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不同血尿酸水平人群中的分布,探讨血尿酸水平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10 46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采血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病毒学相关指标,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NAFLD诊断依据2010年中华肝脏病学会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规定的NAFLD诊断标准。结果除高血糖人群外,随血尿酸水平增高,男性和女性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代谢综合征(MS)检出率均逐步升高(P<0.05)。除男性MS人群外,无论有无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明显升高,尤其当血尿酸水平>333μmol/L(男)或>233μmol/L(女)时(P<0.05),且女性高血糖和血脂紊乱人群、最低尿酸水平组人群NAFLD的检出率较高(P<0.05)。对无任何MS相关组分的人群研究发现,在相同血尿酸水平下,男性NAFLD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NAFLD检出率在血尿酸>233μmol/L时迅速升高(P<0.01);无论男女NAFLD检出率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分级是NAFLD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2.600、1.354、1.282、1.276、1.214和1.236。结论高尿酸血症是NAFLD的高危因素,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天津市5134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及问卷表进行横向分析。142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者的血尿酸(UA)水平为(340±81)μmol/L,明显高于3711例非NAFLD者的(274±76)μmol/L;轻、中、重度NAFLD患者的UA水平分别为(331±78)、(347±83)和(377±75)μmol/L(F=19.68,P〈0.01),NAFLD的检出率也随UA水平的增高而明显升高。性别、血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及BMI(B值分别为-0.43、0.53、-0.21和0.19)与NAFLD者的UA水平密切相关,而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其无关。提示UA水平可作为NAFLD严重程度的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尿酸水平和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区体检人群的脂肪肝、尿酸水平等代谢组分与肾脏功能的相关性。旨在早期保护肝肾功能及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方法对克拉玛依市区6532例体检人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18.67%,男(28.33%)、女(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肌酐水平分析,在肌酐正常和异常增高2组人群中,血糖、血尿酸和谷氨酰转肽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酸水平处于正常生理范围高值的情况下,它的保护性更高。结论脂肪肝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且与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血脂异常等及肾功能损伤具有相关性,在生理状态下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尿酸对肾脏功能尚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借助开滦集团研究资料(chicTR-TNC-11001489),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 937例,按照血UA基线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A组738例(≤216μmol/L),B组749例(216~μmol/L),C组722例(263~μmol/L),D组728(>316μmol/L)。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情况及年龄、腰围(WC)、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AFLD发生率为28.9%(850/2 937),其中男性为28.1%(691/2 460),女性为33.3%(159/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A组NAFLD发生率为22.5%(166/738)、B组为28.8%(216/749)、C组为29.5%(213/722)、D组为35.0%(255/72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1)。4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WC、BMI及TG、HDL-C、LDL-C、TC、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组为参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7〔95%CI(1.11,1.77),P=0.005〕、1.44〔95%CI(1.14,1.83),P=0.002〕、1.86〔95%CI(1.48,2.34),P=0.000〕;引入性别、年龄因素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45〔95%CI(1.15,1.84),P=0.002〕、1.52〔95%CI(1.20,1.93),P=0.001〕、2.03〔95%CI(1.60,2.57),P=0.000〕;进一步引入TG、TC、HDL-C、LDL-C、FPG及BMI后,B组、C组、D组发生NAFLD的OR值依次为1.36〔95%CI(1.06,1.74),P=0.016〕、1.37〔95%CI(1.07,1.74),P=0.012〕、1.68〔95%CI(1.31,2.17),P=0.00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AFLD发生风险较大,血UA水平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相关性并评价SF对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327 例经腹部超声确诊的NAFLD 患者和239 名正常对照者的人体学参数及血液学指标,包括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S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血糖、γ-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肌酐、血红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评价SF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评估SF与NAFLD的关联;采用ROC曲线分析SF的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 组SF水平明显升高(P<0.001);NAFLD患者ALT异常组(ALT>40 U/L)SF水平显著高于ALT正常患者。相关分析显示SF与TP、ALB、ALT、GGT、TG、Glu、UA、Cr和Hgb均正相关(P均<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01)。逻辑回归分析显示SF水平是预测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比值比(OR)=1.015,95% 可信区间(CI):1.013-1.022,p<0.001]。ROC曲线分析发现,SF(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0.873-0.932),敏感度为90.04%,特异度性为83.82%;SF(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0.812-0.923),敏感度为79.07%,特异度为87.88%。 结论 NAFLD患者SF水平明显升高,SF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F与肝脏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patients,T2DM)患者中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533例T2DM患者按SUA的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组(Q1~Q4),分析SUA水平与代谢指标及NAFLD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UA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降低(组间趋势P均 < 0.05);同时,患者的肝损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亦随着SUA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组间趋势P < 0.001)?此外,从Q1组至Q4组,NAFLD的患病率逐渐递增(分别为41.2%?54.9%?59.3%和71.8%,组间趋势P <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校正性别?年龄?BMI等因素后,Q4组的NAFLD患病风险较Q1组增加239%(OR=3.39,P=0.011)?结论:T2DM患者中SUA与NAFLD密切相关,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二次打击学说"认为,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在肝细胞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花生四烯酸(AA)作为重要的炎性脂质介质,通过环氧化酶(COX)、脂氧合酶(LOX)、细胞色素P450三大代谢途径来调控肝细胞线粒体内的氧化应激,导致大量脂酸的氧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肝内胶原的沉积,加重肝细胞的损伤和肝星状细胞(HSC)激活,最终加快NAFLD进展.通过对AA介导的氧化应激在NAFL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探索出有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新途径,为阻断NAFLD进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红蛋白的特征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与NAFLD的关系。
方法:选取住院痛风患者537例,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NAFLD程度(无、轻、中重度)分为单纯痛风组、痛风合并轻度
脂肪肝、痛风合并中重度脂肪肝3组。以血红蛋白水平四分位分组,Q1组(血红蛋白<135 g/L)、Q2组(135 g/L≤血
红蛋白<145 g/L)、Q3组(145 g/L≤血红蛋白<154 g/L)、Q4组(血红蛋白≥154 g/L)。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臀围、血压。抽取肘静脉血测血常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酶
、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3组
间一般资料比较显示,脂肪肝程度越重组年龄越小,体重指数、腰臀比越大;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V)、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转肽酶、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HOMA-IR均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 (F=3.08~34.85,均P<0.05)。病
程、累及关节数、血小板、血尿素氮、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随着脂肪肝的加重而下降(F=3.46~14.54,均P<0.05)。
血红蛋白水平与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r=-0.153、-0.222、-0.134,均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谷丙
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有无脂肪肝呈正相关(r=0.238、0.132、0.107、0.239,均P<0.01)。随着血红蛋白
水平升高,NAFLD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而NAFLD的病变程度呈加重趋势(χ2=25.57,P<0.001),Q1组~Q4组的
NAFLD总患病率分别为16.2%、18.43%、21.6%和2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发生
NAFLD的风险明显增大。以Q1组作对照,Q2组的OR值为1.410(95%CI:0.848~2.345),Q3组的OR值为2.087(95%CI:
1.619~4.532), Q4组的OR值为3.113(95%CI:1.748~5.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Q4组
发生NAFLD的OR值为2.507(95%CI:1.382~4.548),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合并NAFLD患者的血红蛋白水
平随着NAFLD的严重程度而呈明显升高趋势;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NAFLD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血红
蛋白水平与NAFLD的发生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也是重要的钙离子贮存库.它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后折叠与聚集、细胞对应激的反应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还参与脂质代谢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A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尿酸水平.结果 A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男性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AD组男性的血尿酸水平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降低可能与A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从2010年广东某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 061名教师体检资料中选取184例经超声诊断并无饮酒史的脂肪肝者为NAFLD组;并从该资料中随机抽取204例经超声诊断无脂肪肝者为对照组.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5.
血尿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已经成为全球性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的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NAFLD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肝脏本身,而是把其作为代谢综合征(MS)在肝脏的主要表现,与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疾病(CKD)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甚至可以作为全身性疾病的预测信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尿酸(SUA)的增加可以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包括MS、NAFLD等。本文结合SUA病理生理作用与NAFLD流行病学特点、机制等,综述了SUA与NAFLD的相关性,为NAFLD的早期发现、有效管理与监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中心动脉压(CAP)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肝脏影像学检查、肱动脉血压及CAP检测报告,参照NAFLD诊断标准分为NAFLD组(433例)及非NAFLD组(244例),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资料的差别,采用二元线性Logistics回归探讨影响NAFLD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非NAFLD组比较,NAFLD组的男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饮酒和心血管疾病(CVD)家族史例数较多,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酸、肱动脉收缩压(bSBP)、肱动脉舒张压(bDBP)、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显著增高(P<0.01)。糖尿病、BMI、cDBP、CVD家族史和甘油三酯与NAFLD相关(OR值分别为3.003,1.336,1.041,2.287及1.445,P<0.01)。 结论 NAFLD患者的cSBP和cDBP显著升高,cDBP是NAFLD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 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其有进一步恶化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然而目前针对NAFLD发病及进展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学的病因,针对其社会学病因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社会经济地位(SES)与NAFLD的关系,以期为在社会层面干预NAFLD的发病寻找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糖尿病预防项目》(ChiCTR-TRC-14005029)体检人群1 277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30例研究对象。根据肝脏脂肪含量(LFC),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LFC<9.15%,197例)、低肝脏脂肪含量组(LLFC组,9.15%≤LFC≤20.00%,532例)、高肝脏脂肪含量组(HLFC组,LFC>20.00%,201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男性NAFLD发生率低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FC组年龄、血清肌酐(Scr)低于正常对照组,规律运动率、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年龄、Scr低于正常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BMI、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男性率、BMI、ALT、AST、TG、SUA高于LLFC组,规律运动率、HDL-C低于LLFC组(P<0.05)。不同经济收入研究对象规律运动率、睡眠障碍发生率、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经济收入与年龄、钠盐摄入率、规律运动率、TC、TG、SUA、LFC呈正相关,与ALT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是NAFL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SES与NAFLD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收入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济收入越高,SES越高,NAFLD的发生风险越大。但如不改善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及提高其健康意识,单纯提高经济收入,反而会增加NAFL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6例)和对照组(32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59.36±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73.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9,95%CI:1.241~1.756;P=0.001)。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