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经综合疗法治疗后双眼视力≥0.6的88例双眼视功能障碍的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8例进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仅进行同视机闪烁训练,观察6天。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弱视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 提示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提高弱视儿童的基本痊愈率、缩短疗程以及建立健全立体视  相似文献   

2.
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弱视的双眼视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观察各年龄组不同类型弱视62例94例,给予综合治疗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同视机和《Randot Sterrotesis》图谱检查融合范围和立体视锐度。结果:随访12~30个月,视力进步82眼(占87.2%),融合范围扩大39例(占62.9%),立体视锐度提高37例(占59.7%),双眼视功能训练的效果,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不同类型弱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好,形觉剥夺性弱视疗效最差。结论: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弱视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后,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视力进步,融合范围扩大及立体视锐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视功能训练对不同程度儿童弱视视力正常后效果的巩固作用。方法:弱视儿童78例中,随机分为视功能训练组36例70眼,对照组42例67眼。经弱视治疗双眼视力均达到0.9以后,观察两组在随访6,12,24,36mo后的视力回退情况。结果:6mo后的轻、中、重度弱视视功能训练组与对照组回退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mo后视功能组轻、中、重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6mo后视功能组轻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0.269);中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2);重度弱视回退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功能训练能降低中度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回退率,能有效的巩固中度儿童弱视视力正常后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轻度和重度儿童弱视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弱视遮盖治疗的类型诸相关因素对视力和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观察不同类型和不同注视性质弱视儿童68例(102只眼),予以遮盖治疗和积极的视觉及双眼视功能训练,动态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和立体视的变化。结果 随访1~3年,视力进步96只眼(94.12%),融合范围扩大50例(73.53%),立体视锐度提高47例(69.12%)。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弱视遮盖治疗相关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屈光不正引起的双眼弱视不需遮盖治疗,对非中心注视性弱视脱抑制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间接遮盖优于直接遮盖、分时段的短时部分遮盖优于长时全部遮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级视功能训练教程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三级视功能训练教程对经过综合疗法后双眼矫正视力≥10.5的106例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弱视患儿进行训练,观察训练前后的疗效、检测立体视功能的变化.结果 经三级视功能训练教程训练后,弱视患儿的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的正常率、双眼总和PVEP反应结果均明显提高,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级视功能训练教程既可以增进视力,巩固疗效,又可促使双眼视功能的提高,最终建立和巩固正常的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训练前后双眼总和VEP反应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综合治疗后双眼视力≥0.6的69例双眼视功障碍患儿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并对其中27例患儿作双眼总和VEP反应检测。结果双眼视功能训练后,患儿的弱视眼基本痊愈率、立体视锐度正常率、双眼总和VEP反应结果均明显提高,与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眼总和VEP反应检测能够反映弱视眼双眼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观察,旨在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级视功能。方法 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的103例4岁以上患者,用同视机检查Ⅲ级视功能。结果 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级视功能正常73.3%;出现双发交替性抑制点26.7%。斜视性弱视中,内斜性弱视Ⅲ级视功能异常72.2%,外斜性弱视Ⅲ级视功能异常100%,屈光闯参差性弱视中,I级视功能异常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Ⅲ级视功能训练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06例弱视儿童中,视功能训练组常规治疗加Ⅲ级视功能训练206例;常规治疗组只做常规弱视训练200例。两组在治疗时间、治疗结果上进行统计对照。结果 1年内基本治愈率视功能训练组为59.2%,常规治疗组为4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常规综合疗法加Ⅲ级视功能提高弱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朱凯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2):319-322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遮盖调节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7/2015-04在我院医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45例作为研究组,应用遮盖治疗,同期选取40例志愿健康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受试者的双眼视功能情况。结果:遮盖治疗前、治疗1、3 mo双眼融合正常率分别为62%、76%和87%,治疗3 mo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1mo同治疗前差异不明显( P>0.05);遮盖治疗前、治疗1、3mo后立体视3000"~801"的患儿分别有26、13和2例;800"~401"的患儿分别有12、13和6例;400"~101"的患儿分别有7、15和25例;≤100"者分别为0、4和12例;研究组远距散开破裂点和辐辏功能治疗后均明显提升且高于对照组( P均<0.05);近距散开和辐辏功能破裂点、模糊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5),散开功能破裂点、模糊点均高于对照组,辐辏功能中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双眼调节幅度、灵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双眼调节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1),调节灵敏度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遮盖治疗后双眼调节滞后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但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45例90眼治愈52眼;进步24眼,无效14眼;治疗总有效率为84%。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遮盖调节对双眼视功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数字化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数字化多媒体知觉学习训练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76例117眼,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治疗时间、疗效及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提升1行logMAR视力所需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功能矫治训练可以明显缩短视功能障碍治疗周期,提高双眼视功能,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斜视性弱视手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的短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斜视手术后3mo内对斜视性弱视眼的视功能恢复情况的研究。方法:对2006-06/2008-03在我院行斜视手术的合并有弱视的98例患儿,年龄3.5~15(平均7)岁,其中共同性外斜76例,共同性内斜22例,手术前后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的检测、同视机进行双眼视功能检查以及睫状肌麻痹下屈光状态的检查,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术后1wk;1,3mo的弱视眼视力、双眼视功能以及屈光状态与术前对比,统计学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术后1wk弱视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眼融合范围较术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立体视觉的产生在术后1mo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mo的屈光状态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斜视性弱视经过斜视手术后可以迅速改善斜视性弱视眼的注视性质,使弱视眼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在术后1wk即可得到有效的提高,屈光状态无明显改变,眼位的正常是恢复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弱视遮盖治疗对双眼视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奇志  卢炜 《眼科新进展》2008,28(12):921-922
目的观察弱视患儿遮盖疗法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对42例双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以上的屈光不正性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行遮盖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其立体视锐度及三级功能。结果遮盖治疗前后具有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的人数比例分别为0、26.19,黄斑立体视锐度的比例分别为30.95、59.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8,P=0.000;χ2=6.920,P=0.009)。遮盖前后具有正常融合范围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0、57.14,具有定性远立体视觉的分别为54.76和8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78,P=0.024;χ2=11.433,P=0.029)。结论弱视经遮盖治疗后对双眼视觉的发育影响可能性小。随着视力的提高,立体视锐度、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觉也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前后双眼视觉状况。方法:对56例103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分别在治疗前和基本治愈后检测其立体视锐度及同视机三级视功能。结果:基本治愈前后:同时视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立体视锐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融合功能和定性远立体视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不仅影响视力同时也影响双眼视觉发育,随着视力提高其双眼视功能也有明显改善,所以在弱视治疗时应注重双眼视觉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简称增视能)和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10~14岁)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探索大龄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增视能和综合治疗对196例300眼(各150眼)大龄儿童弱视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增视能组给予视觉刺激、视觉精细等不同训练方案;综合治疗组采用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1a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对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无双眼视的患儿增视能组行多维三级功能训练,综合训练组行视加-400型弱视治疗仪附加的三级功能训练,观察6mo后双眼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轻度弱视大龄儿童增视组和综合治疗组治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弱视大龄儿童增视能组的弱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综合疗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佳矫正视力达0.6时没有双眼视觉功能的患儿,三级视功能训练6mo后,增视能组获得近立体视有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视能智能化多维训练系统是治疗中、重度大龄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弱视儿童双眼视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弱视对儿童双眼视及VEP双眼总和的影响。以便对弱视儿童双眼间的相互作用及双眼视觉功能异常程度进行大体了解。方法 对 5 4名正常儿童及 41名不伴有斜视的弱视儿童VEP的双眼总和 (VEPBS)进行探讨研究。结果 弱视儿童组的双眼总和低于正常组。尤其是无双眼视的弱视儿童双眼总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波形有异常 ,可显示双眼间有抑制。并发现弱视程度与双眼总和VEP反应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结论 在不伴有斜视的情况下 ,对弱视儿童进行双眼总和VEP反应测定 ,可以反映弱视仍是损害双眼视功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证明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能反映视功能状况 ,对双眼视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伴弱视的斜视患者术前、术后双眼单视注视野的变化 ,并对双眼单视注视野检查评价双眼单视功能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1 )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同视机和Titmus立体图检查。 (2 )利用Bagolini线状镜分离双眼 ,通过弧形视野计检查斜视患者术前、术后双眼单视注视野。 (3 )对照组进行同视机、Titmus立体图和双眼单视注视野检查。结果  (1 )术前内斜视病人及恒定性外斜视病人检查无双眼单视注视野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控制正位时存在双眼单视注视野 ,但不稳定 ,其范围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术后所有斜视病人双眼单视注视野均存在 ,其范围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2 )双眼单视注视野检查结果与同视机、Titmus立体图所查斜视病人双眼单视功能结果相一致。结论 利用Bagolini线状镜和弧形视野计检查双眼单视注视野可以从心理物理学方面了解斜视病人术前、术后在日常生活中双眼单视功能情况。该方法经济 ,简便 ,易行。临床上这种方法与其他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斜视病人术前、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8.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琳  陈洁  瞿佳 《眼视光学杂志》2008,10(2):147-149
目的观察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以及屈光参差中立体视和融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隐性斜视小于4△的5~12岁屈光参差儿童46例。对以上所选病例.测定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矫正后TNO立体视及Worth四点、Bagolini线状镜、4D三棱镜检查。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golini线状镜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有融像功能:Worth四点检查中近距39例有融像.远距22例患者有融像:TNO立体视检查中37例视锐度值下降.其中19例无立体视。4D三棱镜检查中34例有中心抑制暗点.融像功能减弱与立体视锐度下降、屈光参差程度及弱视程度有关,弱视与立体视的相关性大于屈光参差与立体视的相关性。立体视锐度与融像能力的强弱有关。结论双眼视功能随着屈光参差程度和弱视程度的增加而下降。融像功能检查中.Bagolini线状镜提示融合状态,Worth四点提示融合强度。中心抑制暗点可能是导致立体视和双眼视功能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Sixty children ages two to seven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age-matched groups of thirty each, one consisting -of a group of normal children, and the other a strabismic-anisometropic group. All subjects were examined with four currently available stereoacuity tests, the RIDE, Randot, Titmus, and the T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cross all tests there was a 10 to 17% over-referral rate and a 33-37% under-referral rate. Untestability in the normal group ranged from 3.3-6.7% across tests, while in the patient group it ranged from 3.3-20.0%. The under-referral rate is unacceptable and casts doubt on the value of our present stereoacuity tests in screening for subtle defects in binocular function in the young chi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