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组织氧分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惠州华康骨伤医院的 30 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尼莫 地平(观察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常规护理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观察 组经治疗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量、动态血管阻力、脑血管阻力及 伤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尼莫地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 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组织氧分压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配合无创颅内压监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2组均于颅脑损伤早期(<6 h)给予无创颅内压监测及补液、神经营养、肠内营养、抗生素必要时预防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治疗期间配合丙泊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地西泮镇静,观察2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GCS评分、GOS评分、治疗有效率、预后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与镇静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合无创颅内压监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结局,治疗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怀牛膝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怀牛膝高剂量组、怀牛膝中剂量组、怀牛膝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按自制改良的Feeney法制备重型颅脑损伤模型,治疗7d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用HE染色观察损伤灶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损伤灶脑组织Nestin的表达。结果:怀牛膝高剂量组Nestin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怀牛膝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假手术组仅偶尔在海马区见极少量Nestin阳性细胞表达,部分切片无阳性表达。结论:高剂量怀牛膝能上调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Nestin的表达,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对颅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学、损伤脑组织病理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30只,后3组进一步分为3、7、14 d 3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复制TBI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曲池”“足三里”等穴,每次15 min, 1次/d,共14 d。治疗3、7、14 d,分别评价大鼠的行为学功能(平衡、行走、神经功能和右侧肢体回缩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损伤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损伤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时点假手术组大鼠平衡、行走、神经功能评分和右侧肢体回缩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各时点平衡功能、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神经功能评分、右侧肢体回缩力低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3 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右侧肢体回缩力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7、14 d,电针组平衡功能、行走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P<0.01),神经功能评分、右侧...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多有丘脑下部及脑干损伤和广泛脑组织挫裂伤等,患者多呈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的痰液及呕吐物流入气管内,极易造成痰堵塞而致窒息,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酒精对脑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急性脑挫伤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致死的首位病因”。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诊病人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同时带来一个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出现大量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仅我国1998年统计就有10万,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针刺对脑损伤患者催醒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的疗效。本研究采用脑挫伤大鼠动物模型,从脑组织病理变化及坏死面积两方面观察针刺对TBI的影响,为针刺治疗颅脑损伤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于不同时间点开始介入电针治疗,观察其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和右侧前后肢回缩力变化与电针介入时间的关系,探索电针治疗颅脑损伤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用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电针1组,电针2组),使用e CCI仪器在大鼠颅脑左侧开颅打击制备TBI(traumatic brain injury)模型。取大鼠"百会、关元",右侧前肢"曲池、合谷",右侧后肢"足三里、涌泉",电针1组于造模后4 h介入电针治疗,电针2组于第8天介入电针治疗,每组治疗各7 d。(1)造模后8 d、15 d和22 d分别测试并评价大鼠右侧前后肢肢体回缩力。(2)造模后8 d和15 d取大鼠创伤脑组织,一部分进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及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表达;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QP-4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8 d、15 d和22 d三个时间点电针1组前后肢肢体回缩力比电针2组、模型组恢复的好,比空白组稍差。光镜下,空白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电针治疗组比模型组好,电针1组比电针2组好。脑组织中AQP-4蛋白的含量以及mRNA的表达,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电针1组升高最明显。结论:电针治疗TBI早期介入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受损脑组织细胞形态及ABCG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电针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27只)、电针组(27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分别设置3个亚组,每组9只,采用改进的Fenney's自由落体法制造颅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采用改良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丙泊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对照组(A组)、手术后应用丙泊酚组(B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对照组(A组)在手术前后仅给予各项常规治疗;丙泊酚组(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手术后当天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先静注异丙酚1.5mg·kg^-1镇静诱导,注药时间60S。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异丙酚,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用药量为0.5~4.0mg·kg^-1·h^-1,应用丙泊酚时间至少至手术后第3天。动态复查CT了解脑水肿情况,监测患者颅内压,并进行功能恢复评分(GOS),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及疗效。结果:丙泊酚组患者手术后第3~5天、第10~14天脑水肿量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减少(P〈0.05);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颅内压较常规治疗组均有明显降低;GOS评分明显升高,植物生存卒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能有效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脑水肿的程度,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降低重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颅脑损伤的高效时间窗。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1、2、3组。运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装置造成大鼠颅脑损伤,电针组分别于造模结束后4 h,3、7 d开始电针干预至第14天。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观察创伤脑组织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从造模后3 d开始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降低(P<0.05);电针1组大鼠造模后7、10、14 d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2组大鼠造模后14 d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7、14 d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组造模后3、7、14 d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电针2组造模后7、14 d脑组织中...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很容易出现昏迷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出血、肿胀及颅骨骨折等病理变化,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1]。由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不能从口进食,临床上需对患者留置胃管,保证患者的营养,一些药物也可由胃管进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然而留置胃管容易引起应激性溃疡或其他不良反应,因此留置胃管时应特别注意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本研究为了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护理的临床效果,选择60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进行胃管插管及护理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用激光照射穴位治疗缺血性中风引起的偏瘫并获得效果。再者,业已发现血瘀症病例的微循环和血流变性有特征性改变。本文试图进一步观察激光通过对微循环和血流变性的调整影响产生治疗作用。一般资料一、观察对象1.颅脑损伤恢复期病人100例,男77例,女23例,年龄15~58岁,平均35.1岁。病期7~15天(平均11.5天)。76例尚可由CT及手术发现估计伤情轻重。检查时均有头痛,头昏等外伤后脑病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刘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8):172-173
随着交通事故、意外创伤的增多,颅脑损伤患者亦相应增加,而且多为急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变化快。就其护理方面我们体会到,如能早期诊断,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常可收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某,男,23岁,农民,1996年7月12日诊。患者8天前因车祸致伤,昏迷2小时后以“无名氏”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脑外科急救住院。经CT扫描诊断为“脑挫裂伤、左额骨骨折、左眼及头皮裂伤”。住院期间。经清创缝合,给予抗菌、消炎、脱水、激素、能量补充等治疗...  相似文献   

16.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急,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正确判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首先应该判断患者属于颅伤还是脑伤,有无危急生命的危险,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给予伤口清创缝合、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营养支持,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住居护理首位,要求定时吸痰,如果施行气管切开,在吸痰的同时还应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如昏迷患者给予定时翻身、肢体按摩以防压疮及关节挛缩畸形。具体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芒果甙对大鼠脑组织过氧化脂质损伤3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9.
顾群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32-13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所致中枢性高热的影响。方法:14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预见性护理组及普通护理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与准对中枢性高热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中枢性高热发热温度及持续时间。结果:预见性护理组中枢性高热温度39.1℃,普通护理组中枢性高热温度41.4℃,预见性护理组低于普通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发热持续时间3d,普通护理组发热持续时间7d,预见性护理组低于普通护理组。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颅脑损伤患者中枢性发热的程度,减少发热持续时间,对颅脑损伤患者中枢性发热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21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TBI模型组、醒脑静低剂量组、醒脑静中剂量组及醒脑静高剂量组,每组36只.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作大鼠外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