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的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I/R过程心脏舒缩功能与冠脉流量变化. 方法 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对照组(n=8)心脏连续灌流80 min;I/R组(n=8)心脏缺血40 min再灌注40 min.实验过程实时动态检测心率(min-1)、心肌收缩幅度(g)与最大收缩速度(dT/dtmax,g/ms)、最大舒张速度(-dT/dtmax,g/ms)、心肌静息张力(g)、冠脉流量(液滴,min-1).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组心脏缺血后心搏停止,20 min后心肌静息张力上升(P<0.05);再灌注后心肌张力仍高;心搏恢复但心率、心脏收缩幅度、最大收缩速度、最大舒张速度均降低(P<0.05~0.001);再复灌注初冠脉流量恢复正常,10 min后呈下降性变化(P<0.05~0.001). 结论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40 min再灌注40 min导致I/R损伤,该模型制备及功能评价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栓线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血流2h后进行再灌注。应用免痘组织化学染色法拴测不同时间段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正常大鼠脑内即有肾上腺髓质表达,假手术后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略有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既缺血对侧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知胞均增多,但以缺血侧区域增多最为明显,P〈0.05。动态观察发现,脑缺血再灌注2h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痘阳性细胞即增多,缺血再灌注6h迭高峰,至1周左右仍明显增多。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钠氢交换蛋白-1(NHE-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心脏Langendorff离体灌流,随机分为六组(n=6),给予(1)正常灌流30min;(2)低灌流缺血60min;(3)低灌流缺血60min及再灌注30min;(4)预处理后低灌流缺血60min(5)预处理后低灌流缺血60min再灌注30min;(6)老龄大鼠离体心脏低灌流缺血60min等不同条件处理.保留心肌,使用RT-PCR方法对比不同处理条件下心肌NHE-1表达的变化.结果(1)缺血组心肌(Ⅰ)NHE-1mRNA水平(0.734±0.053)较正常对照组(N)(0.300±0.007)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组心肌(R)NHE-1的mRNA水平(0.281±0.019)较缺血组降低(P<0.05),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2)预处理缺血组心肌(Pi)NHE-1 mRNA水平(0.256±0.011)较缺血组心肌(0.734±0.053)明显降低(P<0.05),预处理再灌注组心肌(Pr)NHE-1 mRNA水平(0.135±0.011)较再灌注组心肌(0.281±0. 019)降低(P<0.05);(3)老龄大鼠低灌流缺血心肌(S)NHE-1的mRNA表达(0.787±0.021)与成年大鼠低灌流缺血心肌(Ⅰ)NHE-1的mRNA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低灌流缺血心肌NHE-1表达较正常灌流心肌明显升高,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缺血及再灌注心肌NHE-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的Krebs-Henseleit (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不同糖浓度的K-H液灌流心脏,灌流结束后测定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1.5倍糖浓度组(3g·L-1)能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LDH、CK、GSH-PX的活性(P<0.05),提高NO(P<0.05)、降低MDA(P<0.05)的含量.结论:1.5倍糖浓度组(3g·L-1)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膜稳定性、增强大鼠抗氧化酶系统功能、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血供、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拴线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血流2 h后进行再灌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脑内即有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假手术组术后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略有增加,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增多,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和缺血对侧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均增多,但以缺血侧区域增多最为明显.动态观察发现,脑缺血再灌注2 h后,肾上腺髓质素免疫阳性细胞即增多,缺血再灌注6 h达高峰,至1周仍明显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肾上腺髓质素表达增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缬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YJ  Bai XJ  Qi ZM  Wang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0-3353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功能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用改良Kreb-Henseleit液(K-H液持续灌注110min);I/R组(用K-H液灌流稳定20min后,停灌30min,再灌注60min);HOE140组(K-H液中含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HOE1401μmol/L),缬沙坦组(K-H液中含缬沙坦1μmol/L),缬沙坦+HOE140组(K-H液中含缬沙坦1μmol/L+HOE1400·1μmol/L),后3组缺血再灌注过程同I/R组。动态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dp/dtmax)、测定心脏再灌流出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无复流区面积。结果缺血再灌注后,I/R组无复流面积为25·8%±2·7%;与对照组比较,I/R组LVSP及+dp/dtmax降低(LVSP57mmHg±9mmHgvs107mmHg±6mmHg,+dp/dtmax679mmHg/s±177mmHg/svs1892mmHg/s±231mmHg/s,P均<0·01),心肌CK-MB水平增加(210IU/L±48IU/Lvs27IU/L±7IU/L,P<0·01)。单独应用HOE140对I/R心功能、心肌CK-MB及无复流面积无影响(P>0·05)。缬沙坦改善LVSP(85mmHg±7mmHg)和+dp/dtmax(1425mmHg/s±260mmHg/s),缩小无复流区面积(12·9%±2·5%);减少心肌CK-MB释放(103IU/L±24IU/L,与I/R组比P均<0·01);HOE140与缬沙坦合用可部分阻断缬沙坦的上述作用。结论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可减弱缬沙坦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缬沙坦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缓激肽释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2μg/(kg.min)]硝酸甘油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caveolin-3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PC)组和预处理干预(M)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离体心脏灌注液为K-H液:I/R组大鼠离体心脏全心停跳30 min,再灌注90 min;PC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持续1 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μg/(kg.min),总量120μg/kg];M组灌注液为含甲基-β环糊精(脂筏清除剂)0.2 mmol/L的K-H液,余处理同PC组。分别观察各组缺血前及再灌注30 min时左室心功能变化情况,并于再灌注末取心肌组织标本,通过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cTnI,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方法及PCR方法检测Caveolin-3在各组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PC组左室LVSP、+dp/dtm ax、-dp/dtm ax及心肌组中NO明显升高,cTnI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构建体外心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模型的方法及实验条件。方法:应用Langendorrf 灌流装置制作大鼠心脏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PowerLab系统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western-blot检测缺血(停止灌流)不同时间/再灌注120min后心肌ERS标志性分子糖调节蛋白(GRP)78的表达,并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二者mRNA的表达;体外孵育心肌组织切片,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衣霉素(tunicamycin, Tm)和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处理3h和6h,western-blot检测心肌GRP78及CHO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离体灌注心脏缺血40min /再灌注120min时,心肌GRP78表达最高(P <0.01),CHOP蛋白、GRP78mRNA及CHOP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1,P <0.05和P <0.05)同时,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受损(均P < 0.01);Tm10μg/mL和DTT 2mmol/L孵育心肌组织切片3h时,GRP78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 <0.001),CHOP表达亦均明显升高(P <0.05和P <0.01)。结论:使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和孵育心肌组织切片的方法,均可成功构建体外心肌ERS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冠脉内皮变化及核黄素 (riboflavin ,RBF)对其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 30只SD大鼠 ,2 5 0~ 30 0g ,随机分成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n =10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10 )、核黄素预处理组 (RBF预处理组 ,n =10 )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 ,通过降低灌流量后复灌造成心脏I/R模型 ,测定缺血前、缺血后和再灌各个时段冠脉流出液中vWF、NO水平及CPF ,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NOS、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RBF预处理组与I/R组比较 ,冠脉流出液中NO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vWF含量降低 (P <0 .0 1) ,CPF明显升高 (P <0 .0 1) ,同时 ,心肌中TNOS、eNOS、SOD活性升高 (P <0 .0 1) ,MDA含量下降 (P <0 .0 1)。结论 RBF可以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冠脉内皮免于受损及NO介导的冠脉扩张效应 ,改善低灌注状态 ,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异氟烷改善缺血后心肌功能的作用是否与腺苷A1受体有关。方法 :5组 (n =8)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法灌注。全心缺血 2 0min ,再灌注 12 0min。记录分析应用异氟烷和 (或 )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后再灌注期舒张末期压 (EDP)、左室发展压 (DP)、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LV +dp/dtmax)和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 (LV dp/dtmin)的变化。结果 :异氟烷明显降低再灌注期EDP ;增强DP、LV +dp/dtmax和LV dp/dtmin的恢复(P <0 0 5 )。缺血前或缺血后给予DPCPX不能减弱异氟烷的保护作用 (P >0 0 5 )。结论 :异氟烷增强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的功能恢复 ,腺苷A1受体不参与异氟烷引起的心肌保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塞(AM I)溶栓再灌注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394 例AM I患者均在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溶栓治疗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后第7 日采用99m TC-M IBI心肌灌注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面积(IM A)。将可能影响IM A 的 10 种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IM A 分别与发病至溶栓时间、发病年龄、溶栓前心律失常和左心衰竭、梗塞面积、UKTP剂量及溶栓开始至再通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 0.05 或 0.01)。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无相关关系(P 均> 0.05)。结论 溶栓治疗AM IIRA 再通后 IM A 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对提高AM I的临床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邝鸿生 《吉林医学》2010,31(15):2166-216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发病后,二次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溶栓条件的41例AMI患者按溶栓次数分为A组(再次溶栓治疗组)22例和B组(常规溶栓治疗组)19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再通组与未再通组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72.73%,B组42.11%,A组再通率高于B组(P<0.05)。再通组死亡率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首次溶栓治疗没有再通或下降的ST段再次抬高可考虑行再次溶栓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生素c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28例AMI患者随机分成维生素c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以尿激酶常规溶栓治疗。维生素c组在溶栓治疗前予维生素C注射液5.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比较两组再通标准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再通率相似(61.76%和58.33%),而维生素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33%(P〈0.05);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8.82%和7.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58%和16.67%)(P〈0.05);休克及总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AMI,可提高疗效,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Wang XD  Wang ZM  Jia DL  Yu 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89-1791
目的 研究1713-雌二醇(E2)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脏灌注模型,将40只卵巢切除(OVX)大鼠随机均分为心肌缺血前对照组(C组):离体鼠心脏预灌注15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灌注改良St.ThomasⅡ停搏液,完成心肌缺血再灌注全过程;溶剂对照组(D组):停搏液中含0.1%的二甲基亚砜(DMSO),余同I—R组;E:组(E组):停搏液中含0.1%DMSO及5μmol/L的E2,余同I—R组。检测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肌iNOS和eNOS活性变化,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的含量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观察E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NOS活性下降(P〈0.01),iNOS活性升高[C组(8.9±3.7)nmol·min^-1·g^-1,I—R组(15.8±2.4)nmol·min^-1·g^-1,D组(17.6±3.2)nmol·min^-1·g^-1,P〈0.01],E组iNOS活性升高更明显[(25.85±5.21)nmol·min^-1·g^-1,P〈0.01],I—R组及D组NO生成减少(均P〈0.05),E组NO增加[C组(31±5)μmol/L,E组(33±6)μmol/L,P〈0.01],E组CPK和LDH产生减少(均P〈0.05),E组心脏功能恢复良好(P〈0.05)。结论E2通过提高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流模型;将18只SD大自鼠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一再灌组及卡托普利组;观察心肌iNOS mRNA表达及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肌酸激酶(CK)含量和冠状静脉流出液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心肌iNOS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活性增高(P〈0.001);卡托普利组再灌注30min,心肌iNOS mRNA表达及其活性、心肌MDA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组(P〈0.01,P〈0.05),而心肌SOD活性(P〈0.01)和CK含量(P〈0.05)高于缺血-再灌组,再灌注期间冠状静脉流出液NO含量高于缺血-再灌组(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心肌iNOS基因表达上调,心肌iNOS活性增高;影响心肌iNOS mRNA表达、调节心肌iNOS活性可能是卡托普利抗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肖滨  惠杰 《浙江医学》2010,32(1):62-64,6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MIP)对缺血-再灌注期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23只)和MIP组(25只),分别在试验的不同时间段行血细胞计数,并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同时行心脏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两组实验动物的白细胞计数在再灌注期均明显升高(P〈0.05),MIP组缺血前的计数值也升高,但在再灌注期同一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较之基础状态时,MIP组再灌注60、120min时可溶性P-选择素明显升高、6-Keto—PGF1α明显下降(均P〈0.05),而且整个再灌注期TXB。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础状态(P〈0.05);对照组自缺血40min起,可溶性P-选择素及。rX82水平均明显升高、6-Keto—PGF1α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MIP组再灌注120min的可溶性P-选择素以及缺血后的TXB。水平均明显降低、再灌注60、120min的6-Keto—PGF1α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MIP可以有效抑制缺血-再灌注期血小板活化,从而保护病变区域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地尔硫卓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地尔硫卓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地尔硫卓组(2mg/min冠脉内)和假手术组。前两组行冠状动脉结扎3h,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最终行病理学分析。结果与AMI前相比,对照组AMI后3h、左室收缩压(LVSP)、心排量(CO)和左心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显著下降(均P<0.05,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后1h仅LVSP显著恢复(P<0.05),然而±dp/dtmax继续显著下降(P<0.05);而地尔硫卓组AMI后3h各项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同;但再灌注后1h LVEDP、±dp/dtmax和CO均显著恢复(均P<0.05),且比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对照组MCE和病理染色所测的冠脉结扎区心肌范围(LA)高度一致(P>0.05),再灌注后无再流范围(ANR)分别为78.5%和82.3%,心肌坏死范围(NA)占LA的98.5%;而地尔硫卓组两方法所测LA均与对照组相当(均P>0.05),但ANR仅分别为20.6%和19.9%,NA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后1h冠脉血流量仅占AMI前的45.8%和50.6%(均P<0.01),而地尔硫卓组冠脉血流量分别提高到80.4%和79.3%,比对照组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早期应用曲美他嗪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心功能的影响,特别是探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即顿服曲美他嗪的疗效。方法 9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口服,比较2组溶栓成功后ST段抬高幅度及心肌酶CK和CK-MB的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12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BNP的变化。结果 A组再灌注后ST段抬高幅度及心肌酶CK和CK-MB的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B组,12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上升,BNP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于入院后即给予曲美他嗪负荷剂量口服,可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运动耐量,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1/R组)、依达拉奉组(治疗组)。治疗组用剂量为5mg/kg的依达拉奉经尾静脉给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开放3h来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生理记录仪测定心功能指标;伊文蓝(Evans Blue)+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重染色法分离坏死区与缺血区心肌,用吸光光度法和相应试剂盒法分别测定心肌SOD、MDA及血中LDH、CK—MB含量。结果假手术组灌注前后LVSP、±dp/dtmax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R组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与治疗组LVSP和±dp/dtmax明显下降(P〈0.05);I/R组与治疗组LVSP、±dp/dtmax下降和心肌梗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的MDA、SOD、LDH及CK—MB值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LDH、CK—MB升高及SOD的降低幅度,治疗组优于I/R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SOD、LDH及CK—MB与心肌梗死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SOD为心肌梗死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依达拉奉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SOD来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AMI患者随机分溶栓(17例)与非溶栓(14例)两组,溶栓组分为溶栓成功组9例(早期再灌),溶栓未成功组8例(非早期再灌)。测外周血浆ET值,并于入院后3周左右行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AMI患者入院初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早期财灌较非再灌高山筻 高及高山箭移且持续时间短,各组ET峰值性与彩色多普勒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