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已确诊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56例、CD 术后患者25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内留取粪便,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FC 的水平。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 Rutgeerts′评分。结果在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中,活动期 FC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 IBS 组(P<0.01),FC 水平与 SES-CD 评分呈正相关(r=0.802,P<0.01),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和71.4%。在 CD 术后患者中,活动期及缓解期 FC 水平均明显高于 IBS 组(P <0.01),但活动期 FC 水平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6.7%。结论 FC 能准确地反映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内镜疾病的活动度,但 FC 不能区别 CD 术后患者疾病的缓解期和活动期。  相似文献   

2.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尤多见于两岁以下之婴孩。系幼儿时期最常见之急性腹部外科疾患之一,根据一般统计结果其发病数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而居第二位。小儿肠套叠多为急性,慢性者极少见。患者男孩多于女孩;其致病原因多数不甚明确。按照肠套叠发生部位之不同,主要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1)回盲肠型,即回肠套入盲肠;(2)回结肠型,即回肠套入结肠;(3)小肠型,即小肠套入小肠;(4)结肠型,即结肠套入结肠;  相似文献   

3.
回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1987年至1995年回结肠造瘘术63例,发生并发症35例,分析原因认为回结肠造瘘术系为解决肠道梗阻、外伤或肠切除术的第1期手术而进行的暂时或永久的粪便转流术,在许多情况下可挽救病人的生命,然而,处理不当亦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其中以瘘口周围炎、瘘口狭窄为最常见,瘘口出血及肠坏死后果最为严重。防止并发症的关键是手术应规范化,提高对各种并发症的警惕性及较好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4.
徐良  谢明均  郑涛  马鸣  袁泉 《四川医学》2009,30(2):189-19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方法将需手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的31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行经腹腔镜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开腹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问、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及切口愈合。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用药次数、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切口一期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保留回盲瓣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顽固性慢性运输型便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正>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小儿3个月至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病因,好发于2岁以下男孩。小儿肠套叠临床以回盲部型及回结肠型多见,小肠型较少见,多发肠套叠极为少见~([1])。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超声测量参数在小儿肠套叠预后判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肠套叠患儿73例,其中13例为部分型肠套叠,所有患儿均为急  相似文献   

6.
就13例克隆病的临床表现、肠外表现、并发症、病变分型、临床分型及诊断等进行分析,指出症状以腹痛最为常见(84.6%),其次为腹泻、钠差、消瘦、发热等,并发症以贫血最为常见(55%),且大多为缺铁性。肠外表现相对少见,其肛周病变明显低于国外,61.5%病例累及回盲部。临床分型以复发缓解型(10/13)及肠炎型(6/13)多见,诊断本病关键在于全面分析、综合判断,部分活动性克隆病可选用环孢素A治疗。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76至1987年间共收治145例,手术治疗83例,今将手术治疗组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手术所见:①回肠—结肠型87、2%(回结型30/83,盲结型18/83,回盲型19/83):②结肠结肠型6/83;③小肠小肠型8/83;④结肠直肠型2/83;⑤复套型15例:其中空  相似文献   

8.
刘勇生  廖凤文  王麟 《广西医学》2007,29(5):752-753
经肛门Soave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患儿恢复快,是目前治疗常见型及短段型先天巨结肠的主要手术方法.我院自2002年开展经肛门Ⅰ期Soave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以来,共治疗常见型及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35例,现将其手术要点、疗效及短期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江苏地区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征,以加深对本地区CD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江苏地区CD243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CD的发病率近6年逐渐增高.C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68±12.38)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1~30岁.小肠型CD68例,结肠型CD84例,回结肠型CD91例.小肠型CD的平均诊断年龄为(38.45±13.59)岁,明显高于结肠型和回结肠型CD的平均诊断年龄(P<0.05).回结肠型重度患者明显比另两型多见(P<0.05),结肠型中度患者明显比回结肠型多见(P<0.05),小肠型与结肠型之间的轻度、中度和重度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型肠梗阻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型CD(P<0.05).结论 江苏地区C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年龄、病程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需重视小肠CT三维重建和内镜检查的重要作用,早期发现病变,减少并发症和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d,个  相似文献   

11.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空气灌肠整复对小儿肠套叠诊治的疗效。方法在X线电视屏监视下,应用GB201型自动遥控灌肠器对60例肠套叠患儿进行整复术。结果60例患儿行空气灌肠后均明确诊断,其中51例为回-结肠型肠套叠,6例为结-结肠型,3例为回-回结肠型。叠套头部表现为杯口状46例,钳状5例,球形及息内形软组织肿块影9例,且均见于回-结肠型。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捍国 《安庆医学》2000,21(1):10-10
<正> 肠套迭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肠梗阻,钡灌肠或空气灌肠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对其治疗(整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迭简便易行,痛苦少,整复复位率高,它不但避免手术之苦,节约了费用,而且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1985—1999年所做的30例小儿肠套迭空气灌肠整复情况介绍于下。 1.一般资料 30例小儿肠套迭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5个月,以6~10个月为多,计25例,占83.3%;30例中回结肠型19例,回盲结肠型9例,回回结肠型2例;30例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6例,占86.6%,2例因有发热伴血象升高放弃加压整复,2例为回回结肠型整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短段型及常见型巨结肠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经肛门病变切除结肠拖出吻合巨结肠根治术。结果:全部病儿近期疗效满意,随访1-11个月,排便通畅,发育良好。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创伤小、疗效满意,适合于新生儿短段及常见型巨结肠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100例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类型,共分为Ⅰ—ⅤⅢ八型,其中以Ⅰ型最高,次为Ⅴ型及Ⅱ型,共占74%,其它三型仅占1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开腹手术病例的肠套叠类型及继发性肠套叠的原发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34例开腹手术治疗肠套叠患几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儿开腹手术肠套叠类型中以“回盲型”为主(45.51%),其次为“回回结型”(28.14%)、“回结型”(14.97%)、“回回型”(9.58%)及其他(1.80%);继发性肠套叠24例(7.19%),其原发病因以“麦克尔憩室”最为常见.结论 肠套叠开腹手术病例肠套叠类型以“回盲型”多见;对儿童反复肠套叠或年龄>2岁的患儿应注意继发性肠套叠的原发病因,其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发炎症性肠病临床及内镜下特征及分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初发、并随访1年进一步确诊的炎症性肠病(IBD)1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发IBD患者190例中溃疡性结肠炎(UC)129例,克罗恩病(CD)61例。其中2015年为53例(UC 40例,CD 13例)、2016年为64例(UC 44例,CD 20例)、2017年为73例(UC 45例,CD 28例)。UC患者129例中直肠炎(E1)21例(16.3%),左半结肠炎(E2)63例(48.8%),广泛结肠炎(E3)45例(34.9%)。CD患者61例根据蒙特利尔分型,其中累及部位为回肠末端型(L1)9例,结肠型(L2)18例,回结肠型(L3)34例;疾病行为是非狭窄非穿透型34例,狭窄型18例,穿透型9例。结论:3年来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特别是CD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UC以左半结肠炎(E2)最常见,CD病变部位以回结肠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在各类肠套叠中,回盲部套叠占总数的90%以上,小肠和结肠型套叠少见。我院从1989~1996年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46例,小肠  相似文献   

18.
刘官和 《医学文选》2003,22(5):728-729
先天性巨结肠 (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畸形 ,发病率 1 / 2 0 0 0~ 5 0 0 0 [1] 。HD在诊断及治疗上不断取得突破和改进 ,治疗方法的改进促使手术年龄逐步降低 ,而对新生儿及 6个月以内小婴儿 HD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 ,其治疗方法主要有 :1保守疗法。 2结肠造瘘。 3根治性手术。新生儿及小婴儿 HD的治疗仍然较为棘手 ,但近年来经学者们的不断攻关 ,已取得了巨大进展。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新生儿及小婴儿 HD的治疗技术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1 保守疗法  扩肛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短段型及超短段型的新生儿及小婴儿 …  相似文献   

19.
马骊  王欣  张凤坤  赵俊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11(4):221-222,224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至2007年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5例患者的治疗资料。其中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8例,行切除回盲部的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9例,行全结肠切除术5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3例。结果:病理检查结果示结肠肌间神经节细胞减少变性或缺如。盲肠结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2~4次/日,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3~5次/日,全结肠切除术后为5~8次/日,结肠部分切除术后为1—2次/1~2天。结论: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术与切除回盲部回肠乙状结肠下端吻合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肠套叠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李文 《吉林医学》2007,28(11):1314-1314
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共收治肠套叠100例,现将诊治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5个月~65岁,2岁以下者57例.盲肠结肠型75例,盲回结肠型21例,回结肠型1例,结肠型1例,小肠型1例,双处套叠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