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随访中发生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阜外医院共完成PCI 27 397例,完成急诊PCI 1644例,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其中老年(年龄≥75岁)STEMI并行直接PCI的患者108例,并持续进行随访,分析患者资料,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直接PCI,平均随访(51.17±17.75)个月。院内死亡5例(4.6%),术后30 d死亡7例(6.5%),随访期间死亡17例(15.7%)。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HR 5.482,95%CI 1.099~27.333,P=0.038)、心源性休克(HR 11.283,95%CI 2.841~44.805,P=0.001),而支架置入术(HR 0.173,95%CI 0.032~0.943,P=0.043)是死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长期随访显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R 1.146,95%CI 1.010~1.300,P=0.034)、心源性休克(HR 4.928,95%CI 1.718~14.130,P=0.003)。结论高龄、女性、心源性休克、未行支架置入术是75岁以上老年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学者Brodie等研究发现,在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右室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者经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其晚期生存率高于左室泵衰竭所致者。作者从1984至2004年2496例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中,入选189例PCI前即已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引起休克的原因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4个血流动力学组:(1)右室梗死而左室功能保留(30例);(2)左室泵衰竭(136例);(3)机械性并发症,包括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缺损、心脏破裂(13例);(4)其他原因所致,不包括上述1~3项(10例)。平均随访时间3·5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评估与其住院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PCI,全部病例围术期因合并心源性休克行不同时期的IABP辅助支持,并对其中54例(93.1%)梗死相关动脉(IRA)植入冠脉支架(64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PCI治疗情况和住院期疗效.结果 58例患者平均住院12.3天±9.7天,住院期间39例(64.24%)存活(存活组),19例(32.76%)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增大,左主干和三支血管病变增多,术后IRA血流TIMI 0-1级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 IABP为急诊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高龄、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IRA未充分开通是住院期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24h内死亡的原因。方法:对STEMI523例患者中24h内死亡17例的死亡病因、梗死部位、治疗方法、临床特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死因为心脏破裂12例,占总病死率70.6%;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4例,占23.5%;恶性心律失常1例,占5.9%;心脏破裂的病死率高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P0.01)。心脏破裂死亡的12例中溶栓9例,未溶栓2例,急诊介入术1例。结论:心脏游离壁破裂是STEMI患者早期24h内死亡的主要病因;静脉溶栓治疗可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发生率,尤其对于老年STEMI患者,宜尽早行急诊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PCI的69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RA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男性11例(15.9%),平均年龄(67.2±13.0)岁,平均SYNTAX评分(31.6±7.2)分。55例(79.7%)患者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1个,51例(73.9%)患者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69例患者共置入145枚支架,其中裸金属支架2枚和药物洗脱支架143枚,50例(72.4%)患者置入了长支架(支架长度30 mm)。住院期间共25例(36.2%)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1例(1.4%)、支架内血栓2例(2.9%)、PCI相关心肌梗死5例(7.2%)、急性左心衰竭5例(7.2%)、消化道出血4例(5.8%)、对比剂肾病10例(14.5%,包括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结论合并RA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复杂病变为主,此类患者接受PCI后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围术期应做到早识别、早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老年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置入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治疗靶血管长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所有资料均前瞻性录入数据库,常规进行随访.筛选梗死相关血管长病变部位串联置入2枚以上国产SES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置入单个国产SES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安全性分析指标为住院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死亡、心肌梗死和血栓发生率.临床分析指标为靶病变血管重建率.结果 775例STEMI患者中,老年患者62例,累计64处梗死相关血管病变处串联置入2枚以上国产SES(长病变组),187例老年患者置入单个支架(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病变组患者平均置入2.2枚支架,平均病变长度(45.3±10.4)mm,支架长度(52.2±11.0)mm.随访6个月,长病变组和对照组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6%和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发生.长病变组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和4.8%与6.9%和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老年患者直接PCI过程中串联置入国产SES治疗靶血管长病变未产生不良后果,短期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药物洗脱支架(DES)血栓形成引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特征及预后.方法 31例因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ST组)和93例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STEMI患者(对照组)接受直接PCI治疗.记录各例临床和PCI特征及1年随访结果.研究主要终点为院内及1年累积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再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T组年龄较大(69.9±11.4岁比63.7±13.6岁,P=0.01),糖尿病(41.9%比22.6%,P=0.04)和既往心肌梗死史(29.0%比11.8%,P=0.02)明显增多;直接PCI后冠状动脉TIMI 3级血流显著降低(45.2%比92.5%,P<0.001).ST组院内死亡率(16.1%比3.2%,P=0.01)和MACE发生率(25.8%比7.5%,P:0.007)显著增高,术后1年总生存率及无MACE生存率显著降低(分别为77.4%比92.5%,P=0.016;59.4%比85.1%,P=0.001).结论 DES血栓形成引起STEMI患者即使接受直接PCI治疗,其院内死亡及MACE发生率仍显著高于由原发冠状动脉病变所致的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5例,其中IABP组30例,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35例,单纯行急诊PCI治疗。结果IABP组患者在IABP支持下,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2~8 h血流动力学稳定,均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40%;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74.3%,其中6例在术中死亡。结论IABP可明显改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IABP可提高急诊PCI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管再闭塞事件的发生,降低院内死亡率,明显改善了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2例年龄75岁以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125处罪犯病变行PCI治疗,共置入了140枚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结果112例PCI均成功,未发生与PCI有关的并发症。2例于术后18 h内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术后第3天死于心脏破裂,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1年临床随访,有1例术后3个月发生猝死,另有2例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无其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急诊PCI中应用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10 225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及现状,为进一步提高PCI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8月至2007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10225例PCI的冠心病住院患者的17762处靶病变临床和造影基线分布特征、PCI策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2~92岁,平均59.9岁。合并糖尿病2057例(2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8647例(84.6%),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CI1428例(14.0%),心源性休克477例(4.7%),多支病变6701例(65.5%),左主干病变483例(4.7%),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1795例(17.2%)。总的病例成功率为98.5%,病变成功率98.3%,其中左主干病变成功率99.6%,CTO病变成功率90.5%。支架置入占总病例数的89.8%,人均置入支架1.45枚。AMI急诊PCI患者住院病死率4.4%(63/1428),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病死率19.7%(42/213)。围术期总病死率1.1%(113/10225),其中术中心源性死亡2例(0.02%),术后心源性死亡80例(0.8%)。围术期急诊冠状动脉搭桥2例(0.02%),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58例(0.57%),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127例(占AMI急诊PCI总数的8.9%),总的围术期重要并发症发生率3.6%,其中与PCI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0.48%。存活出院者心绞痛缓解率98.6%。结论在技术成熟的心内科,PCI适应证范围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较好,可作为冠心病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AMI、心源性休克、左主干病变等高危患者,P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结缔组织病(CTD)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长期预后。方法收集106例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PCI治疗CT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T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并对CTD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92例(86.8%)具有≥1个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78例(73.6%)的患者冠状动脉为多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受累为主(65.1%)。共植入5枚金属裸支架和202枚药物涂层支架。对CTD患者进行了平均时间长达3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24例(22.6%),其中心源性死亡13例(12.3%)、支架内血栓形成(ST)10例(9.4%)、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15例(14.2%)。结论合并CTD的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此类患者接受PCI术后不良事件以ST及TVR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STEMI且在发病12h内接受急诊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96例,记录住院期间、术后9个月时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96处梗死相关病变置入150枚Firebird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介入治疗后血流TIMI3级86例(89.6%),无复流现象3例,其中术中死亡1例;心脏破裂死亡2例;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其中死亡1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5.2%(5/96),PCI临床成功率为86.5%(83/96)。对82例患者进行了6~24个月的随访,平均(9.6±3.4)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2例,随访时MACE发生率2.4%(2/82)。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3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即刻和随访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过去59个月期间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9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即刻和随访结果.方法1999年3月~2004年1月对397例ACS患者经股动脉或桡动脉施行急诊PCI.31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施行直接PCI治疗,补救PCI治疗7例STEMI,急诊PCI治疗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UA/NSTE-MI).结果直接PCI手术操作成功率99%,术中无复流发生率10.6%.42例(13.5%)应用了主动脉气囊反搏术,10例应用了远端保护装置.8例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或后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住院死亡17/310例(5.5%),6个月死亡17/250例(死亡率6.8%).补救性PCI术后6例患者的严重心肌缺血和(或)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术后1小时死亡.UA/NSTEMI的介入操作成功率96.3%,所有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迅速改善.一例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结论直接PCI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在高危患者存活率高,住院时间缩短.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但是同样具有较高风险.急诊PCI对于改善UA/NTEMI患者的缺血症状非常有效,再缺血、再梗死和再闭塞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时程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急性STEMI患者213例,根据症状发生至第1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分为3组:<180 min组(A组,27例),180~360 min组(B组,83例),>360 min组(C组,103例).观察各组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症状发生到第1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中位数为(355.3±223)min,C组老年患者(≥75岁)及女性患者相对多见,前壁梗死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较高.住院总心源性死亡率为13.6%,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17.5%)明显高于A组(3.7%)和B组(12.1%);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显著影响死亡率(36.5%).随访30 d,心源性休克、≥75岁高龄、女性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时间延迟>360 min是影响急性STEMI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PCI时间的延迟显著影响急性STEMI早期预后.急诊PCI时间延迟超过6h是影响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对 95例住院老年AMI患者的 10 4支靶血管、114处靶病变急诊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110枚。患者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 2 9例 ,心肺复苏 3例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 5 8例 ,梗死相关动脉 (IRA)狭窄 99%~ 10 0 %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72例 ,1~ 2级 2 3例。结果 IRA开通率 10 0 % ,110枚支架均植入成功 ,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0 .4± 3.5 1) % ,全部恢复TIMI 3级血流 ,无操作并发症 ,即刻成功率 10 0 %。从入导管室至IRA开通时间平均 (17.6± 1.87)min。术后共 6例死亡 ,住院期间总病死率 6 .3% ,其中 4例死于不可逆心源性休克 (休克病死率 13.8% )。对出院的 89例随访 1~ 5 2个月 ,平均 (2 5 .1± 12 .3)个月 ,87例存活 ,存活率 97.8%。 2 8例造影随访者中 5例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17.8% )。结论 急诊支架术对老年AMI患者具有理想的即刻和长期疗效。合理选择器械、操作技术熟练和围术期并发症处理经验是保证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获得高成功率的 3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率、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共有16处钙化病变,有15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管腔狭窄由术前的87%±10%减少至42%±9%,结合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共植入18枚国产药物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因血管严重扭曲,球囊扩张后出现冠状动脉夹层,植入支架失败,建议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均无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源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所有患者随访(8.4±3.6)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有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30%。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I围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12月行PCI患者5225例,记录围术期死亡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死亡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围术期患者共死亡54例,病死率1.03%,54例死亡患者中,单支病变13例,双支病变11例,3支病变30例;19例(35.2%)死于术后第1天、20例(37.0%)死于术后2~8d;有18例(33.3%)死于心源性休克、9例(16.7%)死于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2.9%)死于严重左心衰竭。结论 PCI围术期死亡发生率低,且多发生在急诊PCI、老年、多支病变患者。引起死亡原因多为心源性休克、支架内血栓形成、严重左心衰竭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1例年龄≥70岁(77.4±6.3)岁STEMI 51处罪犯病变行急诊PCI治疗,共植入cypherTM54枚。结果51例介入治疗患者均获成功,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例于术后18 h死于心源性休克,未发生其余心血管事件。随后进行了6~18(8.1±5.6)个月临床随访,1例术后3个月发生猝死,另有1例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无其余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cypherTM在老年人STE-MI急诊PCI的应用中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药物支架(Firebir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诊断ST段抬高AMI患者38例,平均年龄(61±8.3)岁,男性23例,女性15例。发病12h内急诊行PCI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根据病变原则上行药物支架置入。观察住院期间(15.6±4.2)d心脏主要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置入药物支架42枚,手术成功率100%,IRA为前降支l9例,左回旋支8例,右冠状动脉11例。即刻的前向血流TIMI3级34例,占89.7%,TIMI2级3例,占8.4%,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左心衰,1例患者术后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结论研究显示国产药物支架在AMI患者行急诊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以寻找进一步改善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可能途径。方法根据314例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26例)和非死亡组(2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确定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中女性(P=0.017)、年龄>75岁(P=0.004)、3支血管病变(P=0.015)、左主干闭塞(P=0.036)、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13)、并发心源性休克(P=0.000)显著高于非死亡组患者;而PCI成功(P=0.000)、ST段下降>50%(P=0.000)显著低于非死亡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P=0.000)、女性(P=0.029)、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35)是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改善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未来治疗的重点在于降低高危(特别是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提高心肌水平的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