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研究C-Kit与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it、PDGFRα在9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他们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C-Kit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0.0%,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7%,明显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GFRα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25.0%,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3.4%,明显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C-Kit 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0.7%,在间质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2%,C-Kit在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的癌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4%,在间质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87.3%,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卵巢上皮性癌中C-Kit与PDGFR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提示C-Kit与PDGFRα蛋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2) C-Kit 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细胞中的表达,C-Kit在卵巢癌间质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是格列卫治疗卵巢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提示格列卫可能是通过抑制间质肿瘤或肿瘤间质中的C-Kit激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_糖蛋白 (P_gp)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对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 3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 74例卵巢癌组织进行了P_gp检测。结果 :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P_gp无 1例阳性 ,而卵巢癌组织中P_gp阳性率为 18.9% (14/ 74)。对 6 2例卵巢癌患者随访资料进行Kaplan_meier曲线分析 ,发现P_gp阳性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P_gp的过度表达对病人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LA-D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HLA-DR阳性率为57.89%(33/57),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肿瘤(P<0.05),早期卵巢癌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晚期(P<0.01);高分化组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HLA-DR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局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HLA-DR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有关;②HLA-DR的低表达预示卵巢癌恶性程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20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LK1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KLK15的表达阳性率(45/60,75%)高于正常(1/10,10%)及良性卵巢组织(8/20,40%)(P<0.01),在后2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LK15表达阳性率随卵巢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P<0.05);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增高(P<0.05).KLK15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较KLK15阳性者延长(P<0.05),KLK15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χ2=5.96,P=0.014 6).结论:KLK15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CIP在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差异以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BCCIP在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与40例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差异以及不同分期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中BCCIP阳性率(80%)明显高于于卵巢癌组中阳性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癌Ⅰ~ⅡA期BCCIP阳性率(60.00%)高于ⅡB~Ⅳ期阳性率(26.67%)(P<0.05)。结论 BCCIP在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癌组织中具有表达差异,且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上皮癌(EO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MUC1和uPA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单克隆抗体C595和#394作为免疫组化的一抗分别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UC1和uPA的表达。结果:MUC1和uPA在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3.3%(50/60)和73.3%(44/60),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10.0%(2/20)和5.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UC1和uPA在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中大多为中——强度表达,并有趋势与较高的临床分期和较低的病理分级有关。结论:MUC1和uPA在上皮性卵巢癌存在特异的过度表达,有可能作为良好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备选分子。  相似文献   

7.
Rho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英姿  陈仁  彭江龙  潘婉  陈锦龙  卢伟英 《医学综述》2008,14(11):1738-1740
目的探讨Rho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卵巢癌患者、1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9例正常对照者卵巢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患者中RhoA阳性率为76.2%,其中强阳性11例(17.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卵巢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76.9%、77.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RhoA阳性率依次为69.0%、76.5%、83.3%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Rho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其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4ARF和mdm2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卵巢癌、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34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p14ARF、mdm2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卵巢肿瘤中,p14AR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2%(36/69)、68.8%(11/16)和85.3%(29/34);mdm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4%(32/69)、31.3%(5/16)和20.6%(7/34).3组中p14ARF表达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m2表达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4ARF的低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41例HCC、10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P-gp蛋白的表达。结果P-gp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73%(29/41),肝硬化中P-gp阳性表达率为40%(4/10),正常肝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30%(3/10)。3种组织P-gp表达不同(P<0.05);P-gp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肝硬化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P-gp的阳性表达与HCC的Edmenson分级明显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gp表达越高。结论P-gp蛋白在HCC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基因在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ODC过度扩增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卵巢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卵巢组织、15例卵巢良性肿瘤中ODC基因的表达,比较ODC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ODC在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率为26.67%,在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无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ODC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C在浆液性癌表达阳性率为83.33%,较其他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的50.00%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Ⅰ,Ⅱ期患者ODC阳性率为54.55%,其中强阳性2例;Ⅲ,Ⅳ期患者ODC阳性率68.97%,其中强阳性17例,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而强阳性率Ⅲ,Ⅳ期为58.62%明显高于Ⅰ,Ⅱ期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在中、高分化癌组织中ODC强阳性表达率为20%,低分化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在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ODC表达较卵巢良性肿瘤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ODC过度扩增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未治疗卵巢癌中两种耐药机制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卵巢癌内在性的耐药机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正常卵巢组织及术前未经治疗的74例卵巢癌进行了P-糖蛋白(P-gp)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组织中,P-gp与GST-π的阳性率分别为18.9%及74.3%,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卵巢癌中,单独表达一种耐药标志的有38例(51.4%),同时表达两种耐药标志的有14例(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并分析埃滋蛋白(Ezrin)和核纤层蛋白A/C抗体(Lamin A/C)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黄家湖医院病理科收集的3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正常组)、手术后切除经病理学证实的卵巢癌标本65例(卵巢癌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织40例(良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3组标本中的Ezrin和Lamin A/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良性组的卵巢组织标本中Ezrin和Lamin A/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3%、87.50%、93.33%、90.00%,显著高于卵巢癌组的49.23%、5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标本中Ⅰ+Ⅱ期、高+中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Ezrin和Lamin A/C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Ⅲ+Ⅳ期、低分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zrin和Lamin A/C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密切相关,Ezrin和Lamin A/C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提示了Lamin A/C以及Ezrin可以作为潜在的卵巢癌患者病情评估以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转录因子E2F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技术对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以及其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及与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交界性卵巢肿瘤及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1/6)、40%(4/10)、60%(6/10)、81·3%(26/32),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2F1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属于癌基因,其超表达和反常表达与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P-g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P-gp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二步法,检测结直肠癌标本78份,癌旁正常肠组织31份.结果 P-gp表达阳性率为83.3%(65/78),与癌周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在结直肠癌的原发耐药上起着重要作用,检测P-gp的表达对大肠癌的化疗药物和方案选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其受体IGF-1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IGF-2和IGF-IR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及50例宫颈癌组织中IGF-2、IGF-IR的表达,同时对IGF-2和IGF-IR表达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2和IGF-1R阳性率分别为74%、76%,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13.33%、26.67%(P<0.001)。宫颈癌组织中IGF-2、IGF-1R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IGF-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有显著差别(P<0.05),IGF-2与IGF-1R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IGF-2与IGF-1R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IB1蛋白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卵巢癌组织、2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结合肿瘤的临床学资料及临床分期,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卵巢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卵巢癌肿瘤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IB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鞠芳  周洁  袁海成 《河北医学》2006,12(12):1220-1223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gp和LRP在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P-gp和LRP表达的影响。结果:P-gp和LR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在浸润粘膜及粘膜下层组、肌层组、浆膜及浆膜外组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P-gp、LRP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P-gp、LRP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联合检测P-gp、LRP对于胃癌判断预后、制定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Rac 1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对 5 0例卵巢癌、 18例良性卵巢肿瘤及 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Rac 1蛋白和MMP 2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Rac 1蛋白和MMP 2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比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病变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Rac 1和MMP 2在不同组织学类型标本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Rac 1及MMP 2在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Rac 1和MMP 2两者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密切相关 (r =0 74 0 ,P <0 0 1)。结论 Rac 1和MMP 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 ;Rac 1/MMP 2通路在卵巢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Oncomine、TCGA数据库对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UALCAN数据库分析ENTPD5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性状的相关性,基因富集分析(GSEA)软件分析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CIBERSORT包探讨ENTPD5的表达量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验证生物信息挖掘结果,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2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NTPD5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样本和6例正常卵巢石蜡样本中ENTPD5的表达水平。结果 Oncomine、TCGA数据库发现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P<0.05),ENTPD5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呈负相关(P<0.05)。UALCAN数据库发现ENTPD5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相关。GSEA软件分析发现ENTPD5参与ABC转运蛋白、WNT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糖降解等过程,并在其中高度富集。CIBERSORT包分析显示 ENTPD5表达水平与NK细胞、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呈负相关(P<0.05)。RT-qPCR结果提示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592±0.339)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表达水平(1.00±0.123)(t=4.312,P<0.01)。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ENTPD5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结论 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多种功能过程以及细胞免疫浸润,参与上皮性卵巢 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