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索工作压力下中国企业员工偏离行为结构,并编制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问卷.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湖南、广东等地20多家企业共650名不同层次的员工,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之后形成最终问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包括工作疏离、消极怠工、虚报工作、人际退缩、政治性打击、冲突攻击、对抗阻挠、敌对破坏八个维度共26个项目,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八维模型结构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该模型较之其他模型拟合优度最佳.结论:工作压力下员工偏离行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在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使用.  相似文献   

2.
应激评价量表的初步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修订应激评价量表(SAM),测试中文版的信效度.方法:用翻译的应激评价量表(SAM)对76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另外对166名大学生进行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测定.结果:①修订的应激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根据理论构想的1阶6因素2阶2因素模型拟合良好;③本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78,各个分量表的α系数在0.502~0.804之间;④各个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62~0.743;⑤除个别维度外,应激评价量表(SAM)与内在一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显著相关.结论:修订的应激评价量表(SAM)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认知评价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IT员工工作成瘾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通过对9个IT企业704名(男446人,女258人)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处理数据。结果: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结构包括四个维度:工作动力、工作投入、工作关系和工作支配;四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信度分析表明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25,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650以上。结论:所编问卷结构清晰,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用于我国IT行业员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中美大学生应激相关问题的跨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激相关问题,研究应激的跨文化特点。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量表建构法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17-27岁的2、3年级中美大学生应激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中美大学生的应激源均包括生存焦虑、社交恐惧和角色紧张三个因素;缓冲因素由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两个因素组成。美国大学生的角色紧张高于中国大学生,而中国大学生在生存焦虑和社交恐惧因素上的得分高于美国大学生。结论:美国大学生在应对应激方面,比中国大学生更具有自信。中美大学生有相似的应激源及应激缓冲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国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结构。方法:被试为228名交通事故幸存者,其中男性184人,女性44人,年龄39.4±12.4岁。采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在被试经历事故2-23天内进行评估。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3个竞争性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一个3因子的结构模型包括:分离、回避、再体验与高唤起。结论:采用分离、回避以及再体验与高唤起3个症状簇来解释与组织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的应激与应激性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激在抑郁症发作中的作用 ,及对应激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对 43例抑郁症患者的应激量及应激性激素进行研究 ,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 :抑郁症组发作前有诱因者占 62 79% ,LES评分12 0 3 9± 92 87,DST阳性率为 5 5 9%。与对照组比较 ,病人组的CRH、ACTH高 ,HGH低 ;病人组在不同病因、应激量及诊断间存在差异。病人组ACTH与HAMD (r =0 3 9,P =0 0 0 9) ,CORT与NDI (r =0 43 ,P =0 0 0 4)间存在相关系。结论 :抑郁症的发作及应激性激素变化与应激有一定关系 ,但这种变化是重大生活事件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组织冲突问卷(ROCI-Ⅱ)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组织冲突问卷ROCI-Ⅱ(Rahim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Inventory-Ⅱ)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方法:采用组织冲突问卷ROCI-Ⅱ中文版,对570名大学生施测。对365个一般大学样本数据使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外205个重点大学样本数据用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四因素结构,四因素分别为协作、顺从、回避和支配。四个因素累积解释率为43.7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χ2/df=2.45,GFI=0.94,AGFI=0.89,CFI=0.95,NFI=0.93,NNFI=0.93,RMSEA=0.076。结论:ROCI-II中文版的四因素结构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SARS患者、疫区公众PTSD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SARS患者、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应激源-认知问卷、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IES—R)、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4例SARS患者,93例疫区公众进行测试。结果:①SARS患者PTSD可疑者检出率为55.1%,疫区公众为31.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14.840,P=0.000);②相关分析结果:SARS患者、疫区公众PTSD可疑者发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源强度与特征的不同;消极应对方式是SARS患者、公众发生PTSD症状的危险因素.自尊是SAILS患者发生PTSD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①SARS事件应激暴露强度不同相关人群中均产生了PTSD症状。SARS患者PTSD可疑者检出率较高。②组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源强度的不同,不同人群产生PTSD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日资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日资企业随机抽取450名员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基本信息调查表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单因素卡方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日资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结果心理问题阳性率为38.1%。经单因素卡方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月收入员工心理问题阳性率不同(χ2=10.903,P=0.001)、(χ2=9.561,P=0.043)、(χ2=7.607,P=0.020)、(χ2=5.528,P=0.019),(χ2=8.372,P=0.015)。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分析,女性员工心理问题阳性率较高(OR=2.257,P<0.05),而文化程度越低,心理问题的阳性率越高(OR=0.713,P<0.05)。结论日资企业员工心理问题阳性率较高,需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女性、学历低是日资企业员工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工作场所欺负的风险因素及消极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0年代中期开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 bullying)已被认为是主要的职业应激源[1],并被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如员工虐待(employee abuse)、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聚众滋扰(mobbing)以及骚扰(harassment)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当代男大学生无气力症现状,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借鉴日本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男大学生无气力症调查问卷.对410名在校男大学生进行了初测,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大学生冷漠心理特征分量表由无朝气、无自我、无兴趣、强迫适应4个维度构成,共20个项目.大学生生活愿望低下分量表由学习热情低下、上课热情低下、生活热情低下3个维度构成,共15个项目.结论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构是合理的.回归分析说明,男大学生冷漠心理特征对其生活愿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在中国小学生父母中的因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在中国小学生父母中的因素结构。方法:采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对887名1-5年级的小学生父母施测,对一半样本数据用SPSS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另一半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结果:探索性因素得出二因素结构:效能感和满意度。二因子累积解释率为37.42%。在二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测量学的要求。父亲和母亲在效能感和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职业为知识分子或干部的父母满意度低于农民、工人和商人的,学历是大专及以上的父母满意度低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的。结论: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在中国小学生父母中表现为两因子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Carver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COPE)进行修订,考察该量表应用于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的适用性。方法以内蒙古530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并确定该问卷测评维度的最佳结构。结果结果支持应对方式问卷的9因子的一阶因子结构斜交模型,修订后的应对方式问卷(CSS)确定为9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342%,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61,并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CSS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群体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证明了应对方式具有多维度性及应对方式彼此相关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14.
The 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 (KIMS; Baer, Smith, & Allen, 2004) is a 39-item self-report measu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four different mindfulness factors. This study aimed at developing a short version of the German adaptation of the KIMS (KIMS-Short).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with two samples (N = 469 and N = 602) to develop subscales with fewer items and to confirm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KIMS-Short.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KIMS-Short subscales and other scales were evaluated. The KIMS-Short with its 20 items enable researchers to replicate the basic factor structure of four separate mindfulness skills. However, the analyses for the "observing" subscale revealed two different but strongly correlated factor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observed stimuli were internal or external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编制本土化的大学生怀旧问卷。方法:以文献研究、访谈和开放式调查为基础确定维度,形成问卷,对782名大学生进行了预测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寻并检验当前国内大学生的怀旧结构。结果:大学生怀旧由频度、深度、广度3个方面构成,3个分量表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290%;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体问卷及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13,0.867,0.855,0.804,表明问卷信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子构建的模型(χ2/df=2.144,GFI=0.898,CFI=0.923,IFI=0.924,RMSEA=0.051)拟合较好。结论:编制的大学生怀旧问卷符合测量学要求,能够达到测量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幼儿智力量表因素结构在7-15岁儿童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幼儿智力量表 (ISCYC)因素结构在 7-15岁儿童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 ,分别对ISCYC的二因素模型及Kaufman提出的三因素模型的数据拟合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ISCYC的二因素模型及Kaufman提出的三因素模型均与观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 ,但相比而言 ,以三因素模型更为合适。结论 :中国幼儿智力量表的二因素模型同样适用于 7-15岁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河南省大学生身体自尊结构并编制河南省大学生身体自尊问卷。方法572名大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515份有效问卷进行研究。结果问卷的α系数为0.8834,分半信度为0.8072,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身体自尊由4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证明4因素模型相对理想。结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onners Parent Rating Scale-Revised: Short Form (CPRS-R:S) and the Conners Teacher Rating Scale-Revised: Short Form (CTRS-R:S) in children who are long-term survivors of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 or brain tumors (BT)and who have receiv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rected treatment. METHOD: Parents and teachers of 150 long-term survivors completed the CPRS-R:S or CTRS-R:S as part of a screening battery. The data were submitted to a maximum likelihoo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o test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cales and the forms were compared. The CPRS-R:S was also compared to selected subscales of the 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 for further validation. RESULTS: The analyses demonstrated an adequate fit of the original three-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TRS-R:S [oppositional, cognitive problems/inattention, hyperactivity]. The analyses of the CPRS-R:S suggested a less adequate fit of the original three-factor structure but principal components factor analysis yielded a three-factor solution with factors similar to those of Conners' original factor structu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CPRS-R:S and the selected subscales of the CBCL.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similar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original CTRS-R:S and CPRS-R:S. Although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he CPRS-R:S and CTRS-R:S are not interchangeable in the assessment of survivors of childhood canc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国幼儿智力量表”和“幼儿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结构关系和结果关系。方法: 对664例城市幼儿、820例农村幼儿、57例北京儿童福利院幼儿的两量表测试结果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分别从城乡样本的测试结果间各抽出两个因素,两因素分别解释了总方差的52.0% 和53.0% ,智力量表各分测验负荷在同一因素,适应技能各领域负荷在另一因素,对各样本测试结果的分析均未发现共同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智力和适应行为是既独立又相关结构的假说, 说明中国幼儿智力量表和幼儿适应技能评定量表之间有很好的区分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