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合并尿路感染者作为观察组,无尿路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女性外阴、阴道炎症、男性前列腺肥大症、泌尿系结石、囊肿、畸形等)、肾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02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160例,发生率为15.68%;尿路感染相关性因素:年龄大﹑女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氮质血症期和肾衰竭期。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常见,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针对性综合性的防治对策: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正确评估易感人群,重视女性卫生;注意尿管的护理,尽量缩短插管留置时间。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应用胰岛素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对15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者多于病程短、血糖控制达标者,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者高于无并发症者(P值均为〈0.05);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最常见。结论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及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本科住院的60例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相关健康教育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治愈后复发情况显著下降;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抗病信心和能力大幅度提高。结论系统护理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居首位,其发生率为16%~23%[1] , 而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及部分人缺乏卫生保健意识,更易并发泌尿系感染.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老年女性合并泌尿系感染40例.为提高今后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避免泌尿系感染的重复发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居首位,其发生率为16%~23%[1] , 而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及部分人缺乏卫生保健意识,更易并发泌尿系感染.2006年11月~2007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老年女性合并泌尿系感染40例.为提高今后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避免泌尿系感染的重复发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8例糖尿病患者中46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8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46例,其感染率为24.46%。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8.2倍。老年人感染率占16.6%,明显高于非老年人的8.8%。发病时空腹血糖高于11.1mmol/L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低于11.1mmol/L者。有并发症者泌尿系感染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结论糖尿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浓度及并发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有效防治。方法对26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常发生于老年女性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及尿培养+药敏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常发生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营养状态较差患者,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经控制血糖,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尿路刺激征消失,复查尿常规或尿培养+药敏结果正常。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尿路感染,其中女性患者更常见。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控制血糖、纠正营养不良与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7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均经过控制血糖、针对药物敏感试验、使用抗生素及提供个体化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是成功治疗该病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寻找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61.1%为无症状尿路感染,其发病率与年龄、病程、血糖情况、并发症情况呈正相关。结论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并发症,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治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DM伴尿路感染和无尿路感染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留置导尿、合并其他疾病(女性外阴、阴道炎症、男性前列腺肥大症,泌尿系结石、囊肿、畸形等)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感染危险性因素为年龄大、女性、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留置导、合并其他疾病(P<0.05)。结论DM合并尿路感染常见,应控制血糖,积极治疗梗阻性疾病及局部炎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导尿;定期检查尿常规,以便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态度,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问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并对不良行为方式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遵医意识模糊,饮食、服药随意性,自我管理能力差,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情况、健康行为方式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血糖控制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以及相关知识认识水平,培养自我护理能力,控制和稳定血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建档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52例糖尿病及易患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观察,普及糖尿病知识及健康防治教育,加强饮食、运动量化干预,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并进行降压、调脂、降血糖有效控制。结果干预3年后,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知识的认识,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均较干预前认知水平有极显著性提高;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结论建档后定期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连续性、系统性,随访方便,是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8例,从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多方面指导,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掌握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识及护理技术,达到了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心功能水平,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饮食及生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64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的护理和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对比两个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血糖均有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下降的更为明显,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更为有效,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饮食及生活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玉珏 《医药世界》2010,(6):537-53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09%,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积极控制血糖、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结果:8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后3 w,除2例未坚持服药外,余均痊愈。结论:控制血糖,适当选择敏感抗生素是控制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从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患有尿路感染的女性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5例/组。常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优质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予以优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而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后治疗有效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综合性护理措施介入,改善了患者各项指标,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有效的稳定了患者血糖,也避免了因感染而引发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8.
吴琦  范萍  陶慧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78-79
目的:总结63例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其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特点。术前进行卫生宣教、心理护理、血糖控制,术后严格控制血糖,加强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切口护理、压疮预防护理及营养支持等措施。结果:一期切开愈合率为95.2%,切开感染率为4.8%,尿路感染率为1.6%;无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增加患者健康知识和术后全面细心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获得相关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足部护理、生活调理等知识。方法20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在常规治疗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特别是饮食、运动、足部护理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中有3例饮食控制不佳,血糖波动较大、急性痛风发作控制缓慢、下床活动延迟、住院时间较长,其他患者均取得预期效果。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学会自我管理,进行有效的病情控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熊灿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132-1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82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63例未感染者为对照,检测糖代谢、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探讨主要易感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合并尿路感染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多伴有神经性病变并发症,且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结论糖代谢异常、肾功能不全、低ALB、IgG、长病程与高龄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护理上针对其易感因素及早进行护理干预,尽快消除易感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尿路感染,保护肾功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