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成体神经干细胞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于成年哺乳动物来说,只有神经发生区域: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在体内向神经元分化,而其他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只能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但将神经发生区域的干细胞移植到非神经发生区域,则只能分化为胶质细胞;而非神经发生区域的干细胞移植到神经发生区域后,就能向神经元分化;这无疑会使我们想到体内环境存在某种调节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机制。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些单个因子的领域,这些研究虽可以反映某些因子的作用途径,但尚无法全面了解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复杂环境下的生物学特性。神经干细胞巢(neural stem cell niche)的发现,为我们全面了解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主要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作用。而对于发育中的大脑,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存活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围产期孕妇或婴幼儿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内源性阿片通路,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目前,国内外对于阿片类镇痛药的神经毒性作用仍有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阿片类镇痛药对发育期大脑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成体哺乳动物的神经元是退出细胞周期的终末分化细胞,因此长期以来神经系统被认为缺乏再生能力。自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神经发生在许多物种尤其哺乳动物的成体中被广泛发现和证实后,成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神经发生的机制和功能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神经干细胞的基因组在多种表观遗传因子和微环境的共同调节下,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表达出特异的RNA及蛋白质。新生神经细胞经过增殖、分化、迁移、整合并最终成熟为特化的神经细胞,这一过程即为成体神经发生。成体哺乳动物脑中的神经发生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且已在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颗粒下区(subgranular zone,SGZ)被明确证实。成体神经发生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调控,与嗅球和海马等脑区的功能密切相关。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变性疾病被广泛研究并且在临床前实验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成体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新生神经细胞如何与CNS的神经细胞、免疫细胞、以及微环境相互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需要深入研究。此外,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还需要解决神经干细胞来源、体外培养技术、免疫排斥、移植剂量、脑部定位以及各种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口选择等问题。总之,深入了解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发生的机制不仅会极大地推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也为CNS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有着广阔的理论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 ,人们在对成体干细胞 (Adult stem cell,AS细胞 )的分化潜能进行深入研究过程中 ,发现 AS细胞置于一个新的微环境时 ,可以分化为有别本身的另一系统的体细胞。这种跨系统分化的现象被称为 AS细胞的可塑性(plasticity)。AS细胞可塑性的发现是干细胞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为 AS细胞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人们甚至认为 ,具有可塑性的 AS细胞可取代甚至超过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 )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 AS细胞的可塑性与传统观念相去甚远 ,部分科学家对之颇为怀疑。最近的有关实验使 AS细胞的可塑性遇到了巨大挑战。有必要对 AS细胞的可塑性进行更严格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7.
宋兴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40(4):493
随着外科学的快速发展,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扩大,妊娠期非产科手术及婴幼儿手术的数量均不断增加。这些手术大多数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致胎儿和婴幼儿发育期的大脑不可避免地暴露于全麻药。故近年来,全麻药对发育大脑的神经毒性成为医学科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尤其是201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临床常用全麻药添加黑框警告,造成医患及相关领域人员的困惑。因此,我们结合发育大脑的特点,对全麻药发育期神经毒性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9.
研究表明,针刺能促进大脑神经发育与修复,从实验动物方面,研究证明了针刺能促进各种神经营养素、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修复、再生,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轴突的发芽、生长和延伸,促进髓鞘的形成,从而达到构建神经网络的作用,对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却发挥了有利调控作用;促进大脑血管新生,调整各种影响脑血管舒缩的因子,从而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加大脑血液灌注;保护线粒体,增加脑组织葡萄糖转运受体含量,提高大脑能量代谢,增加脑细胞活力。从临床方面,研究证明了针刺能抑制大脑异常放电,从而减少因大脑异常放电而导致的脑细胞损伤;促进受损的听觉神经通路修复,改善大脑的神经传导;增加大脑的血供、提高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表达人α-突触核蛋白(SNCA)A30P突变的小鼠大脑吻端迁移流(RMS)中的细胞增殖水平,探讨SNCA A30P突变对小鼠成体大脑神经发生的可能影响。方法:选取C57BL正常小鼠、内源性SNCA敲除小鼠(SNCA-/-)和SNCA敲除+人SNCA A30P敲入小鼠(A30P SNCA-/-)各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SNCA-/-组和A30P SNCA-/-组,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冠状冰冻切片,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RMS形态学;行磷酸化组蛋白(PH3)、双皮质素(Dcx)、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PH3阳性细胞的数量和3组小鼠中Dcx阳性细胞的荧光强度。结果:各组小鼠RMS的形态、大小和细胞密度等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NCA-/-组和A30P SNCA-/-组小鼠RMS中PH3阳性增殖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NCA-/-和A30P SNCA-/-组小鼠神经母细胞的Dcx阳性细胞荧光强度轻微增加。结论:人SNCA A30P突变可能减弱成体大脑RMS中的神经细胞增殖而促进其迁移,因此对成体大脑RMS中的神经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成人缓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人缓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系糖尿病的新亚型。 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GAD Ab检测方法的成熟 ,对本病研究成为糖尿病 (DM)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仍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一、沿革 :1977年 ,Irvine等[1] 首次报道 11%的 2型糖尿病 (DM2 )患者胰岛 β细胞胞浆抗体 (ICA)阳性 ,其中 6 0 % 2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 ,但程度较轻。这组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及家族史者较多 ,故认为其实属 1型糖尿病 (DM1)的早期非胰岛素依赖阶段 ,最终将发展到对胰岛素的依赖。 2 0世纪 80年代后 ,随着ICA检测的广泛应用 ,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乙酰胆碱(ACh)对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成年神经发生的作用和影响. 方法 通过立体定位经侧脑室药物注射建立试验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ACh,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只麻醉动物,不做任何手术处理,术后2h经腹腔给予核苷酸类似物BrdU.4周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观察并计数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新生神经元.结果 实验组海马齿状回BrdU+和BrdU+/CaBP+双标的细胞数目为637.00±39.50、491.00±47.29/hippocampi(N=3,n=36),而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9.00±17.62、305.00±17.62/hippocampi(N=3,n=36)和336.00±49.05、304.00±30.44/hippocampi(N=3,n=36),实验组分别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乙酰胆碱可以增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新生神经元的数目,由此可能促进学习和记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lec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nhibitors on dentate gyrus (DG) neurogenesis after diffuse brain injury (DBI) in adult rats. METHODS: DBI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adult male SD rats, followed by systemic bromodeoxyuridine (BrdU) labeling of the dividing cell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of the proliferation rates of neural precursor cells in the DG for comparison between NOS inhibitor (7-nitroindazole and Aminoguanidine) group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ups at various time points after DBI. RESULTS: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of 7-nitroindazol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BrdU-labeled cells in the DG of adult rats 2, 4 and 6 d after DBI (P<0.05). Aminoguanidine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neural precursor cells in the DG induced by DBI at various time points (P<0.01). CONCLUSIONS: The activation of NOS after DBI may be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factor for DG neurogenesis in adult rats, and NO generated by nNOS is probably involved main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enhanced neurogenesis after DBI, while the NO from iNOS might participated primarily in the later stages. 相似文献
15.
成体生殖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胚胎干细胞(ESC)、胚胎生殖细胞(EGC)和胚胎癌细胞(ECC)是多潜能干细胞,有分化为配子的潜能.睾丸内精原干细胞是唯一的成体生殖干细胞(aGSC),具有分化为精子的单能性.近来发现一些非生殖系干细胞也可分化为生殖细胞.雌性动物出生后体内仍存在生殖干细胞(GSC),睾丸内精原干细胞(SSC)可进一步分化为具有ESC性质的多潜能GSC.这些新发现更新了公认的传统观念.现就GSC的新进展做一综述,重点探讨不同成体GSC的来源、可塑性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作者对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实验动物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化学药剂、隔离和饲养密度、运输、抓取和保定、微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人类因素等进行了分析,为保障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H. Kaptan M. Ilhan K. Cakiroglu O. Kasımcan C. Kilic 《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2010,179(3):365-368
Background
In this study 67 lumbar spinal stenosis in adult patients operated in our clinic in 3 years are aimed to be analysed in terms of clinical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18.
19.
20.
基于中山大学网络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为研究支撑环境,对在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网上学习活动记录跟踪,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处理。通过分析在职学生的特征、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以及网上学习活动与师生网上互动率、网络课程结构体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影响护理学专业在职学生远程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远程网络教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