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东莞市首起登革热社区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波及范围、病例分布情况及可能传播来源;采用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结果:2010年7月22日~10月26日,东莞市兴塘社区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社区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40例,其中确诊病例24例,可疑病例16例;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92.50%)、头痛(82.50%),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分别占57.50%和52.50%;病例表现为首发病例住家200米范围内的聚集性;首发病例发病前有东南亚国家旅游史。结论:症状不典型输入性病例容易引起本土疫情,人员的高流动性易造成登革热疫情的扩散;控制疫情的关键是开展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将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工地工人登革热罹患率为16.96%;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使用防蚊措施(RR=2.9,95%CI=1.6~5.0)、地下室工作(RR=2.6,95%CI=1.5~4.6)、工地板房住宿(RR=5.2,95%CI=1.7~16.3)工人罹患登革热风险更高;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工地住宿暴露与地下室工作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工地住宿是主要患病风险,地下室工作增加患病风险。结论工地蚊媒密度高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工人在工地住宿、地下室工作为共同危险因素,未采取防蚊措施增加了患病风险。尽早隔离病人、杀灭成蚊、清理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热区部队登革热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部队防治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定疫情性质。结果:本次共发病36例,其中干休所29例,医院7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疫情在军队和地方卫生防疫部门通力合作下得到迅速控制。结论:热区部队仍需加大登革热防治力度,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官兵的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步涪村200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步涪村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74例,罹患率为2.65%,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4天,高峰在8月26日至8月31日期间;病毒为登革I型;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33例,占44.59%。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93.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9- 10月 ,山西省忻州市某乡暴发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 ,发病总数为 118例 ,罹患率为 189.72 / 10万 ,较 1996年同期发病率上升 6.14倍。1 材料与方法甲型肝炎病例资料来源于忻州市某乡的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 ,人口资料来源于忻州市统计局。抗 -HAV -IgM检验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酶联免疫法检测按其说明书进行。2 结果2 .1 年龄与职业 :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 5 - 3 4岁年龄组 ,其中 10 - 15岁组最高 ,其次为 15 - 3 5岁组 ,发病数分别为2 7例和 2 4例 ,>3 5岁年龄组发病较少 (见附表 )。 从发病例数看 ,中学生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某社区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布雷图指数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首例发病8月21日,末例9月3日,流行时间14d,共发病74例,罹患率为3.47%,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第二代病例.实验室检测74例患者中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73例,布雷图指数在采取大规模的综合控制措施前最高达93.4,在采取控制措施后,蚊媒密度达到要求.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起疫情是登革热暴发流行.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除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该社区的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山市2004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登革热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登革热IgM/IgG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C6/36细胞对急性期病人血清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布雷图指数(BⅠ)法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6d,共发病37例,登革热抗体阳性37例,分离到登革Ⅰ型病毒4株。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结合部,男性16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63岁,其中10~39岁27例,占72.97%。疫情发生时布雷图指数67.0,经采取以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结论本次疫情是由I型登革病毒引起,因早期病例误诊,未及时发现传染源,导致疾病传播。快速灭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针对该市的流行因素,今后应继续加强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落实,加强可疑病例的监测和杀灭蚊媒的工作,扩大原因不明发热病人血常规监测范围,特别是曾发生疫情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福州市2016年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防控效果,探讨有效控制登革热的策略.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因素及特征.布雷图指数为蚊媒蚴虫密度监测的主要指标,采用自制防逃逸捕虫网进行成蚊密度监测.结果 福州市2016年共报告907例本土登革热病例,疫情涉及7个县(市)区,8-9月为发病高峰,期间报告病例798例(87.98%);闽侯县、仓山区、长乐县共报告801例(88.31%)本地病例;907例病例中,男性426例,女性481例,男女比0.89∶1.病例最小9岁,最大91岁,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4岁;发病人群以家务及待业为主281例(30.98%);88.75%的病例体温超过38℃.近半数的的病例有头痛、肌肉痛;以家庭为单位的本土登革热聚集性事件共发生55起,涉及118人.10月下旬,闽侯县平均布雷图指数下降到4.99,长乐市平均布雷图指数下降到0.87,11月下旬仓山区平均布雷图指数下降到3.43.福州市共搜索592 279例病例,通过主动搜索发现了476例登革热确诊病例.2016年福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系II型登革病毒引起.结论 加强蚊媒监测与病例搜索,多部门联动,在疫情早期采用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规律、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本次疫情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结果:本次暴发疫情病例共计142例,罹患率为11.18%;1月5日达到第一次流行高峰,1月21日又出现一个小的高峰;发病最多的班级为5(2)班,发病数25例,占全部发病的17.61%;发病年龄集中在7—12岁年龄段,以10岁组最多,占全部病例的30.28%;70.42%的病例没有接种史,所有病例均有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腮腺肿痛(100%)。结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搞好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接种工作是控制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医学动物防制》2021,(1)
目的针对2019年江阴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蚊媒监控,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江苏省登革热防控技术方案》,对2019年6月11日江阴市报告的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蚊媒应急监测。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生1例来自马尔代夫的输入性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测发现该病例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登革热IgG抗体阴性、PCR核酸检测阴性,其密切接触者各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媒密度,5个蚊媒监测点的核心区和警戒区的布雷图指数均5,叮咬指数均2,提示伊蚊密度较低,发生本地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结论该起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生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996—2006年海珠区登革热的流行特征。方法对1996—2006年海珠区登革热疫情数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珠区1996—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1例。年均发病率为1.47/10万,每年发病率波动在0-8.09/10万之间。其中7-11月是发病高峰;20~39岁年龄组年均发病率最高,各年龄组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29,P〈0.001)。结论登革热具有周期性发病率上升的流行特点,其发病率与当地人群的易感性和蚊媒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明确东山区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各医院收治病例的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 2002年5~11月东山区发生了Ⅰ型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本区常住人口发病共314例,发病率51.43/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波及10条行政街,有多个暴发点,其发病年龄最大87岁,最小2岁,男性143例,女性17l例,血清学检查登革热抗体阳性277例。结论 本次登革热流行是继1995年以来发病率最高、暴发点多、夹杂家庭聚集、流行时间长的一次发病,且传染源未明,预防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广州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2004年广州首例输入性登革热(DF)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学检查特点。方法对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及免疫层析法检验登革病毒DEV-IgM/IgG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DEV-RNA。结果患者起病前在印尼工作,回国第2天(7月16日)以发热起病,伴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白细胞、血小板、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对多份血清进行平行检测,DEV-IgM持续阳性,DEV-IgG在起病第3周出现,RT-PCR测定DEV-RNA呈阳性。7月29日确诊为登革热。结论该患者为2004年广州市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依据,临床表现轻,抗体出现早,病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ELISA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IgM/IgG抗体检测。结果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由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流行历时83d,共发生病例70例,发病全部集中在8~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大的城乡结合部。全部病例中男性发病25例,女性发病45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职业分布以家务、农民、学生发病率较高。结论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形势严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16.
广州市978例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了解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78例登革热患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91.31%),全身肌痛(69.02%),骨痛(49.49%),皮疹(59.2%),白细胞及血小板显减少分别占62.47%、62.26%;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及脾肿大较少,分别占9.61%、3.78%、5.21%;而合并肝脏损害多(72.39%),肾脏损害较少(0.2%)。结论:本次登革热流行规模大,临床表现典型,合并肝脏损害较多。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建立和完善登革热疫情报告、监测和媒介监测网络;访视报告的每个病例或可疑病例,并在疫点周围展开病例搜索;采集登革热病例、疑似病例、疫点部分人群血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非疫点、疫点蚊媒进行凋查。结果:广州市2002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423例,发病率为20.14/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以城市居民区为主,随后向城郊、农村扩散,最后涉及全市12个区、县级市,共102个行政街(镇)。以街(镇)为单位计算,最高的发病率达212.4/10万。流行季节为5月中旬~11月下旬,高峰为7~9月;3~12月份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0~19.8;病毒为登革Ⅰ型;潜伏期为2~8d;爆发疫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达17%;各年龄组人群均易感,但低年龄组发病率略低。结论:2002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为广州市历史之最.总体流行态势处于半自然状态。早期病例未及时诊断,疫情发现迟,疫情控制不力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广州市存在有利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近3年连续流行同一型别病毒,登革热是否有本地化趋势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8.
登革热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对105例登革热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患均有发热(100%),伴有头痛(83.3%),全身肌肉(75.2%)、骨、关节痛(61.9%),结膜充血(74.2%),皮疹(66.6%),淋巴结肿大(80%),白细胞减少(93.3%),血小板减少(82.8%),登革热抗体阳性率(63.2%)。结论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典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06年6~12月间广州地区出现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我院收治入院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年的登革热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75.9%)、全身肌痛(56.7%)、骨痛(42.1%)、恶心呕吐(27.1%)、皮疹(92.9%);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2.7%和64.7%,血液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占57.9%、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占85.2%、低钾血症占44.2%,淋巴结肿大占15.3%,肝肿大占1.4%,未见脾肿大。CD细胞亚群计数CD3下降的占44.5%、CD4下降的占46.2%,CD8下降的占38.7%。所有病例登革热抗体IgM阳性。结论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的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典型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尤其肝损害较多见,近半数病人出现CD细胞计数明显下降,未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经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将1991年3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与1985~1986年37例比较发现:消化道症状较多而出血较少。在大多数病例实验室结果显示心肌酶升高、肝、肾功能受损,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38例中的大多数患者感染Ⅰ型或Ⅳ型登革热病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