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不放置T管的体会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传统上胆总管探查后要常规放置T管。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是否常规放置T管,值得探讨。我院1990年6月至1998年6月手术治疗胆石症5800例,行胆总管探查512例,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218例,有156例(716%)探查后不放置T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67例、女89例。65岁以上54例(35%)。探查指征依据症状、体征、B型超声、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术中胆管造影。其中伴黄疸者26例,有黄疸史或胰腺炎史15例,结石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97例,急、慢性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高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96例超高龄(≥80岁)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9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电话和门诊复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5月.结果 入院后24 h内行急诊手术58例,其余138例患者平均入院7.4 d(1.0~18.0 d)后施行手术.5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例;146例患者施行开腹手术,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25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16) min,术中出血量为15 ~300 mL.治愈194例;死亡2例;术后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88%(37/196).1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3.16% (163/196),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7~ 52个月).12例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率为7.36% (12/163).结论 对于超高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其手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1999至2004年,我科对100例T管造影认为无残石的病人,拔管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仍发现残石10例(10%),均经胆道镜一次取出,降低了术后胆道残石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胆总管结石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18-85岁。均行常规术中经胆道检查,采用经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入路,切口长10~15mm,同时放置T管引流。其中胆囊、胆总管结石8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0例,胆总管残留结石6例,左右肝胆管残石4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3例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处理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93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术前确诊胆总管结石而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6例疑似胆道结石者行术中胆道造影。均于48h内完成LC。结果91例(97.8%)手术成功,2例(2.2%)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160min,平均65min。术后胆囊管残端漏3例(3.2%),胆道残余结石3例(3.2%),经开腹手术结合ERCP、EST、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愈,全组无医源性损伤。结论选择性应用ERCP和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但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电分离钩配合术中胆镜小切口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06例小切口下利用自制电分离钩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配合术中硬质胆镜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102例(96.27%),延长切口4例(3.73%),术后有5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结论该方法具有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是一种腹内手术腹外操作的微创伤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及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213例(腹腔镜组122例,内镜组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与内镜组相比手术成功率(96.7%vs.91.2%)及结石清除率(99.2%vs.94.0%)两组相似,近期并发症率(3.4%vs.13.3%,χ^2=6.864,P=0.009)较低;腹腔镜组的平均住院日(z=-2.713,P=0.007)及住院费用(z=-3.156,P=0.002)较高,主要原因是部分病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预置鼻胆管引流控制感染,以及部分病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等。内镜组发生重症胰腺炎3例(3.6%),其中死亡1例(1.2%)。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保持Oddi括约肌完整,并发症较少、较轻,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及胆总管扩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得到有效控制,全身情况好、能耐受麻醉手术者;内镜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总管下段狭窄及结石嵌顿、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鼻胃管胃肠减压常规用于胃肠道手术,以利于术中及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减少。但鼻胃管易对患者造成上呼吸道及咽部的刺激不适,特别是影响高龄(70岁以上)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我科不常规放置鼻胃管而行胃造瘘减压及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方法,降低术后结石残余率。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病例的胆管造影X线片,观察残余结石的分布情况。结果:胆总管残余结石者11例(9.8%),左肝管残余结石者15例(13.4%),右肝管残余结石者34例(30.4%),尾叶支肝管残余结石者20例(17.9%),左右肝管、胆总管残余结石者32例(28.6%)。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是降低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的ERCP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的ERCP检查及治疗。方法 对74例胃毕Ⅱ式术后的病人进行ERCP检查的同时4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2例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取石。20例择期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 74例ERCP成功58例(78.4%),失败16例。内镜及择期手术治疗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毕Ⅱ式术后肝胆管结石者施行ERCP检查成功率较高并有临床意义,内镜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 对择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病例中胆囊管直径大于0.3cm的46例患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手术,其中胆囊管直径大于0.5cm的16例采取直接扩张胆囊管后探查,胆囊管直径0.3—0.5cm的30例采取先切开胆囊管,扩张胆囊管汇入部后再进行胆道探查。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合并胆总管结石的35例结石取净,全组病例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d,无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选择的实施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手术安全可行,可以避免常规探查手术放置T管的诸多并发症和缝合胆管可能导致的胆漏、狭窄、结石形成等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6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上端结石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及结合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解除肝门部胆管狭窄及行肝内胆管支架引流术,术后2月行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结果:36例均获成功,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结论: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狭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后置支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5月~2005年12月对87例ABP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胆总管结石和(或)胆总管增宽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并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75例,其中单纯LC 20例,LC联合LCBDE 55例(49例同时行胰腺被膜切开、腹腔置管灌洗引流术);中转开腹手术12例。87例随访3~58个月,平均28.2月,无手术并发症和(或)胰腺炎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ABP安全可行,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对胆道手术中是否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并禁食一直存有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应常规放置胃肠减压至术后排气,然后逐渐进流食至普食,以增加腹部手术的安全性.但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认为鼻胃管可不常规放置,并支持术后早期进食[1].对此我们做了相关对比,以探讨胆道手术中不常规放置鼻胃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经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造影的价值。方法EST处理胆总管结石并放置ENBD管,在LC术中经ENBD管行胆道造影。结果46例术中经ENBD胆道造影均成功,造影时间5—15min,平均8.2min。术中经ENBD管胆道造影发现胆囊脱落至胆总管形成胆总管继发结石4例,其中2例术中再次内镜取出结石,2例结石直径〈3mm术中未处理,术后随访未见胆管结石及胆管炎发生。43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2个月,未发现胆总管再发结石及胆道逆行感染。结论两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经ENBD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并通过术中内镜及时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减少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治疗肝胆管结石176例临床分析魏东一、临床资料我院近30年来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人176例,平均年龄47.5岁,均有反复发作的胆绞痛、畏寒发热、黄疸和某些消化道症状。其中58例有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指征:胆总管腔径15mm以上,无高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bileduct exploration,LCBDE)(T管引流)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20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20例(T管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20例(EST组)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组均成功完成手术,鼻胆管组拔管时问(8.25±1.21)d,术后住院时间(8.50±4.05)d,均较T管组的(31.60±5.38)d、(13.6±3.97)d明显缩短,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与反流性胆管炎较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漏,避免了患者术后带管时间长的痛苦,并缩短了住院天数,同时又保留了Oddi括约肌结构的完整性,维持了Oddi括约肌正常生理功能,避免了因Oddi括约肌结构破坏所导致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和结石复发率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及预防对策。 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结果:肝胆管结石患者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原因中结石未能彻底清除78例(65.0%),术式选择不当22例(18.3%),反复感染15例(12.50%),其它原因5例(4.17%)。 结论:肝胆管结石患者胆肠吻合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结石残留和手术方式不当,准确判断适应证,选择适宜手术方式,配合合理有效的术后护理,及时跟踪随访以早期发现异常,有效减少再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26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PBS组),60例无胆道手术史(NPBS组)。左肝内胆管结石15例,右肝内胆管结石5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1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 结果 PBS组与NPBS组手术时间分別为(161.4±31.5) min和(155.7±28.1) min,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9.2±50.7) mL及(44.1±27.4) mL,PBS组多于NPBS组(P<0.05);PB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8%,尤其是腹腔积液明显多于NPBS组(P<0.05);2组总残余结石发生率为15.1%,总结石清除率为98.8%;PBS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明显高于NPBS组(P<0.05)。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有胆道手术史肝胆管结石患者一项安全可行且有效的微创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无肝萎缩肝胆管结石、结石弥漫分布合并胆管狭窄的双侧肝胆管结石以及合并胆汁性肝硬变的肝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患者中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10例胆囊或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90±30)min。78例患者(75.0%)未放置T管,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术后早期胆漏发生率6.4%(5/78),引流3~5d后自愈。26例放置T管患者术后造影3例有残留结石,后经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8年7月间75例采用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左外叶(Ⅱ、Ⅲ)切除50例,左半肝(Ⅱ、Ⅲ、段)切除15例,右半肝(Ⅴ、Ⅵ、Ⅶ、Ⅷ)及右后叶(Ⅵ、Ⅶ段)切除各3例,右前叶(Ⅴ、Ⅷ段)、右后叶加左外叶(Ⅱ、Ⅲ、Ⅵ、Ⅶ)、肝Ⅲ、Ⅵ、Ⅷ段切除及肝Ⅲ、Ⅴ段切除各1例。同时行胆总管T管外引流63例,行胆肠内引流手术1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残余肝胆管结石9例,肝外胆管结石复发7例。72例随访9月至158月,平均75个月。疗效优76.4%(55/72),良16.7%(12/72),差2例,近期死亡4例(分别死于肝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结肠癌)。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要严格掌握胆肠内引流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