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右室心肌梗塞(RVMI)是心肌梗塞(MI)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应予重视,并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笔者收集的126例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萄例RVMI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嗣华 《临床荟萃》1996,11(11):511-514
病理学家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现右心室心肌梗塞(Righ Ventricalar Myocardial Infarcation,以下简称RVMI),然而由于当时医疗水平落后,临床上未受到重视。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国内外关于RVMI病例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就其临床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 1 临床诊断 1.1 临床表现 1.1.1 RVMI患者除具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一般表现  相似文献   

3.
苏尚廉  苏衍歧 《临床荟萃》1998,13(9):405-406
单纯性右心室心肌梗塞(RVMI)较为少见。RVMI大多是左室下壁和后壁梗塞扩展到右室所致,过去均在尸检时发现。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放射性核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RVMI的诊断水平也提高了。1990年以来,我们共收治10例RVMI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东升  于世鹏 《临床荟萃》1991,6(10):456-457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塞(Direct posterior AMI,DPAMI)指左室后下壁上部的心肌梗塞,由于对其认识不足.临床上常易漏诊、误诊.目前对DPAMI的分析资料不多,在诊断方面亦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18例病人的分析,对DPAMI从临床角度分析,对其诊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安才  李苏 《临床荟萃》1989,4(11):495-496
由于心房心肌梗塞(Atrial Infarction,AI)常与心室心肌梗塞(MI)相伴随,确诊比较困难,故常不为临床医师注意或忽略。本文就AI的临床特征和ECG诊断标准作一小结,旨在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尿酸血症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易  陈峰 《临床医学》2000,20(4):18-19
心肌梗塞(MI)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等多因素有关已被证实,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MI可能与高尿酸(UA)血症有关。本文分析236例患者血UA水平,旨在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收住我院的MI患者120例,男94例,女26例,年龄61.24±10.56(41~76)岁,其中急性MI患者72例,陈旧性MI患者48例,合并高血压病者46例,痛风6例。同时收集年龄(60.36±  相似文献   

7.
异常Q波是诊断心肌梗塞(MI)的重要心电学特征,但不是独有表现.有些非MI患者出现酷似MI的Q波,给临床鉴别诊断增加了困难。为了探讨非梗塞性异常Q波在MI诊断中的意义,对我院近3 a来所遇5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性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林林  陈二南 《临床荟萃》1996,11(20):922-923
最近,Ovize等认为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AMI)前多次发作心绞痛可使心肌缺血处于适应性状态,而国内则很少报告。为此我们观察分析了1988年1月~1994年12月住院的98例AMI患者,从临床方面探索心肌梗塞(MI)前有无心肌缺血性适应(MIP)对MI面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收集98例首次AMI,均符合WHO诊断标准。且入院后反复查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均符合AMI的特征性改变。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47~86岁,平均66±8.89岁。A组62例:即AMI前有心绞痛史或经心电图、包括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性表现,病程2天~10年,但多为1个月~2年,占  相似文献   

9.
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发性心肌梗塞(MI)是老年冠心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对我院56例再发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再发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危险因素,防止再梗塞发生,改善老年冠心病人的预后。l对象与方法1.l对象:我院1986年6月~1996年8月间收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467例,老年MI210例(45.0%),其中老年再发性MI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7岁,平均67.8岁。同期老年人初发AMI154例,男121例,女33例,年龄60~89岁,平均64.8岁。1.2方法:再发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1)既往有确切的AMI病史或有ECG…  相似文献   

10.
预防再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再梗塞)的发生,降低其临床死亡率仍是临床重要课题。本文对18例再梗塞患者溶栓治疗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初发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初梗塞)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5年元月至1998年7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212例,其中再梗塞18例占0.85%。再梗塞病人中男14例,女4例,年龄40~65岁,平均52.4岁。 再梗塞诊断依据:①既往有确切的心肌梗塞病  相似文献   

11.
王言成  马景德 《临床荟萃》1992,7(11):525-527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实验诊断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各种相关物质的比值测定在心肌梗塞(MI)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部分生化比值在心肌梗塞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1.α—羟丁酸脱氢酶与乳酸脱氢酶(HBDH/LDH)比值:  相似文献   

12.
右室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室心肌梗塞(RVMI)并非少见,尸检材料中RVMI占心肌梗塞的3~43%,已成为冠心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心电图是诊断RVMI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心电图诊断RVMI方面的研究概况。 RVMI的右心导联心电图表现 (一) 右心导联ST段抬高临床上有急性下壁或后下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证据,V4R导联或任何一个附加的心  相似文献   

13.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VMI)可以和各部位左室心肌梗死并存,约30%~50%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某种程度上累及右心室,大多是由于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的急性闭塞引起。由于RVMI的治疗有其特殊性,为了提高对RVMI的认识及其诊治水平,对我院1999~2004年收治的RVMI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康复医疗对心肌梗塞患者预后影响(附5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启华  杜志恒 《中国康复》1996,11(4):177-178
我们自1987年10月对心肌梗塞(MI)患者进行康复医疗,坚持长期随访指导,取得满意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1987年10月~1994年10月在我科接受康复医疗的54例MI者,男48例,女6例;年龄39~76岁(平均58岁).20例于MI急性期开始康复医疗.疾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1.2 康复医疗方法 ①心理指导: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针对主要心理障碍采用疏导和解释方法,以稳定情绪,为程序康复医疗创造良好条件.卫生宣教介绍冠心病,尤其MI的科普知识、康复医疗意义、具体步骤及要求等.把异常血压、血脂、血糖、尿糖、尿酸和体重调控在  相似文献   

15.
左室重构及PTCA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晓冬  张丽芳 《临床荟萃》1998,13(12):530-532
心肌梗塞(MI)后左室重构(LVRM)是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反映MI后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也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可有效地预防LVRM的发生发展,MI后早期选择性PTCA减轻LVRM的作用亦已被证实,但对已经发生LVRM的MI患者PTCA能否逆转之.尚无一致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 作业疗法是病人综合性康复计划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体力和促进职业活动的恢复。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心肌梗塞(MI)患者恢复期作业疗法的应用及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研究对象为127例MI 1~2个月后的恢复期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岁以下)。随机将患者分成作业疗法组(以下简称作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4例病人,发现心电图未显示MI图形时,其PV已出现异常Q波,后来根据临床诊断及心肌酶变化确诊为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8.
王淑芹 《临床荟萃》1997,12(13):593-594
我院自1994年1月~1996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15例,经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治愈14例占93.3%,死亡1例占6.7%,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在38~73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塞4例,前间壁心肌梗塞3例,下壁心肌梗塞3例,前间壁并下壁心肌梗塞2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2例,再发性心肌梗塞1例。 2 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再发MI的相关因素与临床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为勇  孙荣丽 《临床荟萃》1995,10(9):404-405
由于对心肌梗塞(MI)早期再疏通疗法的开展和对慢性期的血流再建及管理,使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多数学者认为再发性心肌梗塞(RMI)仍是AMI后存活出院病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探讨与RMI相关因素,了解RMI的临床特点对预防RMI、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为心肌梗塞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我院 3a来误诊为心肌梗塞 (MI)的 12例肥厚型心肌病(HCM)进行回顾分析 ,以探讨 HCM的误诊原因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为 1999- 0 2~ 2 0 0 1- 0 6于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患者 ,男7例 ,女 5例 ;年龄 32~ 6 8岁 ,平均 5 0岁± 4.9岁。均在院外或在我院门诊初诊时诊为心肌梗塞 ,误诊年限 1个月~ 30 a,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最终行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排除 MI,确诊为 HCM。无症状者 5例 ,胸闷、憋气者 4例 ,胸痛者4例 ,上腹部疼痛者 1例 ,晕厥者 1例 ,胸骨左缘 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者 6例。 ECG:表现为病理性 Q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