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短葶山麦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红  吴弢  余伯阳  徐珞珊 《中草药》2005,36(6):823-826
短葶山麦冬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短葶山麦冬L iriop e muscari (D ecn.) Bailey的干燥块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之一[1]。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尤其是在福建省泉州、惠安、仙游等地作为麦冬Oph iopogon japon icus(L. f.) K er-G aw l.的替代品使用[2]。国内外学者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甚少,仅有的文献集中在研究小组对其皂苷部分的研究上[2]。已有的研究资料[3]表明,山麦冬属植物须根中的总皂苷远高于其块根,为了全面反映该种植物的活性物质基础,并对其作为麦冬替代品做出初步的阐释,同时也为进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通过遗传信息来鉴别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的两种麦冬,采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bcL)基因来进行分离。取沿阶草属6个种、麦冬属3个种和麦冬的1个变种进行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有6种基因型被识别,其中5种在沿阶草属中,另一种在山麦冬属中。使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方法对沿阶草属及山麦冬属的麦冬进行鉴别,得到了有效的辨别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块根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含量以控制其质量。方法:Shimadzu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6∶54)等度洗脱;漂移管温度94℃,载气流量2.5L·min-1。结果:短葶山麦冬皂苷C在1.02~12.228μg呈线性,回收率100.80%,RSD1.8%。10批不同产地短葶山麦冬药材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质量分数为0.25%~0.41%,15批不同采收期药材的质量分数在0.13%~0.38%。结论:本研究所建立HPLC-ELSD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含量,为控制短葶山麦冬的药材质量及最佳采收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短葶山麦冬皂苷C差向异构体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短葶山麦冬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差向异构体含量。方法:采用HPLC-UV法,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3.5μm),流动相乙腈-水(42∶58),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1。结果:25R-短葶山麦冬皂苷C和25S-短葶山麦冬皂苷C分别在20.40~408.00 mg·L-1(R2=0.999 9),20.09~401.80 mg·L-1(R2=0.999 9)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RSD 2.1%),101.40%(RSD 1.8%);8批不同采收期短葶山麦冬中25R-短葶山麦冬皂苷C,25S-短葶山麦冬皂苷C分别为0.081%~0.136%,0.012%~0.15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准确测定短葶山麦冬皂苷C差向异构体含量;不同采收期短葶山麦冬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差向异构体含量差异较大,25S-短葶山麦冬皂苷C含量变化尤为明显,应严格控制短葶山麦冬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TRAP标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君毅  陈瑞凤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3):3108-3113
目的:利用T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方法:以果糖、光合或甾体皂苷代谢途径7个关键酶基因和1个凝集素基因作为靶标序列设计固定引物13条,筛选随机引物19条,利用其中11对多态性较高引物组合对50份短葶山麦冬种质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了33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23条,占96.42%。引物平均多态信息量0.930。遗传分化系数0.610。UPGMA聚类表明相似系数0.52~0.98。结论: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短葶山麦冬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松散型颗粒状,接种量为0.45 g达到最大增长量的时间短,四种碳源(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对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差别不是很大,其中蔗糖的增殖率最高,达到252%,从成本上考虑,在以后的培养过程适合添加蔗糖作为碳源。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的生长动态大致呈"S"形。短葶山麦冬悬浮细胞系培养选择的时间为10 d。  相似文献   

7.
姜涛  黄宝康  张巧艳  韩婷  郑汉臣  秦路平 《中药材》2007,30(9):1079-1081
对阔叶山麦冬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阔叶山麦冬中初步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羽扇烯酮(Ⅰ)、羽扇豆醇(Ⅱ)、熊果酸(Ⅲ)、β-谷甾醇(Ⅳ)、薯蓣皂苷元(Ⅴ)、阔叶山麦冬皂苷A(Ⅵ)和阔叶山麦冬皂苷B(Ⅶ)。化合物Ⅰ、Ⅱ和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Ⅲ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福建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基地土壤、灌溉用水及其药材中的有机氯农药与重金属残留量进行分析评价,为山麦冬安全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GC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用ICP法测定铅(Pb)、镉(Cd)、铜(Cu)、铬(Cr)、砷(As)含量.结果: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土壤、灌溉用水和药材中的有机氯农药与重金属残留存在一些差异,但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结论: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基地土壤、灌溉用水和药材符合中药材GAP标准.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e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等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以测定麦冬皂苷D、山麦冬皂苷B、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含有量。结果 35批样品中有11批检测到湖北麦冬,7批检测到短葶山麦冬,3批同时检出两者。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筛查妇康宁片中的麦冬用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毅  陈瑞凤  许金榜 《中草药》2011,42(4):774-778
目的对短葶山麦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7份短葶山麦冬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5对引物共扩增出323条多态性带,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8.47%。平均引物多态信息量(PIC)为0.9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7 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19 0。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52 8。UPGMA聚类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59~0.99。结论短葶山麦冬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预试验,初步探索肺筋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法,对肺筋草的石油醚、水、醇、酸水提取液进行研究,初步推断肺筋草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 通过预试验,提示肺筋草中含有黄酮类、三萜皂苷、氨基酸、还原糖、鞣质、有机酸、油酯、香豆素和内酯等化学成分,可能含有生物碱和挥发油.结论 肺筋草的化学成分试验为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短葶山麦冬水提物((Lm-a)、总皂苷(Lm-s)及主要成分Lm-3的抗炎活性,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或组胺诱导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评价Lm-a,Lm-s和Lm-3灌胃给药的体内抗炎活性;采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佛波酯(PMA)诱导的髓样白血病细胞(HL-60)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黏附模型,考察Lm-3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单次灌胃给予Lm-a(336和672mg.kg-1)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Lm-s和Lm-3(23.2和4.6mg.kg-1,相当于Lm-a672mg.kg-1)对上述炎症模型显示相似的抗炎活性;相当于短亭山麦冬4g.kg-1生药量的Lm-a、Lm-s及Lm-3均明显抑制组胺致小鼠足跖肿胀;Lm-3(0.01、0.1和1μmol.L-1)体外显著抑制TNF-α或PMA诱导的HL-60与ECV304细胞的粘附作用,提示其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蛋白激酶C通路等有关。结论:短葶山麦冬具有显著体内外抗炎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和成分为总皂苷和Lm-3,为其临床应用于治疗炎性疾病提供药...  相似文献   

13.
白龙须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龙须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龙须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5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5.05%.结论 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反-11-十六烯酸(25.45%),2-己基-1-癸醇(17.40%),胆甾醇(16.31%),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61%),邻苯二甲酸单异辛酯(3.40%),顺-9-十八碳烯酸(2.12%),2-烯丙基-1,4-二甲氧基-3-乙烯基氧甲基苯(2.00%),水杨醛(1.46%),反,反-9,12-十八碳二烯酸(1.15%),共9种物质.  相似文献   

14.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表明,湖北地区出产麦冬药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多种原植物,包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 L.,山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ur.等,多为野生。目前湖北地区出产的麦冬药材主要为湖北麦冬,又名襄麦冬,其原植物为湖北麦冬L.spicata(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是山麦冬的一个变种。湖北麦冬是湖北襄阳特有的种植品种,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成规模栽种的,距今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产量宏丰,品相优良,湖北麦冬一跃成为新兴的麦冬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15.
4种中药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夏枯草、积雪草、筋骨草和青蒿素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活性。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试管培养法进行活性检测。结果夏枯草醇提物抗结核效果明显;积雪草苷片、筋骨草及青蒿素均无效。结论夏枯草醇提物抗结核菌效果优于水提物;积雪草醇提物有微弱抑制结核杆菌活性,但其有效成分可能不是积雪草苷;青蒿素及二氢青蒿素无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四川麦冬自然居群间RAPD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徐柯  郑鸣  曹毅  蒋彦  乔代蓉 《中草药》2002,33(7):648-652
目的 研究百合科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及其同属植物沿阶草 O.bodinieri四川所产 10个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以 4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 RAPD分析。结果  11个有效引物扩增获得 5 15条 DNA带 ,通过聚类分析 ,构建 DNA分子系统树图 ,确定了麦冬及沿阶草的居群及种间亲缘关系。结论  (1)供试样品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是其遗传差异与地理分布联系并不紧密 ,而与形态差异联系较紧 ;(2 )麦冬与沿阶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 ,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民族药菊三七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菊三七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方法.结果 菊三七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能够很好地鉴定菊三七.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证认为,宋《普济本事方》中“剪草”应是金粟兰科植物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A. Gray) Solms],而古代剪草还包含其同属多种近缘植物,如及己[C. serratus(Thunb.)Roem. et Schult.]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湖北麦冬和山麦冬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的差异,探讨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学实质.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观察湖北麦冬和山麦冬的减数分裂行为及花粉发育过程.结果:山麦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染色体能正常配对和分离.湖北麦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多表现为中期出现少数染色体及断片游离在纺锤体外面,在后期出现染色体桥、断片和落后染色体,在末期出现单个染色体游离在细胞核外形成微核的现象.湖北麦冬花粉发育异常,花粉畸形率为95.81%(2 066个).山麦冬花粉发育基本正常,花粉畸形率为3.44%(2 949个).结论:湖北麦冬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的异常是引起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半夏遮荫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查半夏不同遮荫措施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玉米遮荫、遮阳网遮荫与不遮荫作对照,以半夏鲜产量和粒数、粒重为指标,计算增产百分率。结果用玉米遮荫达不到增产的目的;用遮阳网遮荫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34.6%。结论用遮阳网遮荫处理,对半夏生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