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医院模式托老中心的发展前景,为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华南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中心入住的的32位老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本校职工及家属占78.1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和基本不能自理者占87.50%,需要特殊护理或者全护理;生活基本自理者占12.50%,需要一般护理;老人及家属对托老的医疗和护理都比较满意,且能承受托老费用;所有的老人和家属都表示在社区托老中心养老比社会敬老院好。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托老中心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社会和家庭赡养老人提供一种减负的措施;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及家属的养老方式开辟了一个新的选择;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方松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实施效果,及时归纳和总结经验,为社区规范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依据肿瘤防治网提供的名单,医务人员上门征求家属意见(家属知情同意书),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以及卡诺夫斯基(KPS)评分。凡诊断明确、治愈无望、预计生命期不到6个月的晚期癌症患者,或卡诺夫斯基评分50分以下,8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从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入病例100例,其中死亡48例),列入课题研究的对象。结果患者家属在社区医生护士征求意见签订知情同意书时,100例100%的同意。对死亡者家属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全科团队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结论社区癌症晚期患者需要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应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但是还存在着现有医务人员相对不足,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的可及性。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116名4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澎浦社区45岁以上高血压人群出现高血压症状时,81.1%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达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间多在15分钟内,所采用的交通方式多为步行,因“距离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占90.2%,因“价格低”占82.8%,因“服务态度好”占92,3%。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不仅具有地缘优势,而且经济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因素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优势将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4.
陆健 《社区卫生保健》2006,5(3):203-204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虹口区乍浦社区内221例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21例糖尿病患者中知道空腹血糖正常值的占34.4%,知道糖尿病空腹血糖诊断标准的占31.8%,知道“食品交换法”的占19.4%,不清楚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占1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糖尿病防治、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健康教育及自我监护,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社区肿瘤康复与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索社区肿瘤的服务模式,提高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为地方政府提供对肿瘤患者的干预策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全科医师进行上门进行问卷调查及疾病干预。结果有312人(48.37%)愿意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指导;20例(3.11%)社区临终病人需要医务人员关怀。结论全科团队在社区初级医疗保健服务中,体现了人性化、个体化,符合全科医疗保健整体服务功能。同时,也发现社区居民对社区肿瘤干预的接受从认识到需求是一个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需要几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切实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落实社区综合预防保健措施,提高社区健康水平,实现“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方法①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家庭三站式服务。②组建6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行网格化、户籍健康责任制管理、双向签约.落实社区服务团队责任。③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工作激励机制,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结果给应建尽建的74811份健康档案做出社区健康诊断,明确社区危险因素,加强社区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慢阻肺、精神病和结核病等患者落实规范管理。80%的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社区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户籍健康责任制管理.团队人员责任感强.病人依从性强,有利于综合预防保健措施的落实,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方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以社区资源共享为优势,以妇幼保健院的医技实力为保证,“计卫联手”、“育医结合”.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结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社区群众得到了方便、经济、先进、快捷、安全、有效和满意的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服务。结论: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位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更有助于满足社区群众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符合社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依法管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保证优质服务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保健》2011,(1):F0004-F0004
普陀区真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普陀区真如镇,是上海市文明单位,WHO癌症研究合作中心社区肿瘤防治基地,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社区基地。长期以来,中心立足社区,依托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和肿瘤医院,以乳腺癌患者社区康复干预为目标,探索了一条社区肿瘤防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医院模式托老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医院模式托老中心的发展前景,为政府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华南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中心入住的的32位老人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本校职工及家属占78.1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和基本不能自理者占87.50%,需要特殊护理或者全护理;生活基本自理者占12.50%,需要一般护理;老人及家属对托老的医疗和护理都比较满意,且能承受托老费用;所有的老人和家属都表示在社区托老中心养老比社会敬老院好。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托老中心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为社会和家庭赡养老人提供一种减负的措施;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及家属的养老方式开辟了一个新的选择;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36-436
“本市已有578.70万市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社区门诊服务约定书,更多市民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就医首选,更多市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在社区得到及时治疗。更多市民享受到减免社区门诊诊查费的实惠。”这是市卫生局于近日公布的消息,同时,欢迎广大市民继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约定服务手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长期保健志愿者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对上海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就其以社区长期保健志愿者服务的认识及卫生服务中心所起的作用进行调查。结果 97.94%的医务人员认为社区志愿者能提供长期保健服务。志愿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为:提供家庭医疗、护理咨询、对需要长期照顾的患者提供精神安慰、对照顾者提供健康咨询等。74.71%的医务人员认为志愿者服务可以收取少量费用,以奖励志愿者服务和补偿物质消耗。64.54%的医务人员认为社区长期保健志愿者队伍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结论 社区长期保健志愿者服务有必要、也有可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长期保健志愿者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和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规则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社区116名监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结果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断为高血压总数为77人(66.38%);接受规则治疗的人数为89名(76.72%);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规则服药依从率为80.18%。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社区医生指导下的规则治疗依从性较高,这对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肿瘤不仅威胁生命,而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并南此引发深刻的社会问题。为了尽可能的为肿瘤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全、健康的康复环境,青浦练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于2008年8月成立了肿瘤患者“慈爱俱乐部”。通过俱乐部这个载体,社区护士进行角色转换,六位一体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使患者增强抗癌信心,得到细心照护,获得心理支持,养成健康习惯,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顾芳 《社区卫生保健》2009,8(6):430-431
社区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并包括医药、护理人员)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注重关心或关怀,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治疗药物,以身心全面康复为目的,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社区药学服务在发达国家开展得较普遍,  相似文献   

15.
我院开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简单到不断完善成熟的艰辛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每个社区建立了一个社康中心,实现了社区健康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社康中心实施了新的医疗保险政策、社区基本药品实行零加成优惠(按进货价销售),实行10项免费措施和对持“低保证”家庭的“三减二免”措施,人均处方费用45元,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目前,我院共建立1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f其中4家是2007年下半年新建),年服务量12-3万人次,占医院总门诊量的30%。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队伍;共建立了14.9万份居民个人健康档案、1180个高血压专案和426个糖尿病专案。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确保上海市社区中医药示范点的示范作用,于2005年对上海市19个区(县)21个社区中医药示范点作中医药资源、中医药服务和从业人员巾医药知识、行为与态度调查。方法收集近3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状况及中医药社区资料;采用分层配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人户对住户成员逐一进行询问调查;采用889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意向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结果本次调查的神区中医药服务示范点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14.54%,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25.98%;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的28.11%;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22.73%;中医家庭病床占家床总数的27.14%;院均中医师7.81人;中心城区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得到中医药服务的占78.70%;所有的示范点提供中医药服务;16.47%的社区居民首选中医药治疗。社区医生认为中医医疗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巾心所占比例为48.90%,中医预防占24.69%。结论居民在社区能得到中医药服务,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影响中医药计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原凶是投入不足和中医药服务队伍结构不合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率低,中医药特色优势术觅分发挥,还远远不能满足计区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病患者康复和健康管理,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病患者康复现状。方法研究2007年上海市20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防治网络、患病情况、社区的病患分类、评价成本和效益等。结果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面积仅占建筑面积的0.23%,几乎没有专职精神科医生,精神卫生经费总投入平均每年10.49万元。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分裂症发病比例最高,为49.69%,防治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缓解率最高,为76.17%和75.52%。结论应加强和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健康体系的建设;注意多种形式的社区康复和健康工作;完善社区精神疾病健康管理人员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益田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对益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并跟踪随访,人均随访次数〉1次/月。结果综合防治3a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由34.1%提高到78.0%(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与综合防治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食盐、缺乏体力活动的比例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患高血压人数达1.6亿之多,而目前我国高血压治疗率只占31.1%,控制率仅为6.1%。政府把高血压防治工作列为社区卫生服务内容,2006年上海高血压分级监测管理目标人群从10%提升到20%左右。要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监测管理覆盖面,只有发展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整合社区高血压患者多点监测管理服务信息资源,这样才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质量。我们在此就上海市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社区高血压监测管理的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宁波市集仕港社区内4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生活方式指导、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并于3个月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或家属)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改良Barthel氏指数由康复前的(45.2±10.4)分上升到康复后的(61.7±11.2)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1)。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由康复前的38.8%上升到康复后的81.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78,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既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可提高其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