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岩 《新中医》2012,(11):76-77
目的:观察二至地黄茵陈加味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运用二至地黄茵陈加味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至地黄茵陈加味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合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0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血型免疫抗体IgG抗A(B)≥128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给予双黄连粉针合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39例,静滴维生素C、口服维生素E和吸氧。每4周复查血型免疫抗体IgG抗A(B)滴度。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76.9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合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小军  冯惠娟 《新中医》2005,37(7):47-48
目的:观察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血清IgG抗体效价≥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各70例。鸡骨草汤组给予鸡骨草汤(处方:鸡骨草、溪黄草、茯苓、莲蓬、甘草)治疗;复方茵陈汤组给予复方茵陈汤(处方:茵陈、黄芩、制大黄、甘草)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6、鲁米那治疗。结果:总有效率鸡骨草汤组为91.43%,复方茵陈汤组为92.86%,西药对照组为52.86%。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鸡骨草汤组5例(7.1%),复方茵陈汤组4例(5.7%),西药对照组16例(22.9%)。鸡骨草汤组与复方茵陈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鸡骨草汤组、复方茵陈汤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鸡骨草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观察组6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自拟紫芪茵陈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紫芪茵陈汤治疗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43例孕24周后抗A抗B抗体效价阳性(≥1∶64)孕妇给予紫芪茵陈汤治疗,同期设对照组80例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06例,有效1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6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4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芪茵陈汤对治疗孕期母儿ABO血型不合有独特的疗效,效果较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0例服用茵陈蒿汤加味,对照组60例给予葡萄糖、维生素等西医综合治疗,4周为1个疗程,随访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血清抗体效价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改善中医证候,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的血清抗体效价,改善中医症状,中药方剂简单、方便、有效,对于围产期保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固胎茵陈汤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找到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型孕妇,其丈夫血型非“O”型,妊娠16周测定的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1∶128的孕妇85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西药对照组28例,中药对照组25例.西药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鲁米那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茵陈蒿汤,治疗组采用固胎茵陈汤.结果:在降低孕妇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中药对照组为96%,西药对照组为75%.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产后新生儿ABO黄疸发病率比较,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固胎茵陈汤防治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ABO血型不合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素娟 《四川中医》2002,20(11):61-62
目的 :提高ABO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婴儿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1 0 0 % ,对照组有效率 71 43 %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所致的胎婴儿疾病疗效确切 ,简便易行 ,安全可靠 ,可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血型不合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日斯 《新中医》2004,36(12):42-4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煎剂茵芪合剂(药用茵陈、黄芪、栀子、黄芩、白术、续断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新生儿黄疸未发生,治愈率74.00%,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新生儿黄疸发生4例,治愈率23.33%,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IgG抗A(抗B)抗体效价比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治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习惯性流产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琴 《河北中医》2009,31(8):1188-1190
ABO母儿血型不合所致习惯性流产,属中医学滑胎范畴,为临床疑难病症之一。1996-10—2006—0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习惯性流产10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防溶安胎散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孕10—40W孕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服防溶安胎散,对照组70例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结果:降低IgG抗体A(B)效价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例先兆流产,2例早产,对照组4例先兆流产,3例难免流产,5例早产,两组先兆流产、早产两项比较,P〉0.05;不良妊娠(难免流产+死胎+早产)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溶血指标中,脐血TSB、Hb改善率、两组新生儿溶血发病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防溶安胎散在孕期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效果满意,能有效防治ABO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减轻发病程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24周以后测定的Ig G抗A(B)抗体效价结果中比值≥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研究组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0.0%,对照组有效率为5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方面,研究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8.0%,对照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14.0%,两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新生儿溶血。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治疗ABO血型不合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预防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黄疸。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方法:从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妇保科建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筛选ABO血型不合者100例,血清效价≥1:64开始治疗,随机分2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50例,中药内服组50例。结果:2组方案治疗,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100%;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第1次治疗时间平均为(6±1.5)d,低于中药内服组(10±1.2)d,P0.05,有统计学意义;黄芪治疗组孕24、30、33周治疗人次均低于中药内服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能降低母儿ABO血型不合的血清效价,与口服中药比较,可缩短疗程,减少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溶血方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BO母儿血型不合患者,予中药溶血方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9例,显效1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中药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茵陈汤为主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汤为主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疗效。方法:77例血清抗A(B)IgG抗体≥1:128的孕产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给予口服茵陈汤及西医治疗;对照组36例,仅行西医治疗。定期测定孕妇血清抗体效价及随访新生儿。结果:治疗组孕产妇中治愈24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未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出现2例新生儿溶血病。结论:茵陈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茵陈蒿汤联合双黄连粉针在母儿ABO血型不合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12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研究组,分别予以茵陈蒿汤及其联合双黄连粉针进行治疗,治疗后就其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6%,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双黄连粉针在母儿ABO血型不合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坤草安胎汤治疗ABO血型不合所致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中药坤草安胎汤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中药茵陈蒿汤治疗。两组患者于妊娠中晚期均予西医综合治疗10日。两组病例服药至分娩或动态观察抗体效价降至1∶64以下时可停药。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降低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流产、死胎及早产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坤草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自然流产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抗体效价水平,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状态达到保胎效果,提示中药治疗ABO血型不合所致的自然流产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1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儿ABO血型不合可致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溶血症,严重者可发生新生儿死亡或新生儿核黄疸后遗症。自1986年10月~1992年10月,我们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11例孕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选自我院遗传优生门诊,对既往有流产、早产、死胎、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Hb和胆红素水平评定黄茵安胎汤与西医治疗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56例母儿ABO血型不合妊娠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医组各28例,其中中药组采用自拟方黄茵安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片联合吸氧的西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黄疸、溶血预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正常分娩率均显著高于西医组(P均0.05);中药组新生儿Hb、Apgar评分、胆红素水平及重症黄疸发生率和西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茵安胎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显著,可显著提升该种妊娠者正常分娩的概率,对新生儿黄疸以及溶血症状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0.
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母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莲黄汤加减治疗, B组采用西医治疗, 随访疗效。结果 两组抗体效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组有效率为90.0%, B组有效率为56.7%。A组新生儿平均脐血胆红素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体重及脐血血红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莲黄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有较好的疗效, 能有效降低其血清抗体效价, 预防产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