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IL-4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小胶质细胞研究对象,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IL-4)的刺激下,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技术、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表型改变、炎性因子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 在LPS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下的长分支状变为具有短分支的阿米巴样,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iNOS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向M1型转化。加入IL-4后,iNOS以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下降,M2型标记蛋白Arg1以及STAT6磷酸化表达显著上调,细胞从M1 型向M2转化。抑制IL-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 STAT6后,IL-4对小胶质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M2表型转化功能均被抑制。结论 IL-4可以通过上调STAT6磷酸化水平抑制LPS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的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细胞表型由M1向M2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建立简便高效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神经元与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后,采用温和胰酶消化法、恒温振荡法、利多卡因分离法及手摇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无血清培养法及阿糖胞苷法分离纯化神经元,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及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结果手摇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与温和胰酶消化法、恒温振荡法、利多卡因分离法比较,细胞产量更高、活性更好;无血清培养法培养神经元比阿糖胞苷法细胞纯度更高、活性更好,形成神经网络结构的时间也更早。结论手摇法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是产量最高、简便、经济的方法,而无血清培养法更能提高神经元的纯度及活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dl-3-丁基苯gk(NBP)衰老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 法 采用大鼠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和PC12细胞株的传代培养法,佛波酯诱导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不同剂量的NBP 预处理PC12细胞,然后加入低剂量鱼藤酮以建立与衰老小胶质细胞共育系统,模拟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在倒置显 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C12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活性氧监测,Annexin V-PI双染 法监测PC12凋亡。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老化小胶质细胞共育的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ROS生成增多 (P<0.01),而0.01?100μM的NBP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这一变化。结论 NBP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减少氧化应激等机制来降低PC12细胞凋亡,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渐进性大脑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发生痴呆的主要病因,占痴呆发生率的60%~70%。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行性变性和缺失。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激活在DA神经元变性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在受到各种病理因素刺激时,小胶质细胞大量激活,产生前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毒性因子,启动或加重神经元损伤,导致DA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小胶质细胞激活对DA神经元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PD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刚地弓形虫低毒(T.gondii)DX株-速殖体可溶性抗原(STAg)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处理组小鼠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原位TUNEL法检测了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p、TpTi(颅内注入T.gondii)鼠小胶质细胞凋亡数均值约为4个/hpf,高于正常鼠。Tp鼠,凋亡神经元占66%。Tp、TpTi鼠小胶质细胞无NO阻断剂(1-NAME)处理:神经元凋亡分别占60%和71%;而Tp、TpTi小胶质细胞有NO阻断剂(1-NAME)处理:神经元凋亡分别占20%和23%。结论:T.gondii低毒DX-STAg刺激后,所产生的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毒性。且NO抑制剂能显著性阻断Tp、TpTi鼠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凋亡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外泌体(M1 microglia-derived exosome,M1-exo)对体外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系BV2细胞,流式技术检测其向M1型极化情况,分离提取外泌体。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End3细胞与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构建体外BBB模型,随机分为3组:b.End3细胞正常培养组(b.End3组)、b.End3细胞+25 μg/mL正常BV2细胞来源外泌体(BV2-derived exosome,BV2-exo)组(b.End3+BV2-exo组)、b.End3细胞+25 μg/mL M1表型的小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组(b.End3+M1-exo组)。按实验分组将不同来源外泌体与BBB模型共培养,检测各组的跨膜电阻(trans-endo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荧光黄通过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紧密连接复合物蛋白Claudin-1、Occludin、ZO-1及JAM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小胶质细胞向M1型极化成功,其细胞标志物CD16/32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23);②与M1-exo共培养后,体外BBB模型的TEER明显下降(P=0.000),对荧光黄的透过率明显增加(P=0.000);③与b.End3组和b.End3 + BV2-exo组相比,b.End3+M1-exo组的Claudin-1、Occludin及ZO-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M1-exo可以破坏BBB的完整性,影响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具有提呈抗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吞噬病原体和坏死组织的作用.最近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非常相似[1].当大脑受到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损伤,都会激活作为脑内主要免疫细胞的小胶质细胞,然后引起小胶质细胞的增殖以及向损伤地区的移行,粘附在损伤的神经元上面,代替突触的输入端,在增殖之后渐渐向四周的实质组织内移行,然后开始出现数目的衰减.在一些外来病原的侵入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凋亡一方面控制炎症的扩大,另一方面也为疾病提供了继续发展的机会.我们就小胶质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JAK2-STAT3途径与凝血酶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作用的关系.方法 20 U/ml凝血酶或AG490(10 μmol/L)预处理 凝血酶(20 U/ml)处理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或中脑腹侧混合培养体系,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P-JAK1、P-JAK2、JAK2、STAT3、P-STAT3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Western blot、RT-PCR及激光共聚焦观察iNOS的表达.结果 凝血酶处理小胶质细胞2 h后诱导JAK2、STAT3的磷酸化,2 h和4 h分别增加小胶质细胞iNOS的转录和表达,并且24 h诱导中脑培养体系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而AG490预处理显著地减少对应凝血酶处理组小胶质细胞JAK2和STAT3的磷酸化,抑制iNOS的表达,并且缓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结论 JAK2-STAT3途径介导凝血酶诱导的小胶质细胞iNOS的激活,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相似文献
11.
改良创伤评分(RTS)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在创伤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创伤评分(RTS)与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对2260例伤员(AIS≥3,院前时间≤24h)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交通事故伤是创伤的首位原因。(2)RTS及ISS联合应用可客观地评估创伤严重度,后者尤为适用于多发伤及复合伤。(3)院前时间短的伤员,其生理指标具有双向转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大量事实表明小胶质细胞在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神经退化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关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仍有待确定,但当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最后都会导致神经元的死亡。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分泌多种诱发或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炎症因子或神经毒素。系统性炎症是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相关功能下降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对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对于帕金森氏病的动物和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及新的方法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ISS(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对于多发伤休克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2例多发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将患者分为溃疡组20例和非溃疡组72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休克程度、糖皮质激素应用、机械通气、手术治疗、NISS、ISS和APACHEⅡ评分各方面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糖皮质激素应用和手术治疗比例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休克程度和机械通气比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组患者NISS、ISS和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29.00±5.26、26.25±5.48和18.10±4.29,非溃疡组分别为23.32±4.04、21.72±3.74和15.42±3.73,溃疡组3项评分均分别高于非溃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仅NISS评分是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NISS预测应激性溃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其最佳截断值为26.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77.8%、51.5%和94.9%.结论:NISS是多发伤休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应激性溃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乌司他丁200 000U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脉静推,2次/d,连续12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吡拉西坦,4g/次,2次/d,连续12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2d的格拉斯哥(GC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及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对比2组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及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MSE评分及GOS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UN、CR、ALT及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保护、改善记忆与智能障碍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额叶创伤后不同时间点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成年健康SD大鼠(76只)脑额叶锐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3组。于伤后0、1、3、6、12、24h等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尼氏染色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法来观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的病理变化、nNOS阳性细胞和nN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显示创伤区及周边皮质神经元数目减少,胞浆染色加深,尼氏小体减少,神经元突起不明显甚至消失。免疫荧光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显示,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额叶皮质中偶见nNOS阳性细胞,nNOS蛋白表达量较低;伤后1h创伤区及周边nNOS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多,nNOS蛋白表达开始升高,6h达高峰,12h开始下降。结论大鼠额叶创伤后早期创伤区及周边皮质有nNOS的时程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应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应用针刺疗法能够降低大鼠神经细胞受损后出珊的Caspase-3蛋白表达,并能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结论针刺疗法能通过有效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对成骨细胞表型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生长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上成骨细胞表达的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谷氨酸蛋白(BGP),于体外培养第1、5、9、13d时进行定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普通级羟基磷灰石涂层和钛合金圆片作为对照。结果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组的PICP、ALP和BG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形态好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能促进成骨细胞表型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上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CHIRI)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白藜芦醇后处理(Res)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在体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6 h 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标本。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肝脏酶学指标 ALT、AST、AKP 和炎症介质指标 TNF-α、IL-6、IL-10、TGF-β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后处理可以减轻肝脏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肝脏酶学指标,同时促炎介质 TNF-α和 IL-6明显下降,抑炎介质 IL-10和 TGF-β含量明显升高,与 I/R 组比较,各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 HIRI 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 TNF-α和 IL-6的释放,促进 IL-10和 TGF-β的分泌,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作用的中药怀牛膝对重度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怀牛膝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自制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装置造重度颅脑损伤大鼠模型,给怀牛膝水煎剂灌胃治疗1周,采用TUNEL法原位检测损伤区神经细胞的凋亡,观察怀牛膝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牛膝组治疗的颅脑损伤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其他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的中药怀牛膝促进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怀牛膝改善了大鼠的免疫功能,增强了机体对受损神经细胞的清除能力,故凋亡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