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春 《校园心理》2010,8(3):160-162
健康的性心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面临普遍的性心理问题。本文试从性欲和性冲动、性梦和性幻想、自慰行为以及婚前性行为几方面探讨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对166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心理问题倾向的检出率为30.3%;2不同性别的学生只在强迫性和人际关系敏感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男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为30.3%;在出现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中,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SCL-90和16PF对山西省26所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16种人格因素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约10%左右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16种人格因素与各种心理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恃强性、怀疑性、敢为性、敏感性、世故性、实验性、兴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等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变化趋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变化趋向的研究,得出大学生不同时期心理性应激源的变化特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应用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该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总趋向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个人就业困难、平时的考试失败、被人误会或错怪.具有较高强度的刺激源为担心个人就业困难、不满或不专心于所在学校或专业、想家思念亲人.琐事对心理的影响强于重大事件.结论 大学生心理性应激源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但指向性亦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总体特征。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量表》对2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和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和家庭来源差异。2大学生在考试心理问题的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专业类型、性别、家庭来源和年级差异。3考试心理问题在大学阶段呈现出先平稳发展,在大二至大三之间显著下降,而大三到大四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大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存在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和年级差异,在个别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专业类型、性别、家庭来源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咨询信件看当代大学生的性关切与性焦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性健康状况。方法:对大学生咨询来信所提各类有关性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了解到大学生中最关切的性问题困惑,依次为手淫,体象烦恼,生殖系统疾病,婚前性行为及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16PF调查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结果 本次测查共测量被试8302人,删除部分无效量表,实际有效数据为7742人,问卷有效率为93.27%,其中,以月生活赞不足200元作为贫困生的标准,检出贫困生304人,占总人数的3.9%。22.0%的贫困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贫困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这8个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事实上也表现为与正常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矛盾的冲突性;人际交往消极退缩;情绪孤独、抑郁等。教育对策:就社会系统而言,需要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和质量;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要转变教育模式;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也应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责;同时,大学生还要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努力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   总被引:82,自引:3,他引:82  
本文就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试图理清思路 ,以利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一 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现状1 大学生心理问题概况心理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1] ,大学生对心理辅导 (psychologicalcounseling ,也译作心理咨询 )的需求日趋强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 10 % -3 0 %之间[2 ,3 ] 。大多研究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4] 。研究发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个性、民族、年级、专业、地域、独生子女与否等可能有一定相…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身体发育、人格形成、心理成熟、技能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此,应该拓宽心理问题的疏导思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根据某普通高校贫困生数据库提供的资料,随机抽取8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抑郁,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7%;不同性别贫困生在SCL-90的敌对、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和大五人格中的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呈负相关,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部分因子与人格的适用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自尊、社会支持、人格中的利他性和适应性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人格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祖媛  邓小琴 《校园心理》2012,10(2):115-116
<正>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指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身体发育、人格形成、心理成熟、技能培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协调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此,应该拓宽心理问题的疏导思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  相似文献   

12.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究当代大学生面对严峻就业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 对目前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职业理想、就业心理及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 大学生在就业中既存在心理矛盾,又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心理、自我同一性混乱、自卑心理、挫折耐受力低、社会适应恐惧等。结论 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刘不容缓。加强教育,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振奋精神;鼎力支持,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59,自引:6,他引:159  
应用 SCL-90调查了卫生、机械和化工三个专业的547名大学生,发现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均分、阳性均分(2.56~2.73分)和阳性项目数(35.05~40.55)均高于国内正常人青年组。常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情绪抑郁,其中达中等严重程度的占10%以上。不同专业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类别不完全相同,二年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人数高于其他年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视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情况,反映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本研究以某特教学院在读的58位视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结果视障大学生的SCL-90得分不高于健全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不高于普通人群;视障大学生客观支持与SCL-90多数因子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视障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水平与躯体化、焦虑因子有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9个因子之间不存在相关。视障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强迫、精神病性、妄想偏执有显著相关,与人际关系、恐怖、焦虑有非常显著的相关。43%的视障大学生能采取较有效的应付方式去处理问题.其人格特征也较稳定。结论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维持视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友好的人际关系使视障大学生容易获得社会支持;视障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和自制问卷对四所高校9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27%.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为神经衰弱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压力过重、人际关系紧张、对就业的担忧、自身健康状况差、考试带来的压力等。结论 各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适当调整学校的教育管理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心理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与差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参考。方法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10981名1~4年级大学生中进行测试。结果①无论是从三类人群的检出率来看.还是从UPI总分来看,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差异,即二、三年级较差,一、四年级较好;②从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来看,无论是总体呢况还是不同年级之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一致.即是:对脏很在乎,思想不集中,在乎别人视线和注意周围的人.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爱操心,情绪易被破坏,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缺乏自信心、热情和积极性。结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但普遍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都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普遍问题。有调查显示,大约2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约18%以上的学生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及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心态,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青  乔杉  张立胜 《校园心理》2020,(2):116-119
本研究以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165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了解和分析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从政法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提出政法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策略,以期为政法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和促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助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SCL-90量表、16PF量表及Zung氏抑郁量表,对3637名大学生做心理测试.结果 贫困学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各项得分都比非贫困大学生高,且差异呈显著性.贫困大学生的性格在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幻想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不及非贫困大学生,在忧郁性、独立性,创造力、感情用事、成长能力方面分数比非贫困大学生高.而且贫困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的性格特点.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要差,解决贫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与解决其生活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两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菏泽学院本科生821人进行心理测查。结果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以轻度心理问题标准进行筛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9.1%,以中度心理问题标准,心理问题检出率12.8%;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在强迫因子(F=27.34,P<0.05)上,大一女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二男生显著高于大一男生,大二女生显著高于大四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F=8.876,<0.01)上,农村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在躯体化因子(F=4.427<0.05)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相比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菏泽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虽好于全国大学生但差于全国正常人常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