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历简要患者:男、63岁,十余天以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解黑便,伴头晕,进食后感恶心,呕吐,无咖啡色液体,无腹痛、腹泻、眼结膜苍白,重度贫血面容。查体:体温37.9℃,脉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胸片未见异常,B超:肝实质回声增强,分布欠均,胆囊未见异常,脾脏肿大,左肾囊肿。  相似文献   

2.
温××,女,36岁,1994年3月1日上午11时出阴道流血.一星期而入本院妇产科.体检:重度贫血貌,肝脾淋巴结下肿大,孕9+月。实验室检查:血象:Hb30g/L,WHC200.2×109/L,BPC20×109/L分类:异常早动粒97%,中幼拉2%,晚幼粒1%,偶见有核RBC,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为主,占98舶,幼红细胞占2畅,细胞化学染色:异常早幼粒POX(for),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B超”示:孕9+)J死胎,患者于当日晚8时引出死胎,出血不止,多次输血无效,次日凌晨2时死亡.急性白血病伴妊娠9月余大出…  相似文献   

3.
红白血病血型抗原减弱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7岁,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同时伴有发热与食欲欠佳一个月。来我院就诊,以重度贫血入院,住院号0352784。查体:全身未见出血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重度贫血外观,口唇苍白,齿龈无出血,胸骨中下段压痛阳性,腹软,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5.
林桂真  梁宁宁 《新医学》1997,28(11):604-604
胞浆空泡增多的红白血病1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林桂真梁宁宁1夏忠军红白血病在临床上不多见,而胞浆空泡增多的红白血病临床上更为罕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持续发热伴畏寒2个月于1996年4月5日入院。入院前2...  相似文献   

6.
环孢霉素A诱导红白血病同基因骨髓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黄宁,迟翠芳,葛林阜,孔凡盛,周兰月同基因骨髓移植(Syn-BMT)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为诱导Syn-BMT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产生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效果,我们对1例红白血病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株具有原代细胞遗传学标志的白血病细胞系,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液体培养法建立细胞系,用R显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遗传学标志;瑞氏染色、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氰化高铁法和血红蛋白电泳测定血红蛋白;用联苯胺细胞染色观察阿糖胞苷(Ara-C)诱导后的红系的分化;用细胞形态学和吞噬功能实验观察佛波酯(PMA)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分  相似文献   

8.
黄某,女,26岁,林业建筑公司职工。因头昏、乏力、纳差1月,于1998年3月18日入院。体检:体温37°C,脉搏86次/ min,呼吸22次/ min,血压12/6kPa;贫血貌、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2.1×1012/L;白细胞28.6×109/L,其中原粒0.02、早幼粒0.05、中幼粒0.18、晚幼粒0.09、杆状核0.13、分叶核0.25、单核0.05、淋巴0.23,有核红细胞计数13×109/L,其中原红0.10、早幼红0.18、中幼红0.52、晚幼红0.20。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红=0.7∶1,原粒0.12,早幼粒0.05,中幼粒0.08,晚幼粒0.07,杆状…  相似文献   

9.
靛玉红治疗5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0.
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亚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红白血病是否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个独立亚型,从临床实验及病程进展方面对21例红白血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者分别为42.9%、81%、81%。外周血分类显示85.7%患者有幼稚粒细胞和幼稚单核细胞,52.4%患者有幼稚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细胞占58.3±8.0%,原始粒细胞占NEC58.0±18.4%;66.7%患者有病态造血,与典型AML不同。在病程中52.4%患者发生疾病转型,转为RAEB/RAEB-T和AML-M2,19例在确诊M6后接受化疗,11例有效(57.9%),其中CR10例、PR1例,CR中位维持6个月、PR2个月,但CR患者绝大多数伴有骨髓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中数生存期在初诊M6和MDS转化为M6组分别为13.0±13.3和2.3±1.3月。结论:临床诊断急性红白血病与典型AML有许多差异,可能大部分是以红系过度增生为表现的MDSRAEB和RAEB-T型。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因反复头晕、胸闷、乏力两月余收治入本院。患者就诊时有头晕、乏力,无明显咽痛、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史,30年前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3.1×109/L,血红蛋白62 g/L,血小板67×109/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0.8%。外周血异常细胞分析,计数100个细胞,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61.%,淋巴细胞占35%,单核细胞占4%,外周血可见幼稚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为1.5%。胆红素为22 mmol/L,乳酸脱氢酶178 U/L,铁蛋白575.4 ng/mL ,红细胞生成素100 mIU/mL,白细胞介素(IL)-1β为16.38 pg/mL,IL-2为9.62 pg/mL,IL-8为11.17 pg/mL,IL-6为11.32 pg/mL,IL-2R 为27.49 pg/mL,肿瘤坏死因子37.14 pg/mL,IL-4为27.03 pg/mL,免疫球蛋白 IgM为4.71 g/L,免疫球蛋白 IgE 为13.4 IU/mL,免疫球蛋白 IgG为10.2 g/L,免疫球蛋白 IgA1.53 g/L,补体 C3为0.55g/L,转铁蛋白为1138.4 ng/mL,叶酸 B12为1329 pmoL/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细胞涂片常规进行瑞氏染色。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中性粒细胞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占7.5%,早幼粒细胞占3.5%,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颗粒减少,细胞浆内可见空泡。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占71.5%(>50%),形态改变呈巨幼样变,核型不规则,细胞核破裂,多核型幼红细胞可见,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呈阳性。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极度活跃,全片巨核细胞为2370只,小巨核、微巨核细胞多见。其中白细胞分类,原始粒细胞占21%。骨髓活检: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均增生,纤维组织局限性增生。外周血流式细胞检查:CD3为58.5,CD4为36, CD8为19.3,CD4/CD8为1.87(0.71~2.78:1)NKCD16+56为15.4,CD19为11.2。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核型为43-47, XY:-5,5q-,+6,+8,+9q+,-12,13q-,17q+,20q+(12)。治疗:开始用 CAG 化疗方案:阿柔比星10 mg,阿糖胞苷15 mg d1~d14,来格司汀200μg,然后开始地西他滨单药化疗:地西他滨12.5 mg d1~ d4,20 d 后 IAG 化疗方案:伊达比星10 mgd1、d3,阿糖胞苷30 mg d1~ d10,G-CSF100μg d1~ d10。IAG 方案: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15 mg d1~d7、去甲氧柔红霉素10 mg d1、d3。20 d 后,地西他滨、CAG 化疗方案:地西他滨15 mg d1~d5、阿糖胞苷15 mg iH912 h d3~d9,阿柔比星10 mg d3~d6、集落刺激因子。患者未完全缓解,自动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例急性红白血病伴复杂染色体核型的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例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结果:2例患者均以全血细胞减少就诊,并根据骨髓细胞彩色图像及骨髓病理、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病例1的染色体:47,XY,+1,del(6) (q21),add(7)(p15),add(20)(q12).病例2的染色体:62~65,XY,+1,+2,+2,+3,+3,+4,+6,+8,+10,+11,der(11)t(1;11)(q21;p15),+14,+15,+16,+17,+18,+18,+19,+20,+20,+21,+21,+22,+mar1.病例1给予DA、CAG、HHT方案化疗,均未缓解,3个月病死.病例2给予DA、CAG方案化疗,未缓解,2个月后家属要求出院,患者在家中病死.结论:急性红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与其染色体核型密切相关,患者对化疗反应差,耐药率、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年轻的患者应尽早行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药物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系EML沿红系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mRNA差异显示法分析二甲亚砜(DMSO)和血红素(Hemin)诱导MEL细胞分化前后基因表达的改变,并利用改进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其中一个差示cDNA片段的旁侧序列;以Northern杂交分析检测对应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 在差异显示分析中检测到长115bp的转录本在诱导后表达增强。经RACE扩增后产物长达1883bp,和小鼠BVL-1转座成分的内部序列(1955-4000nt)区段有很高的同源性。Northern杂交表明MEL细胞中该基因至少有3个转录本,在诱导后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 在MEL细胞红系分化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VL-30样基因。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建立F1代单倍体相合小鼠FBL-3红白血病模型的可行性,并观察FBL-3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将FBL-3H2-d小鼠红白血病细胞经尾静脉分别接种给小鼠C57BL/6和CB6F1H-2b/d(C57BL/6×BALB/c),观察两种小鼠的生存时间和染色体变化,并对濒死小鼠的肝、脾、肺和肾进行病理检查,部分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分析骨髓和脾脏细胞染色体核型及MHC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静脉接种103-107个白血病细胞的情况下,C57BL/6小鼠和CB6F1小鼠发病率分别为100%和92.5%;接种的细胞数量与存活时间呈线性关系;接种相同数量FBL-3细胞的CB6F1小鼠平均生存时间较C57BL/6小鼠延长。白血病细胞主要侵及肝、脾、骨髓、肺和肾组织,糖原染色阳性、氯醋酸染色部分阳性,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丁酸染色均为阴性。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病毒样颗粒。脾脏和骨髓细胞染色体多数为非二倍体,且H-2b表达率升高,H-2d表达率降低。结论:经尾静脉接种FBL-3细胞可以建立CB6F1小鼠红白血病模型。  相似文献   

15.
急性红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与染色体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红白血病(EL)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2例EL进行回顾性总结。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2例EL多表现全血细胞减少,仅1例白细胞、血小板增高,骨髓粒、红、巨核多系有病态造血改变,巨核系的细胞发育不良指数(0.63)较粒系(0.17)和红系(0.20)明显增高(P〈0.01)。上述EL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83%(10/12),其中6例为复杂核型,染色体受累以5、7和8号最常见(5、4、5例),其次为11、12号染色体(各3例)。在5例继发性EL中,4例染色体核型为涉及5、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的复杂异常;而在7例原发性EL中,2例染色体核型正常,另外5例多为涉及附加8号染色体的简单异常。结论EL以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多系细胞病态造血常见,细胞遗传学表现为复杂和非特异的染色体核型异常。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9岁。8年前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型,行亲缘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5年病情稳定。1年前腹部超声显示,肝脏、脾脏及双肾实质内弥漫性分布的异常回声(中央呈稍强回声区,周边呈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图1);遂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真菌感染引发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坏死(图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红白血病(M6)伴重度核型异常(MAKA)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讨论1例M6伴MAK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经骨髓病理学、免疫组化等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M6a亚型)伴MAKA,核型为45-47,XX,-8,9q-,+18,+22,+M[CP8]/46,XX,9q-[CP2]。经DA等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患者病情缓解,且10个月后复查染色体核型提示恢复正常。至2008年10月,随访13个月,患者仍处于无病生存,持续完全缓解10个月余,病程中各重要脏器功能均正常。结论:急性红白血病(M6a亚型)伴MAKA患者化疗后染色体核型有可能恢复正常,这提示其对化疗反应良好,预后将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红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个体间的疾病演变及预后差异较大,以下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以前就诊的4例,应用WHO旧版分类方法诊断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讨论该类疾病的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点、病程演变及转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病例1:病例1患者为女性,15岁。因"面色苍白,头晕,白细胞计数持续升高",至外院就诊。外院查白细胞计数最  相似文献   

19.
急性红白血病的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探讨急性红白血病(AML-M6)的生物学特征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对29例M6初治患者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和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临床化疗效果,同时随机抽取30例AML-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M6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可见幼稚细胞(2%-10%)及有核红细胞,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显示19例伴有多系细胞发育异常,累及二系细胞或三系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M6Gly-A(血型糖蛋白A)的表达率高达(66.67±23.86)%,明显高于其在M1,M2,M3,M4和M5中的阳性表达率(P<0.01)。M6高表达HLA-DR[(60.00±24.79)%],CD34[(40.00±24.79)%],CD38[(33.33±23.86)%],髓系抗原主要表达CD13[(66.67±23.86)%],MPO[(33.33±23.86)%],CD33[(46.67±25.25)%],CD15[(33.33±23.86)%],CD117[(46.67±25.25)%]。部分病例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如CD3、CD4、CD19,其中CD4的表达高达26.67%。M6中CD38、CD33、CD15、MPO的阳性表达率低于M2患者。9例M6患者染色体的检查显示,4例存在核型异常,异常率达44.44%,其中复杂核型异常1例。M6患者化疗完全缓解率为29.41%,低于M2患者化疗完全缓解率(68.18%,P<0.01)。结论:Gly-A是鉴别M6与其他亚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一个重要标志,M6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学表型,其化疗效果不佳可能与其生物学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本院收治1例脾脏不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乏力3月于2011年5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6 ℃,脉搏74次/分,血压130/80 mm Hg,呼吸16次/分,心、肺、腹阴性.腹部彩超显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白细胞(WBC)85.43×109/L,红细胞(RBC)5.1×1012/L,血红蛋白(Hb)153 g/L,血小板(PLT)1 062×109/L.血涂片:(1)WBC数量明显增多,以中幼、晚幼、杆状和分叶粒细胞增生为主,占82%,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易见,各占5%和6%.(2)血小板呈大堆易见,形态未见异常.(3)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