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肥胖情况。方法收集体检的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资料,分析两民族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共调查2 831人,超重为1 090人,超重率38.5%;肥胖498人,肥胖率17.6%。男性超重率41.3%,女性超重率35.6%,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肥胖率18.7%,女性肥胖率1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情况较普遍,且存在民族差异,维吾尔族超重及肥胖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成人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成人超重、肥胖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共抽取262 434名18岁及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超重人数共79 981人,超重率为30.48%,男性的超重率(32.28%)高于女性(29.10%, P<0.01);肥胖人数共23 010人,肥胖率为8.77%,男性的肥胖率(8.53%)低于女性(8.95%, P<0.01)。在不同年龄段组中,50~59岁年龄组人群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39.26%和12.07%)。在不同文化程度组中,初中及以下人群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35.02%和10.57%);在不同职业组中,无业人群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36.87%和12.65%)。涪城的超重、肥胖检出率(30.01%和10.14%)高于江油(29.97%和7.46%, P均<0.01)。吸烟人群的超重、肥胖检出率(32.88%和9.46%)高于不吸烟人群(30.02%和8.64%, P均<0.01)。饮酒人群的超重、肥胖检出率(33.43%和9.72%)高于不饮酒人群(29.78%和8.54%, P均<0.01)。结论 绵阳市成人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50~5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无业、吸烟和饮酒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调查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11月泉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1 071名18~85岁的泉州市常住乡镇成年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总的超重现患病率为30.6%,总的肥胖现患病率为6.7%,男性与女性超重肥胖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超重肥胖率趋于年轻化,女性超重肥胖率以中年女性明显;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患者的餐后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的发生风险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泉州市乡镇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沿海地区2004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确定超重和肥胖的高危人群和地区。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青岛沿海5城市的常住成年居民,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取居民的一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质量、腰围数据,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8岁成年人4752人,体质量指数(BMI)均值为(24.12±3.57)kg/m2,男性[(24.22±3.43)kg/m2]与女性[(24.07±3.69)kg/m2]、城市[(24.22±3.56)kg/m2]与农村[(24.06±3.57)kg/m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为(84.09±11.01)cm,男性[(86.69±10.36)cm]大于女性[(81.70±1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标化发生率分别为32.2%、13.3%、54.9%;超重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5.6% vs 30.8%,P<0.01),城市高于农村(35.8% vs 32.4%,P<0.01);肥胖和腹型肥胖发生率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年龄、吸烟、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年龄、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是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有一半的成年人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早期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流行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2008~2010年重庆及成都地区城乡40~79岁常住居民( n=7205)的有效数据,包括年龄、腰围、臀围、舒张压、心率、餐后血糖、三酰甘油、锻炼频率、尿酸等调查内容,描述西南地区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及在城乡、男女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探讨超重及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0年西南地区中老年人超重率为35.91%(城市37.02%,农村32.92%,男性33.84%,女性37.41%);肥胖率为11.40%(城市11.13%,农村11.40%;男性8.94%,女性12.84%);其中,城市超重率高于农村,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 P<0.01),城乡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家族史是男性超重及肥胖的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缺乏运动是女性超重及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南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率高,有接近一半的人体质量超过正常标准。应在社区加强超重及肥胖相关的健康教育,遏制该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的严峻形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湖南省江华县瑶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5岁以上瑶族调查对象共4156例,实际参与调查分析3250例。通过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生化检查,统计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2.5%,其中男性为36.5%,女性为29.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55岁后患病率接近或超过男性;肥胖、饮酒、吸烟、血脂异常、较多进食腌制食品等患病率较高(P〈0.05)。结论:湖南江华瑶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别、高龄、肥胖、饮酒、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为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进食较多腌制食品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按比例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西乌珠穆沁旗居住满5年的18岁以上居民3 52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西乌珠穆沁旗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而脑卒中的人群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蒙古族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高于其他民族人群。调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6.8%,吸烟率为22.2%,饮酒率为15.9%,其中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锻炼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遗传等因素是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西乌珠穆沁旗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流动人口代谢指标异常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2年安庆市宜秀区流动人口慢病调查的302份监测数据,分析吸烟、运动不足、过量饮酒、超重、中心性肥胖与空腹血糖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流动人口吸烟率、运动不足率、过量饮酒率、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6.9%、82.1%、26.3%、53.1%、38.0%,均明显高于女性的0、70.7%、0.8%、30.9%、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空腹血糖异常者的过量饮酒率、中心性肥胖率、超重率均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者的吸烟率、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均明显高于高密度脂蛋白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男性流动人口是各种慢性病的重点预防对象。过量饮酒、中心性肥胖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对流动人口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体质指数水平和超重肥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部分直属机关单位7752名干部采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包括个人基本特征、既往病史、行为习惯,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检查。结果:该人群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3.5±3.2)kg/m^2,50岁组为最高,男性为(24.2±3.0)kg/m^2,女性为(22.4±3.2)kg/m^2,男性30~60岁组均处于超重水平;人群总超重率为33.5%,总肥胖率为7.5%,其中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总体水平;且男性和女性BMI24.0~27.9kg/m^2组和BMI≥28.0kg/m^2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BMI18.5~23.9kg/m^2组。人群超重肥胖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以及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为相关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洒是人群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干部体质指数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中青年干部,应将控制吸烟、限制饮酒、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作为干部人群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淞南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宝山区淞南社区下属的8个居委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0 185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宝山区淞南社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9%,男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53.7% vs 47.3%)(P<0.0001)。该社区高血压的知晓率为70.2%,控制率为23.7%。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呈增高趋势(P<0.0001)。与正常体质量指数者相比,超重、肥胖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升高(53.7%、70.7% vs 36.3%)(P<0.0001)。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糖耐量者(64.5%、71.2% vs 43.7%)(P<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饮酒、超重/肥胖、糖代谢异常及高三酰甘油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力度,尤其关注老年人、超重/肥胖以及存在糖脂代谢紊乱患者中高血压的筛查及早期控制,以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年吉林省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和分布特点,为青少年肥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08年吉林省6 505名9~18岁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测量收集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MI),利用WGOC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和IOTF标准(欧洲肥胖问题工作组标准)对不同年龄段的BMI、超重率和肥胖率进行分析。结果:按WGOC标准分析,吉林省9~18岁青少年总体超重率为10.07%,肥胖率为6.90%,超重加肥胖率为18.51%;按IOTF标准分析,吉林省9~18岁青少年总体超重率为11.74%,肥胖率为4.30%,超重加肥胖率为16.05%。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7~22岁男生超重率为8.20%,肥胖率5.07%;女生超重率4.61%,肥胖率2.6%)比较,吉林省青少年总体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增高。11~14岁是肥胖症的高发阶段,12岁是肥胖症发生最危险年龄。对于同年龄段,男生的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按WGOC标准,9~18岁男生超重率为11.94%,肥胖率为10.05%;9~18岁女生超重率为8.50%,肥胖率为4.27%。在12岁时男生超重率为19.77%,肥胖率为20.53%;12岁女生超重率为12.84%,肥胖率为10.89%。结论:吉林省青少年肥胖状况呈上升趋势,男生肥胖状况明显重于女生,学校、家长等应该对此引起注意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包钢中青年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率、血脂水平及主要与健康有关的行为因素的发生率,为该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卫生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包钢职工按生产流程整群抽样,抽出60岁以下职工6 94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血脂,进行性别间的比较.结果: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吸烟率、饮酒率、血脂水平、肥胖率亦高于女性.结论: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可能与吸烟、饮酒有关,与血脂水平高、超重、肥胖率较高有关.说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消除烟酒嗜好,减轻体重及控制肥胖可减少中青年男性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通海县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通海县9个乡镇的18岁及以上在家常住人口4070人,对超重、肥胖及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070人超重率为23.5%,其中,男性超重率为24.4%,女性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6.3%,其中,男性肥胖率为5.1%,女性肥胖率为7.2%,男性肥胖率低于女性(P=0.006)。不同人群的肥胖率存在差异,主要受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影响。结论超重和肥胖成为影响云南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倡导合理营养、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实施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社区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分析疾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某高校社区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2 986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描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总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9.3%?9.6%,其中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5.5%?12.1%,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5.6%,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高于女性(P < 0.01);高血压患病率为36.4%,糖尿病患病率为5.9%,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2.2%,且随着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亦随之增加(P < 0.01)?结论:本社区居民的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问题不容乐观,该社区迫切需要改善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海口市某社区老年人群中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横断面调查的设计,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某社区年龄逸6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患病率及常见危险因素的调查,描述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本研究发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男性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女性,有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为超重或者肥胖的的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人群中脑卒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控制超重、肥胖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福州市鼓楼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暴露情况调查表和现时体力活动评价问卷对1851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福州市鼓楼区成年居民体重指数均数为23.14&#177;3.1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城镇成年居民超重率27%,肥胖率4.6%;③腰臀比超标发生率44.4%,女性60岁后反超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围超标发生率48.8%,腰围超标在30岁年龄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婚姻状况、家人监督体重、饮食结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外体力活动、性别及吸烟是超重、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目前城镇居民超重、肥胖增长迅速;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尤其是对中年人、体力活动少及文化程度低者更应加强宣教及督导。同时,不应忽视腹型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姚雪梅  成伟兵  肖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4072-407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其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于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845例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成分测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并使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身体成分。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肪率、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计算体质指数(BMI)、脂肪组织指数(F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影响。结果 845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男162例,女683例;平均年龄(64.2±7.7)岁。睡眠质量较差的男37例(22.8%),女231例(33.8%)。女性睡眠质量较好者的体脂肪量、体脂肪率、BMI、肥胖发生率、FMI均小于睡眠质量较差者(P<0.05)。不同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男性身体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睡眠时间<6 h者体脂肪量、体脂肪率、BMI、肥胖发生率、FMI高于睡眠时间6~8 h、>8 h者(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影响,调整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后结果显示,女性睡眠质量较差者较睡眠质量较好者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OR=1.83,95%CI(1.21,2.76),P<0.05〕;以睡眠时间6~8 h为参照,睡眠时间<6 h的女性发生肥胖及体脂肪率超标的风险均增加〔OR=1.77,95%CI(1.17,2.66),P<0.05;OR=1.65,95%CI(1.16,2.37),P<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身体成分有一定的影响,但男性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对其身体成分无影响。改善中老年女性睡眠质量,增加实际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其体脂肪率、肥胖发生率,从而促进中老年女性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山东沿海居民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明确山东沿海18周岁以上居民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用WHO诊断标准,调查山东沿海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长住居民5 732人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患病情况。结果山东沿海居民总的体质量超标患病率为38.03%,其中男性为36.62%,女性为39.08%;总的肥胖患病率为8.06%,其中男性为6.34%,女性为9.34%。男女之间肥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P<0.01);而男女之间体质量超标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P>0.05)。结论山东沿海居民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患病率近年来均有明显增加,应尽早采取必要措施开展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西安市11~17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西安市11~17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6城区30所中学1 804名学生(11~17岁),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2000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低体重标准及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计算低体重率、超重和肥胖率.出生体重、家庭住址、经济状况、家长学历、职业和身高、体重等信息通过家长填写问卷采集.结果 西安市青少年总超重肥胖率为17.4%(超重率11.2%、肥胖率6.2%),其中男性总超重肥胖率为20.2%,女性为14.4%.低体重率为2.7%.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体重与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显著相关(P<0.05).经性别、年龄调整后,城区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是郊区的2.7倍(95%可信区间1.8~4.0);家庭富裕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风险是不富裕家庭的1.6倍(95%可信区间1.04~2.5);父母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病风险是父母体重正常的1.8倍(95%可信区间1.3~2.5).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影响西安市青少年健康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多发于城区、经济富裕或父母肥胖的家庭,以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