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贺爱燕教授应用风药的经验,认为风药除了可治疗外感风邪,还有胜湿醒脾、祛风通络、升阳举陷之效,不同功用用于不同类型,适用于临床儿科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杨力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26-1027
所谓"风药"是指柴胡、升麻、防风、葛根、桂枝、羌活、白芷、薄荷等一类气味辛薄,药性升浮,具有升、散、行、透、动等多种特性 ,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淤、升阳助补等多种作用,多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杨克勤 《光明中医》2012,27(6):1081-1083
风药是指味薄气轻、药性升浮,具有发散表邪、宣通表气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邪一类的药物,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特性.其在脑病的治疗中同样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文章以脑病常见病机风、火、痰、虚、瘀为切入点,对风药在临床治疗脑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陈津生教授从医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巧妙运用风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常用其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陈老  相似文献   

5.
面游风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病因病机始终不离一个“风”字。风邪外感,腠理开泄,引动体内湿热、血热伏邪,风、湿、热邪妄行肌腠,内外相感,发为本病。风药具有“升、散、行、动、燥”等特性,根据面游风病机的不同,可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如风邪犯表,可以风药疏解之;脾为湿困,可以风药升阳除湿;玄府闭塞,可用风药理气开玄;中焦郁火,可用风药透热转气;巅顶之上,可用风药载之。程宏斌教授认为,面游风的病机核心在于“阳明热体当风”,结合风药的作用特点,分享验案1则,探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风药。  相似文献   

6.
祛风升阳药在下焦疾病中的应用于义哉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735000)祛风升阳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止痛的一类药物,如白芷、防风、羌活等,一般常用于风邪袭表及风湿阻络之证。笔者在临床上根据祛风药能胜湿和善行上达之特点,常在治疗泄泻、便血、带证、水肿...  相似文献   

7.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鹏  张新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0):992-993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但是根据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病理表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临证治疗脾胃病时,常酌加风类药物,每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兹介绍如下。1 风药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水谷,经过脾胃的运化吸收,在脾气升清的作用下,将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故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则阴土始运,中气不升,必  相似文献   

8.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风药属木,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风药其性升浮,能助脾气升腾,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鼓舞阳气,升清举陷,阳升则有利于脾健,所以,祛风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李东垣《脾胃论》载方63首,所用风燥升阳药者达31方,堪称在脾胃病中应用祛风药之典范.笔者根据祛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相关脏腑的联系,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治疗脾胃病时适当加入祛风类药物,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风药指具有祛风、散风、息风等功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因风邪引发的各种内伤及外感证候,是临床常用的一类药物。风药的作用包括祛风散邪、行气畅脉、疏通经络等。在眼科临床中,有些经过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疑难眼底病,笔者配合应用风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散由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主治表虚自汗,现代医家多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肾小球肾炎易于  相似文献   

11.
王东梅  蒋建云 《陕西中医》2012,(9):1220-1222
目的:探析风药在喉源性咳嗽中的应用。方法:从风药主散,疏风利咽;风药主行,祛风豁痰;风药能发,疏散郁火;风药走窜,搜风通络;风药升散,上通鼻喉二窍;风药走上,引经报使等方面探讨了风药在喉源性咳嗽中的应用。结论:风药是一类味辛质薄、药性升浮,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病证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鹏  张新 《中医杂志》2004,45(6):475-475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根据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病理表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脾胃病时,适当加入部分祛风类药物,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方焕松 《江苏中医药》2015,47(11):18-19
刘友章教授对皮肤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之处:善用风药以其升浮之气载药上行,宣利上焦肺气,气化则湿化;灵活选用岭南草药,补常药之不足;临证中还强调补益当兼理气,养阴慎防滋腻;注重内外兼治,饮食调护,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痤疮的病因与风、寒、湿、热诸邪和脂液排泄不畅有关 ,其病机为邪气郁滞 ,气血不畅。中医认为风为阳邪 ,易伤人体阳部。痤疮不仅病因与风邪有关 ,而且病变的部位也与风邪致病的病位特点相吻合 ,因此 ,我们认为痤疮应属风病的范畴。风药是指具有祛散风邪或平熄内风之功效的药物。本文所论之风药是指前一种 ,常用于痤疮治疗的主要有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蝉衣、浮萍、金银花、连翘等 ,这些药大多归肺经 ,且质轻、味薄、气清 ,善走皮部 ,具有良好的宣散外邪等作用。风药不仅长于宣散在表、在上之风…  相似文献   

15.
风邪属中医外感六淫之一,外感为病常以风为先导,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风邪历来一直被称为“六淫之首”,运用祛风药物是治疗外感病的主要手段。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认为风邪作为一种主要致病因素,所致之病不唯外感,且涉内伤。风邪既可循经内传,亦可直中脏腑而形成内伤杂病,祛风药物亦可变通运用治疗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16.
李东垣运用升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新中 《国医论坛》1993,8(1):20-21
李东垣论治脾胃,尤注重升降,治疗上对脾胃升阳药物的运用独具匠心。《脾胃论》中东垣制方63首,以升阳药配伍者28首,其所用升阳药虽多种多样,然升麻占24首之多。《兰室秘藏》载方280首,用升麻137首,占全部方剂的48.9%。因此探讨其遣方用药特点,以资今日临床取法借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草汇言》“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升麻甘辛微寒,轻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能升散解表而治阳明头痛及肌表风邪,更长于升举清阳之气。李东垣广泛应用本药于治疗脾胃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在治疗内伤病的过程中常常运用风药,其治疗中气下陷诸证,多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加用风药,以升提下陷之气,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证,以甘温益气升阳药配大量风药,以发越内外之郁火,代表方剂升阳散火汤;治疗脾胃气虚,湿邪内困诸证,采用益气利湿药配合风药,以化解内外之湿邪,代表方剂升阳除湿汤。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王睿琦老师临床运用风药治疗疾病的经验。风药是具有祛风解表、发散风邪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味辛气薄,其性走散,除能解表,尚有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轻扬上浮、发散祛邪之功效。老师擅于运用风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广泛运用于治疗外感病、内伤杂病、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运用巧妙,配伍精准,是其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风药是指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风药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但风药不等同于解表药,不仅仅用于治疗表证,对便秘之证亦有效。围绕便秘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从升清阳、通表里、化湿邪、发郁火、疏肝气等方面来阐述风药在便秘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总属邪实与本虚,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其主要病理因素包括风邪、痰浊、气滞、瘀血;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临床上以肺脾气虚型和肺肾两虚型较为多见.风药是一类历史悠久、作用广泛的药物,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有多种应用,临证运用风药之际,风邪伏肺,以风药散之;痰湿蕴肺,以风药除之;肝郁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