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目的探讨113例泪小管吻合术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选自我院2000年9月~2014年1月的泪小管断裂患者113例,对其实施泪小管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113例患者在术后的吻合成功率。结果本组治愈106例(93.8%),失败4例(6.2%);其中支撑管保护不当过早脱出,再次插管失败2例,下泪小点撕裂2例。结论泪小管吻合术能够有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的断裂,且该方案的成功率高,对患者眼部损伤较小;此外,留置硬膜外的导管支撑的时间较长是维持泪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应用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用Nd:YAG激光泪道治疗机对58例泪道阻塞患者进行泪道成形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观察疗效;对单纯泪道阻塞和伴有慢性泪囊炎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泪小管阻塞治愈35例,治愈率达89.74%;鼻泪管阻塞治愈10例,2例有效,7例无效,治愈率达52.63%,无效者均为伴有慢性泪囊炎的患者;总治愈率77.59%,其中单纯泪道阻塞者治愈率达91.84%,对伴有慢性泪囊炎者治愈率22.22%。结论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典必殊眼膏填充泪道是治疗单纯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和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1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另一组应用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57眼,有效39眼(68.42%);鼻泪管支架术治疗45眼,有效40眼(88.8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1)。结论鼻泪管支架术相对于同样微创的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加稳定,手术成功率更高,不失为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Nd:YAG泪道激光仪按泪道探通方法连续击射阻塞部位。用抗生素和丝裂霉素C混合液冲洗畅通后植入义管,每周冲洗一次,1月后拔管。结果共治疗53例60眼,随访1~3月。治愈57眼占95%,好转2眼占3.33%,无效1眼仍有溢脓,1月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结论 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泪总管、鼻泪管阻塞及泪囊炎,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道阻塞是一类常见眼病,包括泪小点阻塞、泪小(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及外伤性泪小管离断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简便,但效果差,未从根本上解决泪道阻塞。手术治疗提高了疗效,但损伤大,操作复杂,颜面部遗留疤痕[1],复发率高而不易为患者接受。作者从1999年8月至2001年7月应用ND-YAG激光开展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各种阻塞性泪道疾病603例693眼,并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泪小点阻塞15例23眼、泪小(总)管阻塞165例192眼,单纯鼻泪管阻塞206例227眼,慢性泪囊炎197例231眼,外伤性泪小管离段20例20眼,…  相似文献   

6.
李静  李雪江 《医学信息》2005,18(10):1388-1388
总结硬膜外麻醉管支撑泪小管并应用改良吻合方法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疗效。选用1mm直径的硬膜外麻醉管做支撑,用改良的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方法治疗32例新鲜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平均随访2年。改良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效果较好,对术眼及鼻腔刺激症状轻,55-90日拔管,随访期间泪道通畅,排泪正常。改良的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既可避免过度损伤泪小管,又可保证泪小管较好愈合。硬膜外麻醉管末端折叠捆扎置入下鼻道内,患者易接受,不影响鼻腔生理功能。该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相似文献   

7.
李政康  朱捷 《中国微循环》2003,7(2):123-124
目的 探讨陈旧性泪小管断裂显微再通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19例泪小管断裂患者,自上泪小点注入美蓝或直接以内眦韧带为标记,分别找出下泪小管断裂的近、远侧残端。从下泪小点插入带有软性硅胶管的硬膜外导管,作断裂的下泪小管管壁显微对口吻合,将软性硅胶管从鼻腔拔出并在鼻外打结。四月后拔管。结果 吻合后病人不流泪、泪道冲洗通畅16例;病人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畅3例,成功率84.2%,无并发症。结论 本方法具有:泪小管周围组织的损伤少,不必作泪小管管壁和泪囊切开。下泪小管远侧残端的定位准确率高,吻合后再通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唐志强 《医学信息》2009,22(2):167-168
目的探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方法。方法3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直视法加注水法寻找泪小管断端,以硬膜外麻醉导管为支撑物。结果32例均吻合成功,术后泪道冲洗通畅。结论手术吻合断裂的泪小管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利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为支撑物,采取直视法加注水法操作简便,损伤小,吻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吴柄东  唐敏 《医学信息》2019,(19):104-105
目的 观察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扩张型泪小管炎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泪小管切开引流术,实验组行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可恢复扩张型泪小管炎患者的泪道引流功能,远期临床疗效较高,同时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内镜下观察鼻腔泪囊的解剖结构,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支架植入方式治疗慢性复发性泪囊炎,并观察其疗效。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已行传统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再次复发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0例,共计30只眼,予以再次行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3个月拔出泪道支架,观察患者术后流泪症状,冲洗泪道判断泪道阻塞情况,随访期为12个月。 结果 随访至12个月时,30例患者14只眼无诉流泪,溢泪,冲洗泪道通畅,鼻内镜下观察见造瘘口通畅,造瘘口无明显缩小;30例12只眼无诉流泪,溢泪,冲洗泪道通畅,但可见造瘘口缩小;4只眼可见造瘘口旁肉芽增生,再次堵塞造瘘口,治疗整体有效率为87%。 结论 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支架植入是治疗慢性复发性泪囊炎一种有效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法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泪管闭塞的要点.方法操作者指压挤泪囊部,行加压泪道冲洗法,探针留置10~15min拔出.拔针后再泪道冲洗一次.结果 4082例中4000例患儿经泪道探通法治疗泪管闭塞,治愈率98%.结论有效的联合操作泪道探通术,对于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起着重要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曾波  周雄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4):403-404,407
目的评价微创技巧改进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30例(3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年龄60~82岁,行微创技巧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术中发现泪囊萎缩无法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即行泪囊摘除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泪道冲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流泪症状、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29例(29眼)成功行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1例术中发现泪囊萎缩行泪囊摘除术。术后1周,27例流泪消失或改善,其中24例泪道冲洗通畅,3例泪道冲洗部分通畅,1例下泪小点外翻,泪道冲洗通畅仍流泪。1例术后4 d鼻腔出血,行鼻腔填塞治疗治愈,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26例(26眼)泪道冲洗通畅,3例(3眼)部分通畅,2例患者流泪无明显改善。结论微创技巧改进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能减少出血与面部瘢痕、缩短手术时间、节约成本、降低手术风险,对高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引导下Nd:YAG激光照射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62例.其中纤维喉镜引导55例,支撑喉镜引导7例.结果:术后随访3~13 a,58例治愈,4例复发后再次行激光治疗后治愈.结论:Nd:YAG激光能根治喉乳头状瘤.可以多次治疗,最大限度维持病人喉部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引导下Nd∶YAG激光照射治疗成人喉乳头状瘤62例。其中纤维喉镜引导55例,支撑喉镜引导7例。结果:术后随访3~13a,58例治愈,4例复发后再次行激光治疗后治愈。结论:Nd∶YAG激光能根治喉乳头状瘤。可以多次治疗,最大限度维持病人喉部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纯性慢性泪囊炎患者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中,在造瘘口放置自制泪囊自制引流支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40例,行EES-DCR手术,术中在造瘘口中放置自制硅胶材料的泪囊鼻腔引流支架,使鼻粘膜与吻合口前壁紧密相贴.手术后定期冲洗泪道并用鼻腔内窥镜检查造瘘口情况,术后1个月拔出吻合口泪囊鼻腔引流支架,并随访3~6个月以上.结果 4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9min,术后所有患者鼻粘膜均顺利存活,创面恢复平整,造瘘口均通畅,没有肉芽组织增生,没有人工支架移位.结论 造瘘口自制硅胶泪囊鼻腔引流支架留置不但提高EES-DCR的手术成功率,而且减少术后护理,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慢性泪囊炎的护理经验。方法护理术前121例慢性泪囊炎的方法,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121例(121眼)1 w的泪道无分泌后的患者;119例(119眼)皮肤愈合,光滑,泪囊区无肿胀;3例(3眼)小切口瘢痕增生疤痕体质。结论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方法,术前准备和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拔管原因。方法52例(胎龄31.38±2.21w,出生体重1480g±320g)早产儿分别经上肢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分析PICC术后拔管原因。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3~29d,平均留置时间18.75±7.62d;导管留置时间在1周内6例(11.54%),1~2w 14例(26.92%),超过2w 32例(61.54%)。30例(57.69%)完成输液计划选择性拔管,4例(7.69%)因自动出院提前拔管,1例(1.92%)因死亡拔管。因PICC术后并发症拔管17例(32.69%),其中4例(7.69%)因并发感染拔管,2例(3.85%)因脱管拔管;2例(3.85%)因导管折断出现渗漏拔管;3例(5.77%)因静脉炎拔管;6例(11.54%)因堵管不能复通拔管。结论应用PICC能有效解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建立长期静脉通道难题,提高置管水平,加强导管护理,是减少PICC术后因并发症拔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7年始,对20例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撕裂行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术,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16例无外伤史,4例有外伤史,均有肩关节疼痛伴有夜间痛、活动受限,Neer征阳性,疼痛反射弧阳性、撞击诱发试验阳性,术前MRI扫描示肩袖损伤,关节镜检查可见肩袖大撕裂10例,中撕裂6例,小撕裂4例,均行关节镜下肩峰下减压成形术,其中13例行缝合锚钉肩袖修复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最终随访时采用ASES和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估。 结果 术后随访24个月(10~32个月),ASES评分优良率为85%,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为90%,术后各项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ASES:P<0.001,Constant-Murley:P<0.001)。 结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合并肩袖撕裂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是治疗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出现的并发症,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78例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出现液体外渗12例,导管堵塞7例,静脉炎5例,穿刺部位感染4例,皮下血肿3例和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健康教育,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出泪液的泪道。由于泪小管细小 ,解剖时容易损坏 ,鼻泪管位置较深 ,不易显示。我们曾作用过数个泪器标本 ,能较好显示泪小管和鼻泪管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选材 选用经过福尔马林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 ,常规方法取出脑后 ,于正中线锯开头颅 ,取用右侧半头颅制作。暴露泪腺 切开上眼睑外 1/3部的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睑部 ,平睑板上缘切开睑结膜 ,清理泪腺周围的眶脂体 ,充分显示泪腺。显示泪道 选用两根用大头针制成的细探针 ,分别从上、下泪点垂直刺入 1~ 2mm ,然后水平方向朝鼻侧进针。切开泪囊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