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基于ArcCheck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开展脑瘤患者特异性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剂量验证,明确两种不同类别验证工具对脑瘤VMAT剂量验证的适用性,探索剂量验证中γ通过率容差限值(TL)和干预限值(AL),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在医院实施VMAT计划的180例脑瘤患者。根据病种及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0例较大靶区胶质瘤计划(X方向≥14 cm)、30例中等靶区胶质瘤计划(X方向<14 cm)、30例较小靶区室管膜瘤计划、30例生殖细胞瘤全脑计划、30例生殖细胞瘤全脑室计划、60例生殖细胞瘤小野加量计划和30例脑膜瘤计划,分别基于ArcCheck和EPID开展剂量验证,并将其分为ArcCheck组和EPID组;γ分析均设置为3%/2 mm标准、10%剂量阈值下γ通过率≥95%;对比两组验证计划γ通过率,评价剂量验证的TL和AL。结果:(1)靶区较大胶质瘤和全脑计划中ArcCheck组γ通过率分别为98.40%和98.90%,均高于EPID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3,Z=-4.685;P<0.05),ArcCheck...  相似文献   

2.
陈开强 《医疗装备》2022,(24):73-76
目的 比较和分析预测剂量工具(PD)和ArcCHECK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在瓦里安TrueBeam加速器下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放疗计划质量保证中的验证结果,为放疗计划验证方式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已治疗完成的27例乳腺癌VMAT放疗计划,分别通过PD和ArcCHECK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创建两组计划并进行剂量验证,分析在3%/3mm标准条件下计划的Gamma通过率。结果 27例乳腺癌VMAT放疗计划剂量验证中,PD和ArcCHECK验证结果均能满足临床需要,但PD系统的相对和绝对剂量通过率均为(100.0±0.0)%,ArcCHECK系统的相对和绝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95.6±1.7)%、(92.7±1.5)%,前者的通过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相对=-13.3,t绝对=-24.95,P值均<0.05)。结论 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均可用于瓦里安TrueBeam加速器的计划验证中,但PD剂量验证方式的工作效率、剂量验证精度均优于ArcCHECK,因此,临床工作中推荐使用PD进行瓦里安TrueBeam加速器的剂量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剂量验证角度比较食管上段癌静态调强(sIMRT)、动态调强(dIMRT)、容积旋转调强(VMAT)三种方式放射治疗技术。方法 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例食管上段癌患者资料,按处方要求每位患者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3个不同调强技术的计划,然后将设计完成的计划传输到MOSAIQ系统上,同时将治疗计划均植入到ArcCheck模体上重新计算剂量。对治疗计划系统中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阈值标准选择3%,3 mm,10%。结果 这三种调强技术Gamma相对剂量和绝对剂量通过率均满足临床要求。sIMRT的通过率相对较高,相对于dIMRT和VMAT有明显的优势,dIMRT和VMAT通过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从剂量验证角度来看食管上段癌静态调强放疗计划通过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rcCHECK-3DVH剂量验证系统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三维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医院行VMAT的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利用ArcCHECK-3DVH剂量验证系统进行计划验证,比较ArcCHECK-3DVH剂量验证系统重建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剂量的三维γ通过率,以及计划靶区(PTV)的98%体积受量(D98%)、2%体积受量(D2%)、平均剂量(Dmean)与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20例宫颈癌患者的PTV和危及器官的整体3 mm/3%γ通过率为(93.58±2.9)%。PTV和危及器官的ArcCHECK-3DVH剂量验证系统重建剂量均大于TPS计算剂量。PTV的D98%、D2%和Dmean的ArcCHECK-3DVH剂量验证系统重建值与TPS计算值的差异分别为(0.95±0.80)%、(2.93±1.38)%和[2.0(1.42,2.17)]%,均小于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OmniPro I’mRT分析软件(OI)与平板式RGB扫描仪(FS)在螺旋断层放疗计划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2例螺旋断层放疗计划,将GAFchromic EBT3自显影胶片置于CheesePhantom模体中进行照射以获取冠状面剂量分布,采用γ分析法对OI+FS方案、螺旋断层放疗计划(TomoPS)DQA分析软件+Vidar胶片数字化仪(VidarFD)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omoPS +VidarFD方案的平均通过率为(97.32%±1.16%),OI+FS方案的平均通过率为(96.40%±1.01%),两者通过率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具有极强相关性(r=0.919,P<0.05)。结论OmniPro I’mRT分析软件配合平板RGB扫描仪可作为螺旋断层放疗计划验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曾疆 《医疗装备》2019,(23):3-5
目的研究碳素纤维床模型对鼻咽癌容积调强技术(VMAT)计划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治疗的24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容积调强计划设计,在RAYSTATION计划系统中建立两个Delta4验证模体;A模体带有碳素纤维床模型,B模体不带碳素纤维床模型;将所选的24例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在计划系统中分别移植到A模体与B模体上计算剂量,得到验证计划A与验证计划B;用Delta4模体在美国瓦里安Trilogy加速器上进行计划验证,将测量结果与计划A和计划B对比分析,分析的标准为GAMMA 3 mm/3%、GAMMA 3 mm/2%、GAMMA 2 mm/2%、GAMMA 2 mm/1%。结果A组验证计划在不同分析参数下的GAMMA通过率均高于B组验证计划,且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mm/3%、2 mm/2%分析参数下A、B两组的GAMMA通过率分别为(98.81±1.28)、(97.66±2.34)(P<0.001)和(92.98±3.73)、(89.10±5.11)(P<0.001)。结论碳素纤维床会对鼻咽癌容积调强计划剂量验证产生影响,在设计鼻咽癌验证计划时应考虑加入治疗床模型,以提高验证系统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逆向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剂量学验证方法,保证接受治疗患者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3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CT定位扫描,然后把图像传输至核通PLATO三维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并设计出均分野(七野)治疗计划。利用固体水模板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建立三维等效模体,将待验证的IMRT计划套于模体内,分别计算出每野在模体中的剂量分布,选取模体中感兴趣平面上的每野剂量分布,传输至MAPCHECK验证软件系统,在加速器下进行二维剂量模拟照射并与计划系统计算的结果相比较,验证相对剂量和绝对剂量。结果采用DTA方法,剂量位置限定在3%/3mm标准条件下,所有射野中相对量的通过率在85%~100%之间,绝对量的平均通过率在80.7%~100%之间。结论剂量学验证是IMRT临床实施的可靠保证,使用MAPCHECK分析软件进行剂量验证具有适时、方便、快捷的特点,免去了胶片验证法中冲洗、扫描胶片的过程,也减少了大部分的系统误差。因此,MAPCHECK分析软件如今已成为我院剂量验证的常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治疗床旋转误差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计划剂量验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2例已行SRT患者的临床计划,通过旋转治疗床模拟患者±0.5°、±1°、±1.5°和±2°的摆位误差,利用ArcCheck剂量的验证设备在Axesse直线加速器上进行剂量验证,分析不同治疗床旋转误差在γ通过率3%/3 mm、2%/2 mm不同评价标准下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再根据患者肿瘤体积(PTV)大小将计划分为PTV≤25 cm3组、PTV25~50 cm3组、PTV50~75 cm3组和PTV>75 cm3组,对4组不同肿瘤体积大小分组的计划剂量验证通过率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治疗床旋转角度对不同体积肿瘤的计划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在γ通过率3%/3 mm标准下,除0.5°和-0.5°外,模拟治疗床旋转误差角度为1°、1.5°、2°、-1°、-1.5°和-2°剂量验证γ通过率的γ通过率与临床计划相比分别降低了1.4%、1.2%、5.8%、6.1%、12.4%和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1,t=9.733,t=16.641,t=5.387,t=10.792...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剂量学验证检测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G)运动的准确性.方法:使用MatriXX测量Open野与MLC动态射野的剂量分布,验证5例鼻咽癌动态调强放疗患者在MLC校准前后的剂量分布.结果:(1)Open野的中心点剂量与TPS一致,3%/3 mmγ通过率为98.91%; (2)MLC动态射野的中心点剂量测量值和TPS的差异校准前和校准后分别为3.23%和-0.36%,校准前和校准后3%/3 mmy通过率分别为95.89%和98.94%;(3)5例鼻咽癌患者计划校准前后3%/3 mm γ通过率分别为(90.234±5.485)%和(99.528±0.321)%.结论:动态调强放疗中MLC的运动精度直接影响靶区内的剂量准确性,通过剂量学验证可以检测MLC运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修改计划系统中MLC的Transmission Factor(TF)和Dosimetric Lesf Gap(DLG)两个参数,用验证的方法观察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10例通过瓦里安计划系统Eclipse10.0制作的鼻咽癌动态调强计划,将计划系统配置的数据模型中TF和DLG两个数据配置成不同的参数组合,然后将每例调强计划都生成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验证计划。验证计划计算用模体为IBA固体水模Multicube。用Ma-triXX在VARIAN UNIQUE直线加速器下采集验证计划的剂量分布,将采集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导出的剂量分布进行比较,观察每一种参数组合验证计划的3%3mmγ通过率。结果:TF为1.6时,DLG在1.8mm到2.0mm之间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其3%3mmγ通过率在97%~99%之间。结论:瓦里安Eclipse计划系统中MLC的两个模拟参数TF和DLG直接影响动态调强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可以调整,当确认PDD、Pro-file、Scp等数据没有问题,而计划验证的通过率又很低的时候,可以考虑通过修改TF和DLG两个参数,然后测量验证,找出最佳值使计划系统的剂量计算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电子天平因体积小、功能全、操作简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各实验室的检测、化验和分析工作中。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的检定,是保证质量量值准确传递的关键。目前我国试行的《JJG98-90非自动天平试行检定规程》并未就电子天平检定中的若干问题做明确阐述,致使广大医学计量人员在实际检定工作中莫衷一是。将根据在电子天平的实际检定和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就电子天平的检定分度值等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全面论述了目前对医疗设备进行强制计量检定缺乏科学性,认为医疗卫生的工作计量器具不宜被列为强制检定范围,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计量法做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规范计量管理流程,化繁杂为简约。规范计量检定之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实施;检定之后的工作;同时论述在配合执法检查中的一些必要程序;常年必要的计量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氧气吸入器检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计量器具检定的必要性、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氧气吸入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实践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医用活度计的检验,改善放射性核素活度的测量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方法:用4πγ电离室,活度标准测量装置(总不确定度δ≤5%),用标准源比较法测试。结果:8台活度计有7台合格,占合格率的87%。结论:用户的医用活度计定期送到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去做检定检验,搞好核医学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6.
简易型模拟剂量验证模体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宏林 《医疗装备》2009,22(2):24-25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属精确放疗的一种,对于其中的剂量验证,通常是用人体等效模体来进行,但其价格昂贵,较多医院的放疗科未配备此产品。作者发明的简易型模拟剂量验证模体,可做为人体等效模体的替代品,能较好的解决基层医院放疗科对适形放疗剂量验证较难的一个状况。  相似文献   

17.
心电监护仪检测工装是针对国家行业标准YY1079-2008《心电监护仪》而自行设计制作的一个检测用工装。本文讲述了根据YY1079-2008标准中的条款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实物验证的过程。实验证明了心电监护仪检测工装在实际的检测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了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市部队在用血压计、血压表的使用状况。依据《JJG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检定规程》对该部队的605台血压计、血压表进行检定,结果表明示值误差超差、气密性不符合要求以及袖带破损是造成血压计、血压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血压计、血压表的正确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时检定间隔期内辐射计量器具量值超差失准原因及受控状态统计分析,提出检定间隔期中应按计量器具稳定性情况和分级加权法确定的动态检定周期实施计量器具动态检定校准,以保证计量器具状态受控,确保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本单位近年来参加各类能力验证活动的做法,对进一步开展能力验证工作提出了建议,阐明了能力验证不仅对于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医疗器械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