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男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表达的差异,及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关节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4例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进行测定;依双手腕关节病变X线表现分为Ⅰ、Ⅱ、Ⅲ、Ⅳ期(并分别赋予1、2、3、4分),并将抗CCP抗体分别与RF、关节病变X线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男女组患者抗CCP抗体和RF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血清抗CCP抗体和RF成正相关(P〈0.01);抗CCP抗体与受累关节积分成正相关(P〈0.01)。结论①抗CCP抗体和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无性别差异;②抗CCP抗体联合RF检测RA,可能优于单独检测。此外抗CCP抗体可能作为早期预测关节破坏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RA)及69例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NE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及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增高比率ERA组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增快及血小板增高比率,ERA组较NER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在诊断老年类风湿关节的特异性优于RF,在一定程度上抗CCP抗体、AKA有助于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RP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探讨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同时观察甲氨喋呤(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早期R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份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间的相关性。对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应用MTX(10mg/次,1次/周),治疗6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74.91%,特异性为94.74%。RF对RA的敏感性为77.42%,与抗CCP抗体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为76.31%,显著低于抗CCP抗体(P<0.05)。早期RA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与中晚期RA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CCP抗体与RF、ESR有相关性(P<0.05),而与CRP、免疫球蛋白等无相关性(P>0.05)。MTX治疗6个月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改善率为50%。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RA的早期可以出现,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可以提高抗CC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短期疗效较好。由于本组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探讨、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检查,探讨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的11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及131例非类风湿性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对RF、CRP进行定量检测,然后对RF、CRP及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RF、CRP及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4.5%, CRP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9.9%,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0.5%,略低于抗CCP抗体和CRP;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为79.3%,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最高94.0%, CRP较低为55%;抗CCP抗体和RF、CRP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8.9%。经统计学检验, 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与单独应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特异性比抗CCP抗体、RF、CR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单独将RF、CRP或抗CCP抗体的检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为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该将RF、CRP和抗CCP抗体检测进行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银屑病关节炎(PsA)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与RA、PsA疾病活动指标、骨侵蚀的关系。方法收集RA110例,PsA48例,4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并分析RA、Ps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与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疾病活动指数(DAS)及骨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抗CCP抗体在RA阳性率为82%(90/110),在PsA阳性率为15%(7/48),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R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PsA、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与正常对照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SJC、TJC及DAS28评分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SJC及TJC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RA及PsA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骨侵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抗CCP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抗CCP抗体可出现在Ps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多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且与SJC、TJC有关。  相似文献   

6.
梁鹏  简少珍  郑宝珠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42-3543,354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对不同发病年龄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45例,按发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以后发病)75例、成年组(16~60岁发病)246例、幼年组(16岁以前发病)24例,应用罗氏E170化学发光仪和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定量检测,并与类风湿因子(RF)比较。结果老年组、成年组和幼年组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67%(32/75)、37.80%(93/246)、8.33%(2/24)。各组间抗CCP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老年组和成年组分别与幼年组抗CCP抗体、RF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间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老年组和成年组患者抗CCP抗体、RF阳性率与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但在幼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组和成年组RA患者中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更有价值。虽然抗CCP抗体不能作为诊断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依据,但可作为其关节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A33/36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纯化的RA33/36为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498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514例、正常对照50名,比较RA33/36抗体在各组人群中的阳性率,并评价其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早期诊断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RA33/36抗体在RA中的灵敏度为32.93%,特异性为88.52%,在RA早期病例中阳性率为32.03%,在72例类风湿因子(RF)阴性的RA患者中有21例阳性(29.17%)。RA33/36抗体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8.46%。RA33/36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关节肿胀数、疼痛关节数、功能分级、X线分期及其他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及抗CCP抗体阳性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33/36抗体对RA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有早期诊断价值,并对RF有补充诊断价值,与抗CCP抗体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可广泛应用于RA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张秀莲  江峰 《北方药学》2013,(11):76-7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94例RA患者及37例非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测定RF,并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1例标本中,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2.34%(68/94),特异性为91.89%(34/37);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6.59%(72/94),特异性为64.86%(24/37)。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中抗CCP抗体与RF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明显高于RF(P<0.05)。抗CCP抗体在RF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4.72%(61/72),明显高于在类风湿因子(RF)阴性组的检出率31.82%(7/22),在68例CCP抗体阳性组中,有7位患者RF为阴性,72例RF阳性组中有11位抗CCP抗体阴性,这些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片检测,最后诊断为RA。结论: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可见,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助于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RA早期疑似患者和81例患病2年以上的RA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抗CC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抗CCP抗体、RF及联合检测结果在早期疑似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01%、55.21%和69.94%;在患病2年以上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27%、53.73%、73.13%。抗CCP和RF联合检测与各自单项检测结果在两组患者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水平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类风湿关节炎(RA)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符合多关节肿痛患者83例,男12例,女71例,行双手及双腕关节MRI扫描,均采用自旋回波(SE)、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抗CCP抗体的水平。结果初诊及随诊中病情进展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诊断标准可确诊的患者69例,其中抗CCP抗体阳性者51例,阳性率为74%。43例RA患者MRI显示滑膜炎,其中,滑膜炎组38例有骨髓水肿,29例有骨质破坏。结论 MRI扫描结合抗CCP抗体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护理干预1年对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资料较完整的160例RA患者作为护理干预组,给予持续1年的健康教育、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的护理干预措施1年;另将同期入院且资料较完整的162例RA患者做为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护理者观察1年。对两组患者按《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在四个维度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对广泛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远期牙齿缺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共收治的60例广泛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根面平整术、龈下刮治、龈上洁治、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相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含服联合布洛芬缓释凝胶外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L、PD、BI、PLI水平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半年、1年以及2年的牙齿数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AL、PD、BI、PLI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AL、PD、BI、PLI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1、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治疗1年后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TA与氢氧化钙直接盖髓在年轻恒前牙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年轻恒前牙因外伤而意外露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将MTA及氢氧化钙作为手术治疗中的盖髓剂进行治疗,并在术后6个月、1年、2年及3年进行复查,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1年后复查,MTA组治疗效果与氢氧化钙组相似,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可比性(P>0.05);术后2年、3年进行复查,MT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氢氧化钙组,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恒前牙外伤治疗中,盖髓剂应优先选择MTA,MTA的远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氢氧化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出生后经血培养确诊为早发型败血症的患儿39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抗生素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 抗生素治疗前,实验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素(survivin)的含量与及生存期长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22例初次确诊早期胃癌患者及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生存素的含量;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生存期观察。分别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用Spearman法分析survivin含量与生存期长短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患者survivi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进展期患者(Z=-2.137,P=0.033)。早期胃癌患者的1年、3年及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0%、63.6%及23.4%,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7.5%、22.5%及0.0%,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两组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4,P=0.000);38例患者的survivin表达强度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C=-0.367,P=0.023)。结论Survivin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期有关,并且与存活期的呈负相关性,但该结论有待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去铁酮(DFP)与去铁胺(DFO)对早期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输血治疗和去铁治疗,病例组给予去铁酮进行去铁治疗,对照组给予去铁胺进行去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脑纳肽(BNP)水平及心输出量(CO)。结果治疗1年后,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714.4±251.4)、(797.4±218.3)μg/L,均低于治疗前的(1341.3±253.6)、(1387.3±227.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年后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脑纳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脑纳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输出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心输出量均略高于本组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铁酮和去铁胺在地中海贫血的早期治疗中疗效相当,均具有去铁和维持心功能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如经济困难的儿童可以选择相对价格低廉的药物,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可以选择使用方便舒适的药物,但是两种药物均不能完全根治地中海贫血,需要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并三位一体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早期乳腺癌患者8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43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为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并三位一体综合治疗为观察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1年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并三位一体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保持乳房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异物术后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5例病史较长有并发症的支气管镜检术后的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其中的24例(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辅以沐舒坦雾化吸入,另21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症状改善和胸片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时间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胸片恢复比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两组胸片恢复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时间较长并已有并发症的支气管异物,支气管镜检术后辅以沐舒坦雾化,可以促进症状及并发症的恢复,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1年后,记录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8314,P=0.0001),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使用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生存素(survivin)的含量与及生存期长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22例初次确诊早期胃癌患者及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生存素的含量;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生存期观察。分别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用Spearman法分析survivin含量与生存期长短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患者survivi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进展期患者(Z=2.137,P=0.033)。早期胃癌患者的1年、3年及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0%、63.6%及23.4%,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进展期胃癌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7.5%、22.5%及0.0%,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两组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4,P=0.000);38例患者的survivin表达强度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C=-0.367,P=-0.023)。结论Survivln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分期有关,并且与存活期的呈负相关性,但该结论有待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