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惠 《中国卫生产业》2014,(35):161-16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60例妇科附件良性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腹腔镜手术,28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疤痕。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7.44±7.85)m L、手术时间为(61.47±5.00)min、肛门排气时间为(13.78±1.95)h、住院时间为(5.03±0.82)d,腹部伤口疤痕1例,术后并发症1例(月经功能紊乱),开腹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18.04±15.30)m L、手术时间为(172.00±4.76)min、肛门排气时间为(17.00±2.62)h、住院时间为(6.86±1.30)d,腹部伤口疤痕4例,术后并发症1例(伤口感染),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疤痕不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妇科附件良性病变具有微创、美观特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平均每组31例,其中研究组A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B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研究组A显著优于研究组B,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61例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感染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两组患者最多随访6个月,腹腔镜组平均康复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两组随访B超均未发现明显肌瘤结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
300例新式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玉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80-2181
目的:分析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患者分为新式阴式组与腹式组,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新式阴式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病率、术后拔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与腹式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阴式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壁不留切口瘢痕,深受患者欢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腹腔镜和传统经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近3年来225例输卵管妊娠分为2组,观察组112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113例行传统经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112例腹腔镜手术只有1例中转开腹,其余均成功,且观察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帮助异位妊娠的诊断,还可以起到治疗作用,而且比传统经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经阴道子宫切除(TVH)和经腹子宫切除(TAH)32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TV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VH比TAH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间,潍坊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2例(阴式组)及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2例(腹式组)进行配对设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疼痛、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少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的,且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创伤小、无腹壁切口、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宜兴市中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行LAVH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行TAH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AVH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TAH组短,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病率也较TAH组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具备腹腔镜手术及阴道手术两者之优点,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并探讨妇科子宫切除术中,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和经腹全切术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2例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全切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52例经腹式全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早、疼痛程度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经腹全切术,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的创伤相对较小,术后疼痛程度较低,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实施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52例与经腹子宫全切术40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率、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腹部切口及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经阴道子宫全切术无腹部切口,且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其中除术中出血量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符合微创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1.
腹部小横切口袋取卵巢囊肿术1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文 《现代医院》2004,4(9):25-26
目的 探讨腹部小横切口袋取卵巢囊肿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对 2 0 0 2年 1月~2 0 0 3年 12月腹部小横切口袋取法手术治疗卵巢囊肿 10 6例 (研究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 10 4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切口长度、术中囊肿破裂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腹部切口长度、术中囊肿破裂率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等均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 ,腹部小横切口袋取法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腹腔镜辅助及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辅助组术后使用止痛剂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年内复发率大致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许宁  谷柯  宋娟  韦励  龚晋 《中国医师杂志》2004,6(7):923-92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 0 0 2 -0 5~ 2 0 0 3 -115 1例子宫肌瘤剔除 2 3例行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式组 ) ,与 2 8例行传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作比较 (开腹组 )。结果 阴式组手术时间 ( 5 5± 19)min ,开腹组手术时间 ( 5 9± 2 1)min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阴式组出血量 ( 160± 40 )ml,开腹组出血量 ( 190± 60 )ml,两组出血量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阴式组 ( 2 5 43± 2 46)h ,开腹组 ( 3 7 86± 6 65 )h ;阴式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 (P <0 0 1) ;术后 3d平均体温阴式组 ( 3 7 5 0± 0 2 2 )℃ ,开腹组 ( 3 8 2 0± 0 3 6)℃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术后住院天数 ,阴式组 ( 4 5 3± 0 5 1)d ,开腹组 ( 6 3 8± 0 62 )d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 P <0 0 1)。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腹部无疤痕 ,术后恢复快 ,不需要昂贵复杂设备等优点 ,适合各级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李俊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79-3680
目的研究卵巢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方式,总结三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探讨经阴道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23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30例和经腹卵巢囊肿手术15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阴组和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经腹组(P<0.01);经阴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腹腔镜组和经腹组(P<0.01),术中出血量三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损伤小,腹部无切口,对肠道干扰小,术后排气早,疼痛轻,恢复快,住院费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张红  王瑛  朱丽华  陈霞 《现代保健》2011,(26):36-37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行卵巢良性囊肿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腹部小切口配合针吸囊液对52例卵巢良性囊肿(观察组)行手术治疗,与46例附件囊肿患者(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10-30ml,手术时间平均45.2min,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2—24h,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吸囊液配合腹部小切口切除卵巢良性囊肿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良性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良性卵巢囊肿患者87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及42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于我院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0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短,肛门排气时间早,预后效果也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子宫切除(TVH)和经腹子宫切除(TAH)32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TVH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病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TA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VH与TAH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根据子宫大小选择皮肤横切口4~6cm,采用集束法处理圆韧带及附件,采用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对照组按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常规手术,切口一般在8~12㎝之间。计量资料采用x珋±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68.5±17.2)min,对照组(108.4±25.3)min;术中出血量观察组(92.7±36.5)ml,对照组(153.7±47.8)ml;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28.6±6.9)h,对照组(40.6±10.2)h;平均住院时间短观察组(6.1±1.8)d,对照组(10.5±3.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2、8.73、8.39、8.82,均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切口小、创伤低、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经济实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在该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86例,同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92例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式组)89例。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最少,腹腔镜组次之,均少于开腹组(P<0.05);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最短,腹腔镜组次之,均短于开腹组(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3个月经B超复查,三组子宫肌层均无异常,随访1~12个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较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改变术前阴道消毒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病率及盆腔感染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的微创术式。但三种术式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状况和术者技能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