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痛经是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受阻;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痛经乃因“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冲任淤阻,寒凝血脉或湿热蕴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不通则痛;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濡养故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2.
笔者分别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遣方用药、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丁彩飞名中医治疗痛经经验。丁彩飞教授认为痛经的病机在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通”,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分别从虚、瘀论治,调和气血冲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金季玲教授认为,膜样痛经多因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致寒凝胞宫,瘀阻冲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治疗需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证分期治疗。经前期及月经期:以止痛为主,合用行气、化瘀、温经药物以疏通气血,多选用失笑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经净后至经前期治因求本,多选用温经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并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病引腰骰,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多发于青年妇女,中、老年妇女亦可发病。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原因不外乎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并与先天禀赋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妇女在此期间受到上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气血虚弱,冲任、胞宫失养而痛经。本病病位在冲任二脉及胞宫,病变在气血瘀滞与气血不足,故而表现有虚实寒热之别,疼痛有轻…  相似文献   

5.
张萍青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瘀阻冲任、胞宫为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关键,治疗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经前期补肾调冲、养血活血;经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使冲任、胞宫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6.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症,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适龄妇女的痛经发病率为33.15%,而且在青春期约有50%的女子发生痛经[1].据统计约有30%~70%的妇女患过不同程度的痛经.中医认为该病主因风冷寒邪客于胞宫,使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导致行经疼痛者居多.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痛经从肾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在初潮后不久发生,至生育期缓解,与月经期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以及因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使痛阈降低等有关,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综观古今文献,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主要因冲任、胞宫气血  相似文献   

8.
妇女正值月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为"痛经"。本证以青年妇女为多,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小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诸病源候论》则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女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宫,损伤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主要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致病因素多因经期感寒,过食生冷,冒雨涉水,寒湿客于胞宫,血为寒凝;或因精神情绪影响,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痛经多见于未婚女子,因为青春期女子,肾气初盛,肾精未实,冲任空虚,易受寒邪,寒凝血瘀,故而多见此症。我们根据病因、性质、程度、部位、时间、参合经量、经色、经质及全身脉症,着重以温阳补肾,理气活血为大法辨证论治。 寒凝胞宫,瘀血停滞型 青春女子,肾气初盛,感受寒凉,寒主收引,冲任流通受阻,故经期小腹冷痛,腰痛如折,经量少,色暗淡有块甚如黑豆汁样,痛势较剧,得热则减,面  相似文献   

10.
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甚至影响正常生话,且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病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诸病源候论》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二脉”,提出本已体虚而胞络又受邪犯,损伤冲任,发为痛经。《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指出痛经发病与素禀虚弱有关。“张氏医通”认为:“经行之际,若遇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遇经行时则痛而重”,说明经期气血易受影响。前人的这些认识提示出痛经发病与素体因素、致痛病因、经期生理有密切关系,今  相似文献   

11.
黄海波教授将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引起胞宫孕育失常的疾病统称为"子宫性不孕"。认为"子宫性不孕"病因虽多,但总不外乎"虚"、"实"二字。冲任亏虚,胞宫胞脉失于温煦、濡养而难以摄精成孕;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或兼寒凝等亦可导致胞宫胞脉闭阻而难以摄精成孕。其病理本质在于"寒"。临床喜用经方"温经汤"以疏、调、养为法"暖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在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这种症状称痛经,又叫“经行腹痛”。痛经的发病原因很多,有寒热虚实之分,但临床上多数属于血瘀型痛经,多因经期血海满盈而致溢泻,气血变化急骤,阴阳转换显著,致病因素可乘虚而入,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其一般症状有:经行时少腹疼痛剧烈,少腹发冷或经行乳房胀痛,月经紫黑色或带有瘀块等。此病给广大女性带来很多痛苦。近年来,笔者对406例就诊病人采取中医内外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常用方剂及治疗效…  相似文献   

13.
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1】。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为感染湿热,湿毒之邪所致。由于经期或产后调摄失当,手术消毒不严,湿热湿毒之邪乘虚而入,与气血相结合,蕴积胞宫、胞脉、包络,或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滞瘀阻,甚或淤血凝滞所致[2]。慢性期其内因为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输运失常,其外因如产伤、经期、产后不注意卫生而感染,其内外因如他脏炎症变化直接蔓延至生殖器官或因慢性发病期延误诊治而成[3]。总之该病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  相似文献   

14.
华廷芳老中医认为,不孕症的主要病因病机离不开本虚标实的辨证思路,临证时,若为瘀阻胞脉,久瘀不孕者,施以三逐瘀汤活血调经;若为肝气郁结,情志不畅者,施以疏肝理气药物,畅肝怡情;若为寒凝胞宫,肾精不足者,施以自拟温经汤散寒暖宫,填补肾精;并重视灵活运用"气血为纲"女调经"调冲任"培本固元"的辨证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风的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机证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血亏虚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气血亏虚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给予针刺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虽然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气血亏虚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症状,且疼痛症状改善程度较口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 编辑同志: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大多山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导致冲任受阻、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根据这一机理,我们采用关节止痛膏耳压王不留行治疗痛经28例效果很好。 28例中,已婚7例,未婚21例;年龄最大34岁,最小16岁,20岁以下8例,21~25岁18例,26岁以上2例。病程1年以下6例,2~5年18例,5年以上4例。其中气滞血淤型20例,寒湿凝滞型5例,气血虚弱型2例,湿热下注1例。经前经期疼痛拒按者22例,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者6例。  相似文献   

18.
倪开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86-187
病因病机 腰椎退行性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病因病机是从肾脏亏虚为本,风寒湿外邪侵袭或气血痰湿阻滞经络为标。正虚邪实,气血运行受阻,疼痛随生。若久痛入络,内含于肾,致骨质变化,即成此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以补肾通经、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及祛痰为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中对个别阴虚生热者亦采用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在妇女常见之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痛经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多归因于寒凝、气滞、血瘀和冲任胞宫失养,其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浅析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痛经的经验。[方法]通过例举章师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之三则医案,结合平素跟随章勤教授临诊体会,分析总结章师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结果]三则案例显示,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章师认为其发生总以寒凝气滞、血运不畅、胞络不通为主。有以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客于胞中,施以温经散寒、行血调冲;有以寒凝血瘀为主,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亦有血虚肝郁、瘀阻胞宫为主,治宜温经消膜、疏肝化瘀止痛。随证治之,以温和气血为治则,冀使气血调和,冲任通盛。[结论]章师辨治痛经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