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阴阳辨证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8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证98例,阳证110例,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同时检测患者的乳酸(LA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各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结果 阴证患者比阳证患者SIR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阴证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阳证患者(P<0.05).两组的APACHEⅡ评分、WBC、NE%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证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NE%值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证患者死亡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中医阴阳辨证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炎症状态判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和微RNA(miRNA)-155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脓毒症患者61例,根据28 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MPs定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浆miRNA-155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认PMPs水平、miRNA-155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MPs水平较高(P<0.05).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3组患者的PM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miRNA-155水平相对于存活组提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miRNA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同时患者PMPs水平与microRNA-155水平也呈正相关.PMPs水平联合miRNA-155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831.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miRNA-155可能引起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时相蛋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6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连续观察7天急性时相蛋白,记录1~7 d APACHEⅡ评分.结果 根据脓毒症60天预后分为死亡组20例,存活组49例.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P<0.05),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APACHEⅡ评分、ALB、TF、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急性时相蛋白与高APACHEⅡ评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罗运山  邓霞梅  李莉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151-1153
目的动态监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脓毒症患者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ICU2018年1—11月明确诊断为脓毒症患者105例,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3例)、严重脓毒症组(27例)、脓毒性休克组(45例),按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63例)、死亡组(42例)。结果不同程度脓毒症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发现与脓毒症组比较,严重脓毒症组第1、3、5、7 dNLR,血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中第1、3、5、7 dNLR,T、Lac、PCT、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严重脓毒症组比较,脓毒性休克组第1、3 dNLR,Lac、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第1、3、5 dNLR、Lac、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的AUC分别为第5 dNLR>第3 dNLR>第1 dNLR>Lac>APACHEⅡ评分>T>第7 dNLR。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NLR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33-13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危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2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n=42)和非脓毒症组(n=40),在入院第1、3、5天分别检测患者PCT水平、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脓毒症患者来评价患者预后,存活32例(存活组)和死亡10例(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PCT水平、WBC计数、CRP水平、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差异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第1、3、5天时,脓毒症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非脓毒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脓毒症中死亡组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WBC计数和CRP水平与存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T水平用于预测患者预后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APACHEⅡ评分。结论 PCT可用于危重症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和记录脓毒症早期患者白介素(IL)-18、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价三者对脓毒症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38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脓毒症早期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住院的20例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和死亡两种结局.记录患者入选后24 h、48 h、72 h的临床资料,评价APACHEⅡ和SOFA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判断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确诊后24 h、48 h、72 h时IL-18水平和SOFA评分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疾病进展,IL-18水平呈下降趋势.两组患者APACHEⅡ在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亚组分析,死亡组IL-18水平、APAHC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在脓毒症早期表达升高,可以反映疾病进展程度.IL-18与APAHCEⅡ和SOFA评分对脓毒症的预后判断价值相似,可以作为早期脓毒症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APACHEⅡ评分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80例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CT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并比较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之间及死亡和存活之间的PCT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 PCT和APACHEⅡ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之间,死亡和存活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9,P=0.012)、与死亡呈正相关(r=0.723,P=0.010)、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35),APACHEⅡ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48,P=0.025)、与死亡呈正相关(r=0.683,P=0.029)。结论PCT和APACHEⅡ评分与脓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31-34
目的 探讨影响ICU 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ICU 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96 例,死亡组64 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机械通气、ICU 入住时间、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个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确诊时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确诊时血清PCT 水平、CRP 水平、D-二聚体水平、血乳酸水平(LA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ICU 感染、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2 个,感染性休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CRP、D-二聚体、LAC 显著高于存活组,ICU 入住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 水平、D-二聚体水平、LAC 水平、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感染性休克是ICU 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 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患者确诊时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LAC 水平、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感染性休克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注意监测,以辅助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记录确诊后初始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24h内APACHEⅡ评分及患者的转归.分别按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初始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强 《中外医疗》2016,(14):125-126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50例重度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存活状况分成死亡组与存活组,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乳酸的清除率与乳酸情况。结果存活组乳酸的清除率明显比死亡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Ⅱ的评分明显比死亡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有7例(28.0%)患者死亡,在病人预后的判断中,乳酸的清除率以及APACHEⅡ的评分比较一致(P﹥0.05)。结论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而言,6 h动脉乳酸的清除率是严重的脓毒症病人预后预测的一种有效指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