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继承潘智敏教授治疗痰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长期跟师查房、门诊抄方、教学面授、整理分析病例等[方法],归纳总结潘智敏教授对痰证的病机认识和临床治疗中用药特色。[结果]潘智敏教授认为在痰证的形成与发展中,痰浊与气滞、湿阻、瘀血等因素有着相生、相兼为病的胶着关系。治疗中运用"五积理论",立方始终以利水化湿积、祛痰积、化瘀积为主,临床中每获良效。[结论]潘智敏教授对痰证的病理病机有深入的研究,治疗始终抓住气滞、湿阻、瘀血相兼为病及发病链条的关系,组方灵活,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潘智敏是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潘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诊治内科杂症临床经验丰富,现就其对高血压的诊治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本汉方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汉方医认为,火毒内蕴、痰饮内停、瘀血内阻、脏腑亏损这四大证候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侧重,并且互相交错,互相影响。针对高血压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病情,有一系列对病及对证治疗的汉方,如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温清饮、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桂枝茯苓丸、抑肝散、七物降下汤等。认为汉方辨治高血压病的特色在于辨体质、辨方证、重视腹诊。  相似文献   

4.
潘智敏教授是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指导老师,系首批全国五百名国家级名老中医杨继荪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湿证、瘀血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多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其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潘师治疗湿证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该文总结了潘智敏老师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论述,着重阐述了六个方面:辨证思维,把握精髓;六纲辨证,尤重虚实;病有多证,相互兼夹;病常不变,证多动态;法从证出,法随证转;药不执方,合法即可。这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主鼍症状为头晕、头痛、乏力等。在病机十九条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症见阙逆、头痛、眩晕者,当属“血菀于上,使人薄阙”;至于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则为“大劂”,总之本病与肝肾的关系密切。高血压病一旦发生轻则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患,重者晚期可引起心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血栓)等。高血压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即便轻型高血压也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因而及时控制,有效的治病,对减少心肾脑等脏器的损害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近十几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各种名人专著,总结出高血压病,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要点,进行分型治疗,只要辨证准确,治疗恰当,药用合理,每获良效。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特点:降压平稳、稳定、持久、反弹率低,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改善症状明显,病人乐意接受,现将本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分型诊断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溃疡病专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规律性的疼痛,伴嘈杂、吞酸等症状。经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可确诊。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起病初属阳,虚实夹杂,继而转阴,本虚标实。在临床中以虚多见,如治疗及时合理,则愈后良好;治疗不当或迁延不愈,会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少数病例更有恶变可能。甘温和中,疏理气机为治疗常用大法。潘智敏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有30余年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各种内科疾病的中医诊治,尤其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治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潘智敏教授总结前贤和杨继荪先生的临证经验,联系临床实际,在临床常见的咳嗽咳痰治疗过程中,常以清热解毒为法,并认为"黄痰固为有热、白痰未必有寒"。有感于痰由热毒生的病机特点,潘教授在临床中用自拟清肺八味汤加减作为咳嗽咳痰的主要治疗药物,尤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入性肺炎等病见发热及咳嗽咳痰症状者的治疗方法,缩短了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不可逆的认知功能衰退、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潘智敏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国医名师,第四、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长期从事老年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对潘教授治疗AD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与痰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为痰浊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之一 ,其实质是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异常、自由基代谢失衡 ,为从痰论治高血压病及并发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低血压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低血压系慢性低血压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指收缩压,但严格的说是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正常值以下而言;收缩压110—10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70—60毫米汞柱以下的血压,而无其它并发病时称原发性低血压。”本病主要与调节血压的植物神  相似文献   

12.
<正>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发展与性别、年龄、遗传因素、吸烟、饮食和运动等密切相关,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造成了临床中高发病率与低控制率的现状。国外指南已于2017年下调了诊断界值,2022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也建议降低诊断界值,  相似文献   

13.
1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眩晕和头痛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互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以柔肝补肾健脾之法为治则,治疗脾气虚证,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康复快,治愈后不易复发,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脾气虚属祖国医学的虚证范畴,临床上非常多见,常久治不愈.脾气虚证与肝肾关系密切,因土虚则木气相对偏盛,木克土变为木气乘土,致脾土更虚,脾气难复,故欲使脾土尽快恢复就要柔肝以解除肝木对脾土的攻伐.脾气要靠元气的生发和推动才能运化水谷,元气生于肾,脾气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先天之本失于濡养则肾精不足,元气化生无源,元气虚则难于激发脾土的运化功能,使脾气虚而难复;此时补肾,可以加强化生元气之功,进而化生脾气,可见补肾乃补脾的"开源"之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从病因注重于热,论治当知清解;病机多涉痰瘀,立法当知通化;通表可以和理,宽中自能利肺;肺气宜宣宜降,补虚不忘调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名中医潘智敏主任医师辨治肺胀经验。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以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为主要并发症,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改善、缓解临床症状明显优于降血压效果,与中医辨证论治以证候表现为首要及关键切入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学者们致力于此不断进行探索,以期丰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就证候研究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蚕豆黄证治     
目的讨论蚕豆黄证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蚕豆黄,脾胃损伤,健脾益胃解毒治;毒邪炽甚,解毒利尿,疏郁理气;肝伤血瘀,理血舒肝,活血通络;肾脉损害,尿少或闭,利水滋肾,育阴.中药、针灸、气功综合治疗,有较好效果,应及时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