。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①25例切口感染产妇均行病原学培养,20例患者病原菌培养阳性,共检出29株病原菌,5例病原菌培养阴性。检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②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BMI、上次剖宫产至本次剖宫产术间隔时间、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手术医师年资、责任护士年资、手术时机、手术季节、手术切口尺寸、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为影响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BMI>30 kg/m^2、产前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间隔时间≤2年、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及手术切口>10 cm瘢痕子宫产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较多,术前综合评估并采取措施对可预防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率,提高产妇产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楠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13-113,1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对策。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3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年龄、BMI、产程、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是否急症手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的关系。结果切口感染与BMI、基础疾病、术前阴道检查次数、其他侵入性检查次数、胎膜早破、产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存在强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年龄、急症手术的相关性不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BMI、基础疾病、侵入性检查、胎膜早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产程长短、术中失血量等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6-2018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4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后未发生腹部切口感染9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术前及术中情况及新生儿体质量等,对影响感染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周、孕次、产次、术前血红蛋白、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断脐后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术前体质指数(BMI)、阴道炎、胎膜早破、术前白细胞数、术前阴道擦洗、产程中剖宫产、术中失血量及羊水粪染(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有:阴道炎(OR=3.016,95%CI 1.024~8.478)、胎膜早破(OR=2.743,95%CI 1.068~4.436)、产程中剖宫产(OR=4.910,95%CI 1.002~11.817)及术中失血量(OR=1.390,95%CI 1.102~2.354)(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诸多,加强孕期管理控制体质指数、积极预防治疗生殖道感染及减少失血量等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六盘水市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47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产妇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切口感染和未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该研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有18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81%;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胎膜早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有糖尿病均是妇产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指数≥30 kg/m2、双胎、急诊剖宫产、发生胎膜早破、糖尿病是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预防对策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1年5月行剖宫产生产并发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手术失血量、阴道检查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阴道试产时间;生殖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体重指数异常、胎膜早破和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异常、阴道检查次数多、阴道试产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结论 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术前应避免该类因素,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321例产妇,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病原学特点及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剖宫产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3例,感染率25.86%;83例切口感染患者血培养出病原菌98株,革兰阴性菌43株、占43.88%,革兰阳性菌50株、占51.02%,真菌5株、占5.1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以及诺氟沙星具有较强敏感性,而对阿莫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具有较强耐药性;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具有较强敏感性,而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具有较强耐药性;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肥胖、妊娠伴合并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前导尿为影响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分析,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肥胖、妊娠伴合并症、留置尿管时间、术前导尿及胎膜早破均是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临床上需及时关注孕妇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行个体化防护,并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严控术前导尿及留置尿管时间等,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7,(6):890-89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2014年3月—2015年8月行剖宫产术的885例产妇临床资料,选择发生切口感染的39例作为观察组,按1∶1随机选择无切口感染剖宫产产妇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及手术方面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统计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85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共发生切口感染39例,切口感染率为4.41%;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8.46%和23.08%,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B族链球菌,分别占12.82%和10.26%;观察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胎膜早破以及疤痕子宫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采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围术期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25例剖宫产患者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5.33%,其中5例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22%。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贫血、产前子痫、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急性重症肝炎。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在48h内的有19例,占8.44%。结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估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关联程度,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剖宫产"、"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关键词和主题词,系统检索收集国内外2000-2015年研究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并参照NOS标准对纳入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定量评估分析,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病例对照研究21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1篇。Meta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OR值(95%CI)依次为:超重2.13(1.53~2.95)或肥胖2.26(2.06~2.47)、胎膜早破2.04(1.52~2.72)、急诊手术1.47(1.19~1.83)、阴道指检3次2.65(1.69~4.16)、无预防用药2.12(1.79~2.52)、手术时间1 h 3.79(2.20~6.54)、术中出血量多1.43(1.04~1.97)、双胎1.57(1.32~1.8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1.87(1.57~2.22)、糖尿病1.66(1.39~1.98)和贫血2.50(1.82~3.43)。结论超重/肥胖、胎膜早破、急诊手术、阴道指检次数多、无预防用药、手术时间1 h、术中出血量多、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糖尿病和贫血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产检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kg/m2)分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4.9)、超重组(BMI 25.0~29.9)、肥胖组(BMI≥30)。使用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 60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BMI正常体重241例(占39.90%),超重211例(占34.93%),肥胖152例(占25.17%)。超重与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辅助生育技术后妊娠,高龄产妇,巨大儿与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胎膜早破与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肥胖组顺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肥胖组早产胎膜早破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妊娠前肥胖和超重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加强健康教育,适度控制孕前体重,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败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产科2013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剖宫产手术患者,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选取剖宫产患者4 604例,发生败血症32例,发病率为0.7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OR=4.03)、有阴道试产(OR=15.86)、阴查次数≥3次(OR=6.77)、胎膜早破≥12 h(OR=3.47)、术中出血量≥1 000 mL(OR=4.66)、术后留置导尿管24 h(OR=2.83)、一周内有使用抗菌药物史(OR=3.20)共7个指标为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周≥34 W(OR=0.20)、血红蛋白≥100 g/L(OR=0.40)、清蛋白≥35 g/L(OR=0.28)和正常羊水量(OR=0.22)共4个指标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应针对孕产妇围手术期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管理和对保护因素进行医学干预,以期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吴平  宋婧 《现代保健》2013,(23):113-115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液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全部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糖尿病组)共163例,另随机选取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63例(OGTT试验阴性)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随访326例孕妇的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妊娠糖尿病组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新生儿出生体重、子痫发病率较正常孕妇组高(P〈0.05);正常孕妇组孕妇贫血发病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血液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分娩周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肝功能受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妊娠结局有影响,应加强妊娠糖尿病营养宣教及饮食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应严格控制好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妊高征)、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洛阳市103家医院出生的54378例新生儿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产妇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对新生儿予以分组比较。结果有妊高征组,出生低体重儿,新生儿畸形、死亡、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妊高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胎膜早破组,妊高征、出生低体重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胎膜早破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于新生儿结局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孕34周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进行临床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和分娩期的护理.结果 孕妇保胎时间3~11d,平均(7.5±3.5)d.22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阴道分娩19例,阴道分娩率86.4%;剖宫产3例,剖宫产率13.6%.新生儿Apgar评分<5分1例,5~7分的15例,>7分的8例.无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感染.结论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孕34周前的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危害更大.因此,进行护理干预对减少母儿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个性化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5月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3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营养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GDM营养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增长速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实施营养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增长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BG、FB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指导有利于维持GDM患者围产期的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NDDG诊断标准的2011年住院分娩的产妇116例(NDDG组)和采用IADPSG诊断标准的2012年住院分娩产妇805例(IADPSG组)的母儿结局,从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三分面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GDM能有效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结果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及探究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而进行了伤口换药的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同期进行剖宫产而没有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6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没有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孕妇当中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合并阴道炎等相对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是由于多种因素一起作用导致的.而指导孕妇进行孕期的保健、合理膳食,防止体重增长过大而导致孕期肥胖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对胎膜早破、孕期合并阴道炎等高危孕产妇进行预防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恰当的营养照顾,能有效的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