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对儿科感染性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0例患儿采集指端全血400μl用免疫比浊方法进行 C-反应蛋白的检测,将第二次、第三次测定 CRP 结果与前次 CRP 做比较。结果细菌感染CRP 值基本>8mg/L,病毒感染 CRP 值基本≤8mg/L,且细菌感染患儿经过抗感染治疗后复查 CRP 均有降低,另2例经调整治疗后第三次复查也较前降低。新生儿病人 CRP 值总体不高,以8mg/L 为判断界限来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结论 CRP 的监测及动态分析对鉴别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判断抗生素疗效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2月269例住院新生儿分别归入感染组(165例),非感染组(104例)。入院时测C-反应蛋白、血培养、血常规,抗生素治疗3~4d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C-反应蛋白与其他感染指标的敏感性、有效性,观察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不同阶段动态变化规律。结果:C-反应蛋白阳性率:感染组为67.8%(112/165),非感染组为29.8%(31/104)。感染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比较,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中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505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的CRP含量,同时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357例患儿血清中CRP升高,含量为11~128 mg/L。结论血清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类数(NC)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静脉采血2 ml,EDTA-K2抗凝,同时用全血进行快速免疫荧光法CRP的定量测定和全自动血液分析测定WBC、NC。结果:呼吸道感染患者CRP、WBC及NC的阳性率分别为43.2%、40.2%和31.8%;分别有16.8%和19.6%患者CRP阳性而WBC、NC结果正常;细菌感染组CRP>30 mg/L,WBC>10.0×109/L;病毒感染组CRP<30 mg/L,WBC<9.0×109/L。结论:早期联合检测CRP和WBC计数有助于判断呼吸道感染患者是否为细菌性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在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6):896-897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在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患儿266例及正常对照200侧进行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使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检测结果为(2.68±2.45)mg/L,脑炎组检测结果为(103.45±112.02)mg/L,阳性率为93.6%,支气管炎组检测结果为(90.22±96.61)mg/L,阳性率为87.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定量测定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对于患儿病情的了解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在不同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实验室同时检验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以临床最后诊断为依据,分为呼吸系统感染180例,消化道感染170例,泌尿系感染166例,健康体检者172例,统计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的在不同系统感染中的均值,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均值高低分别为:呼吸道感染组、消化道感染组、泌尿系感染组、正常对照组(均P〈0.01);分别以(89.4±35.4)、(12.56±2.31)作为呼吸道感染的CRP/WBC的临界值,灵敏度分别为85.2%、80.3%;特异性分别为82.0%、81.0%。分别以(50.14±21.41)、(11.06±1.25)作为消化道感染的GRP/WBC的临界值,灵敏度分别为69.7%、82.4%;特异性分别为83.4%、70.5%。分别以(35.15±25.24)、(9.5±8.26)作为泌尿道感染的CRP/WBC的临界值,灵敏度分别为70.2%、85.3%;特异性分别为87.0%、69.0%。结论CRP/WBC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鉴别不同部位感染性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小儿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3—5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疾病患儿80例,疑似细菌感染纳入A组(n=39),疑似病毒感染纳入B组(n=41),并抽取健康儿童作为C组(n=40)。均进行SAA、CRP指标检验,比较3组SAA、CRP水平,并计算SAA、CRP、SAA+CRP对病毒感染及细菌感染的阳性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SAA水平,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联合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SAA、CRP单独诊断(P<0.05),SAA、CRP单独诊断阳性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SAA、CRP单独诊断(P<0.05),SAA、CRP单独诊断的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对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抗心绞痛药物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20mg和静脉点滴灯盏细辛30 mL,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死亡、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则下降更为显著,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看,治疗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灯盏细辛治疗ACS患者能够显著降低hs-CRP水平,对稳定粥样斑块、减少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mP)+常规CRP]在儿童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血常规、细菌培养和临床诊断为依据,将155例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05例和病毒感染组50例,观察比较2组血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各疾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结论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是惠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新蝶呤及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积分<20、20~40、≥40分为A、B、C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新蝶呤及hs-CRP水平,分析血浆新蝶呤及hs CRP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B、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新蝶呤、hs-CRP水平较B组高(P<0.05)。结论血清新蝶呤与hs-CRP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20 mg和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hs CRP和血脂水平,作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UA患者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效果更好,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有效降低UA患者血脂水平,而且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斑块内炎症反应,且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7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27例、微量蛋白尿组(B组)34例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17例;对78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6例进行CYS-C、Hcy、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Hcy、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Hcy、CRP与A、B、C组中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Hcy、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血清CYS-C、Hcy、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组,且以C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清CYS-C、Hcy、CRP可以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的变化,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100例患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及10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测定。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CRP增高而PA水平下降;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PA值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且血清CRP与PA水平呈负相关(r=-0.55,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指标之一,动态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观察患儿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的效果判定,以便正确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针对早期感染性疾病进行预测,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就诊的120例疑似感染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别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感染组分为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采用ELISA免疫法和比浊法测定所有患者的PCT及CRP水平。结果将PCT阈值设定为0.5ng/ml预测感染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83.2%,阳性预测值83.2%,阴性预测值29.4%;CRP阈值设定为5mg/L时,敏感性为76.5%,特异性66.9%,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38.5%;全身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各组间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和PCT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它们的水平可能同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测中将两者联合检测结果更为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147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调查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技能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70名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评价良好。结论 在《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