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青年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5例急性青年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50.4%,出血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结论急性青年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对2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1%,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46.8%,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7.4%)(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因素:①年龄大;②脑部病变重;③有无重视心脏异常。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 (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84例急性脑卒中合并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HS发病率为 2 9.7% ,95 %BHS患者于脑卒中后数小时~ 1周内发生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P <0 .0 5 ) ;脑干及基底节区病灶合并BHS明显高于脑叶病灶 (P <0 .0 1)。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类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 5 2 % ,5 0 %合并低钾血症和 /或低钠血症。死亡率为 2 9 8% ,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 (14 1% ) (P<0 .0 5 )。结论 BHS发生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 ,低钾、钠血症等因素有关 ;预后较未合并BHS脑卒中患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与脑心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 syndrome,CCS)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防治措施、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24例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患者入院后作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为31.5%,91%的患者于脑卒中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CCS发生率远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5),非大脑半球(脑干、小脑、基底节)卒中者远高于大脑半球卒中者(P〈0.01)。CC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类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异常率为46.1,52.9%合并低钾血症和/或低钠血症。死亡率31.3%,明显高于未合并CCS的脑卒中患者(14.1%)(P〈0.05)。结论CCS发生与脑卒中类型及部位、低钾、低钠等因素有关,预后都较未合并CCS脑卒中者差。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CCS患者须加强心脏功能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脑心综合征5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方法 结合文献,对52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约为61.2%,意识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和假性心梗样图形,以及心肌酶谱的增高.91.0% 的患者在起病后1周内发生.结论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动脉硬化,神经、体液调节障碍,儿茶酚胺增多及脑受损的部位有关,低钾血症亦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SAH患者出现早发或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时,冠状动脉是否也同时发生痉挛,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脑心综合征72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比较1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脑卒中部位及类型。结果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较脑缺血组高,分别为54.9%和31,8%,有显著性差异(P〈0.01);近中线部位(丘脑+基底节+脑干)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脑叶和其它部分患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72例脑心综合征患者临床治愈率为87.5%。结论掌握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电图改变特点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及动态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及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期心电图改变类型最常见的为ST-T改变,幕上及幕下出血异常率分别为71.4%、94.1%;其次为心律失常,幕上及幕下出血异常率分别为61.9%、94.1%.脑心综合征组在急性期S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SSR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波形缺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脑心综合征组中幕上出血患者的SSR双侧异常率为33.3%,单侧为52.4%,单侧异常更显著(P<0.05);幕下出血SSR双侧异常率为52.4%,单侧为23.5%,单侧异常更显著(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患者SSR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对其测定可能有助于脑心综合征的诊治及病情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51例脑心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51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电图的ST-T改变,心律改变,假性心梗样图形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结论 积极心电监护,控制心律失常,保护心脏功能对患者安全度过脑心综合征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心综合征作为因脑卒中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常常造成患者机体发生一系列功能平衡失调,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诱发心脏功能发生异常致使其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QT延长、P波增高、ST段、T波改变等,这种脑源性心电图变化临床上称为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CCS发生率68%,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87.3%)显著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27.5%),P0.05,合并CCS的脑血管病病死率(41.2%)显著高于未合并CCS的脑血管病患者(14.6%),P0.05。结论 CCS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脏监护,积极防C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