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肿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点。X线、CT、MRI、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转移常用的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临床应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部位等来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其在肿瘤治疗效果评估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转移检测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转移瘤是指骨外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和其他恶性病变转移至骨而发病,约占全身转移瘤的15%-20%,仅次于肺及肝转移,居第三位[1]。恶性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将对病人的预后产生极大的影响,早期诊断骨转移瘤可以尽早改变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目前,用于骨转移瘤诊断的主要方法有活组织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活组织检查虽然是最可靠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检查,故不作为首选方法。当前检测骨转移瘤最常用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如SPECT,PET,X线,CT等。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瘤是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骨骼外系统,通过血行、淋巴等途径转移到骨,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早期确诊对于临床分期、治疗决策以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X线、CT、磁共振成像、~(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全身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是诊断骨转移瘤的常用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势。目前,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诊断骨转移瘤的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骨转移瘤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诊疗依据,为患者选择高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骨骼是许多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它可以发生于任何肿瘤,并且有些肿瘤以骨转瘤为首发表现.井已转移灶的表现为主,约10%骨转移瘤找不到原发灶.骨转移癌的诊断要早,对于骨转移癌的治疗体会,尽可能采用现有的一切手段.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骨是许多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好发的部位,有无骨转移对肿瘤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十分重要,尽早发现、合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8F-氟化钠(18F-NaF)PET/CT因其亲骨特性和同时获得病灶解剖信息及代谢情况的优势,可以提供多元、直观的诊断信息,是骨转移瘤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一种良好手段.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为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肾癌等,本文以这几种原发肿瘤为例,对18F-氟化钠(18F-NaF)PET/CT显像的骨转移瘤诊断价值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远处转移首发症状为骨转移占27%~50%。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简称骨显像)被认为是诊断肿瘤骨转移最常用并最有效的一种检查手段,它可以较X线检查提前3~6个月发现转移病灶,且可以发现CT或MRI等检查范围以外的病灶,目前已成为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糖类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的相关抗原,在反映乳腺癌转移方面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探讨骨显像结合血清CA15-3测定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侯磊  康国庆 《黑龙江医学》2022,46(5):594-596
目的:分析CT扫描联合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开封市肿瘤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CT联合全身骨显像检查,并于诊断结束后行病理检查,将其作为诊断结果"金标准",观察全身骨显像联合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对骨转移瘤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阳性预测...  相似文献   

8.
赵蔚  彭亚琪 《重庆医学》2015,(16):2276-2279
骨是大部分实体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其中以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尤为常见[1‐2]。恶性肿瘤骨转移可导致严重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 ,SRE)发生,SRE在病变局部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缩性骨折,膀胱、直肠及生殖系统的功能障碍等,全身性改变包括高钙血症及肾衰竭等[2‐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回顾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及特点.方法 通过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37例脑转移瘤的CT及部分X线影像的回顾分析,总结脊椎转移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及一般规律.结果 恶性肿瘤脊椎转移的发生与原发肿瘤发病部位有一定比例关系,以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及甲状腺癌多见;脊椎转移瘤CT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特点,主要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CT扫描在发现和估价方面较X线平片检查敏感.结论 结合临床病史资料,CT能对脊椎转移瘤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易与其他椎体内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PECT 全身骨显像与CT 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增益价值。方法在PACS系统中,选择10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且在1月内均行SPECT 全身骨显像及某个或多个部位的CT 扫描的患者。由2位资深影像学科医师共同分析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两种检查共同部位图像发现的病灶计数并行转移灶、非转移灶和不能确定的判断,根据术后病理或随访获得正确诊断。分别计算SPECT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SPECT 全身骨显像、CT扫描图像及联合观察两种图像对骨转移瘤显示的异常率分别为94.79、82.29、98.96%;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45.10、96.08、99.02%;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4.04、88.89、98.9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与CT扫描图像在 PACS系统联合观察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1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99mTc-MDP全身ECT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其中19例同时进行了X线摄片及CT检查,以比较三者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骨显像、X线摄片及CT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分别为70.5%、52.6%和57.9%,似然比分别为2、39、1.11和1.38。骨显像对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和乳癌的骨转移瘤敏感度分别为90.9%、77.4%、72.7%和35.7%,似然比分别为9.99、3.43、2.66和0.56。骨转移部位以脊柱和骨盆为多,均为60.8%。提示骨显像适用于骨转移瘤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钱摄片及CT检查,尤其适用于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等骨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晚期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大多可出现脊柱转移。肿瘤脊柱转移造成椎体溶骨性破坏,病理性骨折,从而导致脊柱不稳,再则出现疼痛以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骨相关事件,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目前,对于恶性肿瘤脊柱转移的过程,以及其随后在脊柱中继续生长,侵袭的机制尚缺深入了解。因此,建立一个能有效模拟肿瘤在人体内侵袭、转移过程的动物模型以便于深入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研究者们常用的建立脊柱转移瘤的动物模型及其方法,比较其优缺点,为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骨转移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病例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对可疑痛变部位行常规MRl或CT检查。将WB-DWI与常规MRI/CT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临床资料,评价WB-DWI显示骨转移瘤的准确性。结果WB-DWI共诊断67处骨转移瘤,漏诊6处,其中颅骨2处、肩胛骨1处、胸骨1处,腰骶椎成骨型转移2处:误诊2处,均为椎体血管瘤:发现2例肋骨转移,常规CT和MRI漏诊。常规MRl/cT共诊断69处骨转移灶,其中63处病灶与WB-DWI所见吻合。结论WB-DWI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全身骨成像方法,在骨转移瘤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骨转移瘤为恶性肿瘤转移至骨而来,在骨肿瘤中较为常见,目前对骨转移瘤的诊断,X线检查仍为主要常规手段.本文收集了我院近年来的骨转移瘤130例,进行了X线分析,对骨转移瘤的X线表现做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吴海斌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59-59
目的 ECT全身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共76处骨转移,其中以肋骨和椎骨转移为主,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患者数为45例,临床诊断确诊为骨转移患者52例。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具有检出率高,费用低、无创伤等特点,可作为诊断骨转移肿瘤的首选方法,为肿瘤分期和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赵健  李艳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492-493
目的总结骨转移瘤的发病规律、早期临床表现,提高骨转移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86例骨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转移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病人,男多于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肺癌、乳腺癌占首位。转移部位躯干骨占52.3%,全身多处骨转移占41.9%。结论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较高,X线、骨扫描、CT、MRI检查能协助诊断骨转移瘤;双磷酸盐联合全身化疗、局部放疗能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易于诊断。但是,恶性肿瘤骨转移后,约有60%~70%出现剧烈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有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但其疗效不甚满意。文献[1,2]报道应用153SmEDTMP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赵旭鹏  田江宜 《海南医学》2008,19(4):167-169
骨是癌症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肺与肝。恶性肿瘤细胞在骨组织形成骨转移时发生骨的破坏,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最后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对骨转移瘤的发生机制、防治  相似文献   

19.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是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瘤的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局部疼痛,晚期可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和神经压迫,甚至出现高钙血症。骨转移瘤所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往往成为肿瘤患者的最大痛苦,椎体骨折可引起脊柱变形、活动受限,甚至导致瘫痪,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严重降低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控制骨痛和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X线片与CT在骨转移肿瘤诊断的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臣 《包头医学》2008,32(2):83-84
骨转移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关于它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以及X线片表现已有较多的讨论和报道,但专门涉及骨转移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的方法及CT检查的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