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蒋远春  江少波  孙洁 《右江医学》2009,37(6):728-73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讯信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和益处。微波治疗仪器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微波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移动电话电磁辐射的发射频率大多为800~1800MHz,属微波波段。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近几年来锌对人体免疫、消化、循环、神经、生殖、运动等系统器官的影响,为微量元素锌的研究和今后合理的应用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波技术的迅猛发展,微波应用已经经非常广泛,微波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体各个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雄性生殖系统是微波辐射最敏感的靶部位之一,有研究证实,不同频率的微波辐射可以引起细胞的增值,影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凋亡,微波辐射可以明显影响睾丸组织和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增加不孕不育,微波辐射甚至导致流产和发育畸形。本文主要针对微波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效应的机制特点进行综述,为研究微波损伤与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小鼠机体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移动电话微波辐射对机体的影响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观察小鼠海马、小脑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的变化 ;常规HE染色观察微波辐射后小鼠主要脏器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各微波照射组海马处NOS染色无明显变化 ,小脑处NOS染色除 45MHz组无明显变化外 ,其余 3组均表现为NOS染色加深。各微波照射组心、肝、脾、肺、肾及大脑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提示 :移动电话对小鼠主要脏器及海马可能不会产生明显损害 ,而对小脑神经细胞可能存在一定损伤作用 ,有可能影响小脑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微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通讯、科研、工业、信息产业、国防等领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其所产生的微波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早在1943年,人们已经注意到微波辐射对睾丸的损伤作用,但无足够的证据。后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研究,发现不同频率、辐射强度的微波辐射均可对雄性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微波辐射对人类生殖系统特别是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大力发展,微波技术应用在工业生产、医疗科研、生活电器、电话通讯、武器装备等方面越来越多。同时,微波辐射的生物损伤效应也引起人们的关注,短期高强度微波辐射会引起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长期处于微波高辐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发生改变,影响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功能。本文就微波辐射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波射频技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其在电话通讯、医疗科研、工业生产、生活电器、武器装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在其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生物体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微波辐射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波技术在通讯、雷达、探测、电视、核物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波照射生物体时能穿透组织产生热和非热的生物效应 ,而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是反映微波损伤较敏感的系统之一。作者通过大量文献 ,就微波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合评述。1 微波辐射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神经行为功能学检查主要是应用心理学及生理学方法 ,客观地揭示有害因素在低剂量长期作用下对精神活动及神经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它能较正确地反映出作业人员的精神活动与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 ,并在预防医…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射应用于有机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炉作为现代炊具早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并广泛使用。而微波辐射技术被应用在有机合成反应中 ,是从 1986年R .N .Gedye[1] 和R .J .Giguere[2 ] 等首次报道了将商用微波炉用于有机小分子的“烹饪实验”。在其后短短的 4~ 5a内 ,这方面的研究发展成为辐射化学领域域中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课题———MORE化学 (Microwave InducedOrganicReactionEnhancementChemistry)。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许多有机反应可在商用微波炉中进行 ,反应时间可以缩短 3个数量级[3,4 ] 。…  相似文献   

10.
重离子是原子序数≥2的原子被剥掉或部分剥掉外周电子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它主要来自于太阳系外的带电粒子。虽然重离子占宇宙射线的比例只有1%,但由于它能够形成Bragg峰,产生巨大的能量沉积,因此对较为敏感的免疫器官所造成的生物学效应要比电磁辐射等射线严重得多。本文主要简述了重离子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染色体等几个方面的生物学效应,为研究重离子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移动电话的微波辐射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玉荣  张志勇 《广西医学》1999,21(3):469-47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移动电话(俗称手持机)。但手持机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电磁污染。本文就手持机近区电磁场的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望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所助益。1手持...  相似文献   

13.
14.
微波辐射及其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是指频率为3×102~3×105MHz的电磁波,其相应波长是l m~1 mm,相对于低频无线电波,波长很短,具有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能聚焦成束,辐射本领强,易于穿透各种介质。当生物体受微波照射后,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组织形态、生理功能及行为等方面将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是微波的生物效应(biological effect of microwave,以下简称微波效应)。微波效应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两类,这两类效应都可以由微波热效应或微波的非热效应引起。微波的热效应是微波对生物组织中的盐离子、极性蛋白质分子加速振动而引起,使受照生物组织把所吸收的微波电磁能量…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2450MHz低强度微波连续辐照雄性小鼠3周,每天3小时.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的微波辐射照剂量分别为0、23、55、108μW/cm^2。研究结果表明,经108μW/cm^2高剂量组微波辐射后,小鼠睾丸中Mn、Zn、Fe、Cu、Mg、Ca等元素的含量均国对照组显著降低。在中剂量组,Mn、Zn、Fe、M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在剂量23μW/cm^2组中,只有Mn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因此,低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雷达站官兵血清生化指标,探讨微波对人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25例微波工作人员和对照组132例的血清ALT、AST、ALP、GLU和BUN浓度。结果ALT、GLU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AST、ALP、BUN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辐射强度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微波辐射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并且随微波辐射强度增强而伤害加深。  相似文献   

17.
微波谐振腔体辐射小鼠睾丸对精子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会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目前对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已经得出一些明确的结论,但对非电离辐射的微波引起的生物效应研究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待探讨,本文旨在介绍微波生物效应基础研究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妇科疾患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微波辐射卵巢激素及辅助指标的变化。结果:一定量的微波对卵巢功能无影响,增大微波能量时,卵巢功能的激素呈下降波动。结论:治疗子宫内膜疾患时的微波辐射量对卵巢功能无影响,增大辐射量时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临床应予适当的卵巢功能监测及必要的激素调节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聚合对树脂义齿基托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微波辐射聚合对树脂义齿基托孔隙的影响。方法:用4种不同的聚合方法2种树脂基托材料制作3种规格的标准试样120件,分为MH1、MH2、MH3和CH四组,每组每种材料和厚度规格的试样各5件。每试样截取3个测试面,用计算机显微摄影方法采集孔隙图像,记录孔隙的密度数据,统计分析。4种聚合方法分别是:实验组为3种不同的微波辐射聚合方法(Microwave Heating treatment,MH)即①MH1:162W,12 min分次间歇辐射;②MH2:162W,12 min持续辐射;③MH3:900W,3 min持续辐射;对照组选用传统水浴聚合方法(Conventional Heating treatment,CH)即(74±1)℃,12 h水浴恒温。2种材料即传统树脂(Conventional Resin,CR)和微波专用树脂(Microwave special design Resin,MR)。3种规格的试样分别为40 mm×10 mm×2 mm,40 mm×10 mm×4 mm和40 mm×10 mm×6 mm。结果:不同聚合方法,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因素所得树脂试样的孔隙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聚合=3826.40,P〈0.0001;F材料=27.13,P〈0.0001;F厚度=37.81,P〈0.0001)。MH1与CH组两者之间试样的孔隙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1,P=0.5209)。MH2,MH3与CH组以及MH1,MH2,MH3组两两之间试样的孔隙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MH2与CH=825.64,FMH3与CH=8661.88,FMH1与MH2=789.30,FMH2与MH3=4139.03,P值均小于0.0001)。2 mm,4 mm和6 mm试样的孔隙密度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与4=27.37(P〈0.0001),F2与6=74.50(P〈0.0001),F4与6=11.56(P=0.0010)]。聚合方法与材料(F=9.47,P〈0.0001),聚合方法与厚度(F=84.56,P〈0.0001),聚合材料与厚度(F=4.00,P=0.0213)两两之间均有交互作用。结论:微波低功率、短时间、间歇辐射可使树脂基托孔隙密度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