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668-1671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且诊断为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肺炎组,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SP-A基因rs1059054和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外周血炎症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肺炎组新生儿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T、TT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AG、GG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SP-A基因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结论:新生儿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会增加肺炎易感性并加重炎症反应,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会降低肺炎易感性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 monia,MP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1 —2015年12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共51例:其中MPP患儿41例,分别为MPP组15例,MPP伴肺不张组26例,同时设立同期入院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 1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和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SP-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血清SP-A mRNA相对表达情况。结果:①MPP组、MPP伴肺不张组血清*BALF中SP-A蛋白水平均低 于对照组, 学意义(1<0.05),但MPP组、MPP伴肺不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5)。②MPP组及MPP伴肺不张组血清SP-A含量及mRNA水平与BALF中SP-A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2=0.42,1=0.01-2=0.41,1=0.04)。③MPP伴肺不张组血清、 BALF中SP-A含量及血清SP-A mRNA水平与肺复张时间无明显相关性(1值均>0.05)。结论:MPP患儿血清、BALF中SP-A蛋白 含量明显下降,MPP中可能存在肺泡n型细胞损伤,SP-A的替代治疗或促进SP-A生成的治疗对MPP的恢复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630-63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中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P-C)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P患儿19例作为M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儿童血清中SP-C水平;抽取左侧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检测2组儿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评估儿童肺通气功能;比较2组儿童血清SP-C水平、PaO_2、PaCO_2、FEV1及FVC,并分析MP组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O_2、PaCO_2、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 MP组儿童Pa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儿童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儿童FEV1、FVC及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SP-C水平分别为(3.92±0.13)、(6.43±0.11)mg·L~(-1),MP组儿童血清SP-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512,P<0.05)。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O_2呈正相关(r=0.215,P<0.05),但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CO_2无相关性(r=-1.012,P>0.05)。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FEV1、FVC及FEV1/FVC均呈正相关(r=0.627、0.391、0.472,P<0.05)。结论 MP患儿外周血SP-C水平低于健康儿童,SP-C水平越低,肺功能障碍越严重。检测MP患儿外周血SP-C水平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MP患儿的肺损伤和肺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tcant-associated protein,SP)分为SP-A 、SP-B、SP-C和SP-D.  相似文献   

5.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SP-A) 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多聚体胶原糖蛋白,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在维持肺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将总结阐述SP-A的分子结构、编码基因、生理功能及SP-A与肺部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及CD分子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疫苗接种的正常儿童1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CD分子含量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B、C、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D11b、CD4+CD25+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CD19、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含量增高,CD分子表达紊乱,其水平变化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谢云波 《医学综述》2012,18(16):2552-2554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问题日益突出。BPD需长时间用氧治疗,病死率高,存活者常遗留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因此一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认为BPD的发病明显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现就近年来有关早产儿BPD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与哮喘的关系。资料表明SP-A是构成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主要成分,在维持PS活性、肺泡和小气道的稳定,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减轻变态反应性肺损伤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功能改变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抗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自行制备的SP-A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建立分泌抗人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诱发小鼠产生单抗腹水,用(NH4)2SO4盐析纯化腹水,用间接ELISA法测定单抗效价,用Westemblotting测定抗体特异性。结果 建立了3株能持续分泌抗SP-A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286杂交瘤细胞株抗体效价最高,其染色体数目均大于100条。间接ELISA法测定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l:50000和l:10000。用Westem blotting在SP-A蛋白泳道上相对分子质量3l000左右位置出现明显的一条染色条带。结论 自行制备的抗人SP-A单抗,其具有特异性强、效价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6例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大叶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婴幼儿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临床症状重,病程长,体征不典型,可并发多脏器损害及遗留永久性肺不张。结论临床遇高热不退,肺部听诊不典型的患儿,胸部X线透视可早期发现重要的炎性改变。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改变者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可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钱庆辉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07-1109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诊治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对这110例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的临床体征出现发烧102例(92.73%),阵发性的干咳53例(48.18%),咳痰34例(30.91%),喉头痰鸣22例(20%),气促5例(4.55%);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白细胞总数为4×109~10×109的81例(73.64%),红细胞的沉降率出现增快的32例(29.09%),乳酸脱氢酶出现升高的11例(10%),肌酸激酶同工酶出现升高的8例(7.27%),B超发现胸腔积液9例(8.18%),胸部X光发现肺不张2例(1.82%);经过治疗,痊愈56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显效率为79.09%。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症状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缺乏特征性的临床指征,在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1例诊断为MP感染并发HSP的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21例患儿均有皮疹,关节症状10例,胃肠道症状9例,肾脏症状11例,以皮肤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者8例.发热14例,咽峡炎9例,肺部病变6例.未经抗MP感染治疗前7例迁延、反复发作,治疗后,随访2年,痊愈5例,2例未愈者1例表现为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型,1例表现为紫癜性肾炎慢性肾炎型.结论:MP感染可并发HSP,其临床特征是多伴发热,上、下呼吸道感染,病情易迁延、反复,以皮肤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者常见.给予及时、足疗程的抗MP感染治疗对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复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长宝 《黑龙江医学》2009,33(5):372-37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38例被确诊为MP感染的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19例(50.00%),3~6岁11例(28.95%),6岁以上8例(21.05%)。婴幼儿以发热及肺部表现为主,两种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婴幼儿MP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各异,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儿童支原体肺炎(MPP)和非MPP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探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的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对儿童MPP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SELDI-TOF-MS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测定2014年11月—2016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130例血清标本的蛋白指纹图谱,其中MPP 68例,非MPP 62例.将测定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建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随机抽取的75例标本(MPP 40例,非MPP 35例)作为训练组,进行训练与交叉验证,另外55例标本(MPP 28例,非MPP 27例)作为测试组,进行盲法验证该模型.结果 利用从75例训练组得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由M∕Z为4094.91、4650.51、5825.38、6031.77、7862.79、10122.04组成的MPP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决策树诊断模型,对MPP诊断的敏感性95.00%(38∕40),特异性为88.57%(31∕35),阳性率为92.00%(69∕75),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利用测试组的55例标本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对MPP诊断的敏感性89.29%(25∕28),特异性为96.30%(26∕27),阳性率为92.27%(51∕55).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支原体肺炎蛋白指纹图谱诊断模型对支原体肺炎的检测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7.
左克 《河北医学》2012,18(3):291-29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8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和67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组)血清 CRP,与 72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入院时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CRP均值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菌性肺炎组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CRP和阳性率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支原体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但细菌性肺炎组仍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在入院时CRP和MP-IgM检测为阳性者,4岁以下儿童为59.13%(68/115),4岁以上为40.87%(47/115),其中年龄最小的仅生后2个月.结论 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但没有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原体肺炎2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3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发热148例(62.7%),持续性咳嗽113例(47.9%).多数肺部可闻及湿哕音,两肺呈斑片状阴影114例(48.3%),呈间质性损害31例(27.2%),大片状阴影21例(1...  相似文献   

19.
康慧  王俊梅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9-44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心肌损害后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23例临床确诊为MP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收治200例MPP患儿中,合并心肌损害者23例,占11.5%。胸闷、喜叹气、心前区不适均见于年长儿,其他病例缺乏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本文23例均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23例心电图检查中,异常19例,占82.6%。结论 MPP可合并心肌损害,多数患儿常无特殊主诉,尤其婴幼儿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患MPP进行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每天给予红霉素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控制时间、湿哕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