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熔接片替代进口融接片来完成无菌连接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安全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各30例悬浮红细胞及普通冰冻血浆,使用国产熔接片进行无菌连接完成血液成分分装制备,并对分装制品留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无菌试验的结果。结果分装后的红细胞及普通冰冻血浆,经接种培养观察7d,无菌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国产熔接片用于血液制备可达到原装进口熔接片同等的无菌连接效果,能够保证制备过程的无菌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一代和二代无菌连接装置上使用国产熔接片完成PVC导管的无菌连接过程,使得连接后的导管无菌要求。方法在一代和二代无菌连接装置上使用国产熔接片替代进口融接片完成PVC导管的无菌连接操作过程。结果导管连接效果满意,达国家标准要求。结论国产熔接片可达到与进口融接片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质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来自南昌地区5家综合医院2009年期间输血病例共计17090例,其中输注未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6833例、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或成分)7489例及医院床前去白细胞血液(或成分)输血病例2768例,对3组临床应用效果做对比分析。对随机抽样血袋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各3ml比较去除白细胞前、后各种血细胞计数均值,评估不同血细胞去除率。结果输注未去白细胞、医院床前去白和血液储存前去白细胞的血液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5.81%、0.69%和0.28%,经统计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84.85,P〈0.05)。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或成分)红细胞回收率平均为96.09%,白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清除率为99.79%和85.4%;保存期末无菌培养结果均为无菌生长。结论滤除白细胞输血可明显降低输血反应,且输注血液储存前去白血液(或成分)效果好于医院床前去白血液(或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原因,以提高制备成分血质量,避免血液浪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血袋破损原因调查表对2005年至2006年的两年间在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年共发生血袋破损83例次,以血液离心时破损为多见,占70%(58/83);血袋破损部位分别是:袋体点状破裂27例次、血袋边缘破裂24例次、袋体破裂7例次、覆盖管破裂2倒次、导管破裂23例次。结论制备成分血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改进操作技术,避免或减少血袋破损及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5.
成分制备中采取全自动血液分离机或手工分离法,对其应用效果讨论研究。中心血站共选取供血全血7208袋,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应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及手工分离方法,主要进行供全血的血浆进行分离处理,同时还要对全血的去白细胞红细胞进行分离处理,将这一成分制备工作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其中分离制备操作流程、结果和失败原因进行讨论研究。7208袋全血应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进行成分制备处理,其中分离成功共7201袋,其所占比例为99.90%;另外剩余7袋全血分离失败,其所占比例为0.10%;操作人员对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全血分离失败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其中以血袋导管渗漏、安装不到位冲红、挤压装置不能复位等最常见。在全血成分制备中应用全自动血液分离机进行操作,其分离成功率很高,分离操作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自动化操作能够保证分离结果更准确,能够进一步提高血液制备的质量,将其应用于成分制备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常缨  张海  李雅静  牛宏伟 《河北医药》2008,30(7):1045-1045
目前,随着血液成分的制备需求,无菌接管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采供血机构.但在满足工艺需要和无菌标准的同时,逐渐显现的往往是较高的熔接片成本和高负荷工作量造成的设备故障.近日,笔者对一种无需熔接片的国内研发的无菌接管机进行了适用性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抗凝在危重患者血液滤过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7例行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普通肝素(SH)组18例,低分子肝素(LMWH)组19例,SH组采用普通肝素(SH)抗凝,LMWH组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抗凝效果、出血及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变化。结果 LMWH组发生管路不畅0例,SH组出现管路不畅1例;SH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明显升高,LMWH组治疗前后APTT变化不大;SH组治疗后出现出血3例,LMWH组1例。结论危重患者血液滤过两种药物都有良好的抗凝效果,LMWH抗凝可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制备成分血血袋离心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供血机构将全血制备成各种成分血主要采用物理分离的方法,但血液离心时血袋破损现象时有发生,对宝贵的血液资源造成浪费,为了减少血液的损失,尽量避免血袋离心破损,笔者对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传统型血袋无菌检查新方法.方法:以传统型血袋为研究对象,采用"培养基冲洗法""培养基灌装法"2种新的无菌检查方法和传统薄膜过滤法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所设计方法对该产品的适用性;另选取萎缩芽孢杆菌(ATCC 9372)作为代表性菌株污染血袋,选取4个稀释梯度,进行3种方法的检出率对比研究以得到最优的无菌检...  相似文献   

10.
血站是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提供合格用血的医疗卫生机构,保证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的职责[1]。2013年4月26日,检验科在工作过程中,发现4月25日采集的同为O型的两份血样中,初检与复检均发现一检测管(称其为A,以下同)抗-HIV有反应性,对应的血袋( A1)小辫抗-HIV亦有反应性;另一检测管( B)抗-HIV反应性,对应的血袋小辫( B1)无反应性。为了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设计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HFHD)中对透析器和管路血液凝集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20例有高危出血倾向采用HFHD治疗的病人,用生理盐水1000ml+肝素50mg预冲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观察每小时透析器和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和管路凝血情况好。结论:有高危出血倾向的病人行HFHD时采用50mg肝素吸附,即能起到安全、有效的抗凝血作用,可节约成本,又可降低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枸橼酸局部抗凝(RCA)与无肝素抗凝(NH)在血液滤过治疗中抗凝作用,来证实枸橼酸局部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例有高危出血风险行血液滤过治疗(CVVH)病例,治疗46例次,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即RCA组(n=24),一组采用无肝素生理盐水冲管抗凝,即NH组(n=22)。观察并比较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体内血和管路血iCa2+、PT、APTT的变化;监测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病人体内血pH、HCO3-、Na+;比较两组管路滤器寿命。结果 RCA组治疗开始时、2h、4h、8h、治疗结束时管路血iCa2+均较病人体内血iCa2+明显降低(P〈0.05),管路血PT、APTT均较病人体内血PT、APTT明显延长(P〈0.05),病人体内血iCa2+、PT、APTT无变化(P〉0.05);病人体内血pH、HCO3-、Na+无显著变化(P〉0.05);RCA组管路滤器寿命明显长于NH组,为18.5±6.2h对4.9±1.9h(P〈0.01)。结论枸橼酸局部抗凝通过降低管路血iCa2+延长管路血PT、APTT,从而达到延长管路滤器寿命的目的 ;枸橼酸局部抗凝对病人体内血PT、APTT、pH、HCO3-、Na+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比较枸橼酸和肝素局部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抗凝作用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血液滤过抗凝提供依据。方法: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72例按入院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血液滤过中分别应用肝素钠和枸橼酸进行抗凝。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d。记录两组血滤管路及滤器寿命,评估滤器凝血分级,检测两组治疗前后SCr、BUN、pH、血钠(Na+)、碳酸氢根浓度(HCO3-),检测血液滤过前、滤过后8 h、24 h后体外全血活化凝血时间 (ACT),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滤器凝血0~1级比例高于对照组,滤器凝血2~3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管路及滤器寿命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滤过后8 h、24 h ACT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滤过后BUN和Scr均低于滤过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滤过前后血pH、HCO3-、Na+和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枸橼酸局部抗凝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滤过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能够延长滤管路及滤器寿命,且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去白细胞血液制备最佳方法和工艺流程,建立科学去白细胞血液质量标准。方法分别采用无菌导管连接法、直接过滤法、贮存后过滤法对采集全血进行白细胞过滤,分析过滤工艺方法学差异及过滤后血液相关质量指标。结果无菌导管连接法和直接过滤法可在采集后6 h内过滤和制备各种血液成分,保障了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质量。贮存后过滤法和超过96 h直接过滤法比无菌导管连接法、直接过滤法(血液储存<96 h)红细胞膜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6 h的直接过滤法和贮存后过滤法在保存期末白细胞介素(IL)-2和IL-6升高,去白细胞效果有所降低。结论血液采集后短时间内立即过滤制备去白细胞血液优于无菌导管连接法和贮存后过滤法。贮存后过滤法增加了血液污染可能,降低去白细胞效果,应当予以取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菌连接装置在国内血站系统血液成分制备上的广泛应用,且无菌连接制备的血液成分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已成共识[1-3].为确保血液成分制品质量,对设备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而保证无菌连接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外文献报道无菌连接装置在使用中应定期做拉力试验和外观检查[4]的质量控制,然国内目前对此未作要求,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摸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实际检测的72例结果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山东威高医用高分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BS-600L电子秤(上海友声衡器有限公司),WG-RH-1高效热合机(山东威高医用高分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弹簧秤(石家庄市计量局制造),TSCD-201A型无菌接驳仪(日本制造),Compodoek无菌接驳仪(德国制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菌接合机(SCD)在白细胞过滤中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献血者标本20份,保存1、10、20和30d。采用SCD法和传统针穿刺法对标本进行处理,测定SCD处理组、针穿刺组和无处理对照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计算溶血率,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和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3组血液标本不同保存时间的游离血红蛋白和溶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法和针穿刺方法两组溶血率的相关系数>0.9。结论SCD法和传统的针穿刺法在接合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上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06,(6):24-24
根据2005年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计划,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针)、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一次性使用麻醉导管)和骨接合金属植入物进行了质量监督抽验,并于近日通报了抽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防止血袋离心时下坠和折叠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塑料制备血液成分,目前在我国逐渐普及。用贝克曼M1—6型大型冷冻离心机采用塑料三联袋制备血液成分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血袋与离心怀内壁之间的间隙太大,即血袋在离心时容易下坠和折叠,从而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含枸橼酸钠的置换液在血液滤过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健康犬12只分为2组:枸橼酸钠组:使用含1.5mmol/L枸橼酸钠的置换液,在血滤管路静脉端持续补钙;肝素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0U/kg·h)持续泵入;记录血液滤过前、血液滤过后每2小时的血肌酐、尿素、血气分析、凝血功能(PT、PT%、PT/R、PTINR、APTT、AT3%及Fbg等)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浆的肌酐、尿素、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滤滤治疗过程中均未有管路和血滤器堵塞现象;枸橼酸钠组的实验犬体内的PT、PT%、PT/R、PTINR、APTT、AT3%均不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Fbg)没有明显下降;与之比较,肝素组体内的PT、PTINR、APTT均有延长(P〈0.01)。结论枸橼酸盐置换液应用血液滤过治疗时,不会对体内凝血功能及内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抗凝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完善,采供血机构设置逐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各级采供血机构在日益发展壮大,服务质量在不断提高,卫生部先后颁布《血站管理办法》和《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08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遵义市政府根据本地区区域人口、卫生资源等情况,随后又下发了《遵义市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按《规划》中“供血半径在60 km左右”和“距离中心血站3 h车程内县(市)不予设置中心血库”[1]的规定,本市明确在正安县、余庆县、道真县、仁怀县、习水县、务川县等7个县(市)设置中心血库,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湄潭县、凤岗县5个县各设置储血点1个。2008年3月,遵义市根据《规划》要求,对采供血工作实施了(1+7)机构模式,(1个市级中心血站+7个县级中心血库),负责全市血液采集和医疗机构的临床供应,标本集中化检测、血液统一由中心血站进行调配。通过五年的运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血液安全和供应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充分证明了(1+7)机构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现将工作体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