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外循环(CPB)是心脏直视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CPB期间需要使用肝素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管道中凝固,而在CPB结束后要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的肝素,恢复机体正常的凝血功能.目前为了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以及输血并发症,CPB术后自体血回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方法是回输转机前预先保存的肝素化血时同时静脉补鱼精蛋白在体内中和肝素,但在此过程中偶有鱼精蛋白毒副反应、继发性凝血不良、肝素反跳等情况出现.2003~2005年,我科采用体外鱼精蛋白中和转机前预先保存的肝素化血再回输体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选择 5 6例出血较多的患者 ,应用自体 - 2 0 0 0型血液回输机 ,收集手术野和体腔内的出血、积血 ,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自身 .结果 每例回收血量 (1136± 35 2 ) m L,回输浓缩血细胞 (6 2 1± 173) m L,84%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库血 ;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丙转氨酶 (AST)变化不明显 ,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与输库血的对照组相仿 .结论 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可节约血源安全有效 ,是输血技术的补充和完善 .  相似文献   

3.
自体血液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梅  王健 《现代医学》2004,32(5):321-322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腰椎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 ,以减少并发症 ,节约血源。方法 应用自体 2 0 0 0型血液回输机对 3 1例腰椎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血液回输。结果  3 1例患者平均回收源血量 (12 0 1± 619)ml ,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回收红细胞浓缩液 (671± 2 78)ml。全部患者术中均无异体血输入。结论 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多 ,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地减少自体血丢失和异体血的输入量 ,既可节约血源 ,又可减少异体血输入可能引起的多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国产自体2000型血液回输机对30例腰椎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血液回输,同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血常规、血清电解质检查。结果通过血常规测定,红细胞回收率90%以上,全部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输血反应及感染,血液回收效果良好。异体输血回避率100%,手术前后血清电解质无明显改变。结论腰椎手术中失血量较多,应用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减少自体血丢失和异体血输入,既节约血液,又可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防止血源疾病的传播,无输血反应,无须验血,缓解血库压力,解决特殊血型病人输血的要求,尊重部分宗教人士的信仰。术中自体血液的采集、分离、清洗和回收;解冻血细胞的分离、清洗和回收,可以在短时间内应用到紧急病人的急救治疗中,特别在库存血短缺时对病人的急救。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2 2例原位肝移植手术患者 ,男 13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11~ 5 7(4 2 4± 14 5 )岁 ,平均体重 2 1~ 74 (5 7 3±15 )kg ,术前ASAⅢ~Ⅳ级。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中监测桡动脉压、CVP、ECG、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手术切皮开始启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 (美国Medtron ic产cellsaversequestraTM 10 0 0bloodrecoversystem)开始回收手术野的出血。开始回收前用含肝素生理盐水 (2 5U/ml)10 0ml预充回收系统。尔后用肝素盐水抗凝 ,其滴速与回收血液量保…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12年3月以来,采用了自体血液回输机在手术中的应用1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液稀释与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8例腰椎手术和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者在术中进行自体血液回输,观察回输量及异体输血量、发热、血红蛋自尿及过敏反应等,检查术后第1、3、7天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结果8例腰椎手术和6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回收血量400~1000 ml,平均579 ml。自体血液回输无输血反应,电解质、肝肾功能未见异常。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行的,可有效降低输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9-12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CPB)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自体血液回输,将10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从切皮至术毕全程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术中丢失的红细胞进行洗涤、回输;对照组:术中非肝素化期间所有失血、停机后管道与膜肺中余血直接丢弃。统计观察组自体血液回输的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RBC、FFP及PLT的输注率、输注量、输血费用、术后异常出血发生率及两组术前、术毕PT及TE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RBC输注率及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总输血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观察组PT、R值、κ值较对照组显著延长,Alpha角较对照组变小(P0.05);两组术毕R值、κ值均较术前延长,Alpha角较术前变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FFP、PLT输注率及输注量、术后异常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异体RBC输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凝血功能,同时增加输血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输注后的效果分析.方法 连续入选889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将需要输血的患者(643例)随机分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简称去白组,322例)和悬浮红细胞组(简称悬红组,321例),未输血的患者归为未输血组(246例),去白组患者只接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悬红组患者只接受悬浮红细胞的输注.对比3组患者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WBC、Hb,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术前一般资料去白组与悬红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白组和悬红组比较,未输血组患者年龄小、体重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输注量去白组与悬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未输血组[(26.7±9.5)h]、去白组[(38.9±39.5)h]、悬红组[(48.7±66.1)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ICU停留时间未输血组[(1.7±1.1)d]、去白组[(2.6±2.0)d]、悬红组[(3.0±3.9)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输血组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输注悬浮红细胞相比,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48-15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自体血回输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受自体血回输的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病例5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等量(25例)常规护理组与精细化护理组,对两组接受自体血回输的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病例干预后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与手术医师护理满意率两个观察指标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精细化护理组患者的Cys C(0.89±0.18)mg/L与CRP水平(2.23±0.47)mg/L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细化护理组输血不良反应率4.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师对精细化护理组自体血回输护理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自体血回输护理实践中具备显著降低输血反应风险与提高手术医师护理配合满意率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燕萍  王虎 《宁夏医学杂志》2013,(11):1057-1058
目的 探讨分析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平稳或复温时行常规超滤,对比分析超滤前后血球压积(Hct)、血浆蛋白和血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全组病例超滤出液体量200~2 500 mL,平均(1 338.06±304.31 )mL;经超滤后Hct和血浆蛋白均有明显提高(P<0.05),部分高钾的患者血钾也在短时间下降(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可快速超滤出体内多余水分及电解质,避免血液过度稀释,使Hct、血浆蛋白和血钾等维持在合适的水平.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为提高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赵卫兵  李军 《海南医学》2013,24(12):1737-1739
目的观察去氨加压素(DDAVP)对心脏病患者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凝血功能以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17例行各类心脏手术需行体外循环患者进行临床分组观察,观察组109例手术过程中使用DDAVP,对照组108例未使用DDAVP。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并对术后24h内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在用药后1hAPTT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PT、FIB水平在手术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出血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DDAVP能够有效改善体外循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单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分为川芎嗪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川芎嗪组24 h内分3次应用川芎嗪,用量共达9 mg/kg,对照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前术中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自体回输血量.在术前一天(T0)、CPB前(T1)、停机后1 h(T2)、停机后24 h(T3)四个时间点检测凝血功能及PLT.记录术后出血引流量、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川芎嗪组患者T1的R、α角与T0比较已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2的R、K值均明显延长(P<0.01),T2的α角、MA、CI及PLT值均明显减小(P<0.01),在T3数值恢复接近T0,但部分与T0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川芎嗪组T2的R、K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川芎嗪组T2的α角、MA、CI及PLT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川芎嗪组术后出血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对心脏手术CPB有一定的血液保护作用,能适度减少凝血功能紊乱及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自体血逆行预充在体外循环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自体血液逆行预充(RAP),观察能否有效降低体外循环(CPB)预充量,提高术中Hct,减少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改善临床结果。方法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N1组(RAP组)和N2组(对照组),每组各105例。RAP组在主动脉插管与主动脉管路连接后,开放连接管,使动脉管路中血液缓慢逆行返回,替代出等量的预充液体,存入备用袋中,待膜肺动脉路至主动脉插管处管路完全被血液充满后,钳夹主动脉路。腔静脉插管连接完毕,缓慢开放静脉引流管阻断钳,用静脉血将静脉管路中液体全部替换,同时用泵将等量液体存入备用的袋中。分别监测麻醉后,CPB前(T1)、CPB开始15 min(T2),停CPB后1 h(T3),术后2 h(即返回ICU后2 h,T4)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乳酸(Lac),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 h的输血及术后出血量。结果 RAP组通过RAP减少预充液量(795.09±21.6)ml,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RAP组在T2、T3时Hb、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ac结果表明,RAP组在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术中、术后2 h的输血量RAP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两组间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RAP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稀释,明显提高术中Hct水平,改善术中灌注条件,有效地减少术中及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78例,根据临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采用七氟醚麻醉,对照组则常规进行体外循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复跳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体外循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提高,而患者复跳比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尿量和硝普钠总量明显提高,多巴胺总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能够有效改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手术操作过程,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适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对非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非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需要输入异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再根据需要输入适量异体血。于术前(T_1)、术毕(T_2)和术后24 h(T_3),经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计算CERO_2、SjvO_2、Da-jvO_2和VADL等指标,并记录术中和术后24 h内异体输血例数和输血量,于术前1 d和术后1、3和7 d采用术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评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异体输血例数和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Da-jvO_2和CERO_2在对照组内各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Da-jvO_2和CERO_2在T_2和T_3显著低于T_1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SjvO_2在T_2显著高于T_1。观察组SjvO_2在T_2和T_3显著高于T_1和对照组(P0.05)。VADL在两组内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应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可以有效维持循环稳定,减少异体血输入,增加患者脑组织氧供,降低脑氧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术前慢性肾脏病(CKD)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年病例数据共2 552例,以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m2)为CK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KD组和非CKD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合并CKD者148例,患病率为5.8%。与非CKD组比较,CKD组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较多,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19.6%vs.1.8%,P<0.001),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比例升高(7.4%vs.0.7%,P<0.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后房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住院期间死亡率升高(6.1%vs.1.1%,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CKD分别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OR 2.954,P<0.001)、肾脏替代治疗(OR 3.491,P<0.001)和死亡(OR 3.491,P=0.00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合并症多,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手术风险增加;CKD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因子,也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