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目的了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73例。按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Hb≥130 g/L患者;B组为110 g/L≤Hb<130g/L患者;C组为Hb<110 g/L患者。透析前采血检测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等参数。记录最近4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的应用总量,以每周应用总量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的比值(r-HuEPO dosage to Hct,EPO/Hct)作为评价r-HuEPO低反应的指标。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分析各因素与Hb的相关性。结果①73例患者中,Hb≥110 g/L者62例,占全部患者的84.93%。②EPO/Hct比值,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③C组患者EPO/Hct比值、CRP、β2-MG及iPTH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④其余各项指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单因素相关分析,Hb与ALB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EPO/Hct、β2-MG、CRP及iPTH呈显著负相关(P<0.05)。⑥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EPO/Hct、CRP、Alb和β2-MG是Hb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1.607,-3.391,0.612,-1.019]。结论 r-HuEPO低反应性是贫血治疗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患者微炎症水平、营养状态及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不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对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给予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活性维生素D3或甲状旁腺切除术纠正SHPT,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组1[治疗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ism hormone,iPTH)≥350 ng/ml]和组2(治疗后iPTH〈350 ng/ml)两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crit,Hct)、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血细胞比容[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dosage to Hct,EPO/Hct]的变化。结果 34例患者中,25例患者治疗后iPTH降至350 ng/ml以下(组2),9例患者iPTH仍明显高于350 ng/ml(组1)。组1及组2患者治疗前各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参数比较,组2患者的Hb、Hct、EPO/Hct高于组1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2患者血清iPTH由(739.03±411.77)pg/ml降至(251.91±72.9)pg/ml,Hb由(104.32±9.56)g/L升至(116.44±7.37)g/L,Hct由(32.52±2.8)%升至(36.56±2.08)%,EPO/Hct值由(4.36±1.46)×104U降至(3.47±1.10)×104U,均P〈0.05;组1患者治疗前iPTH(999.67±351.99)pg/ml、Hb(107±11.41)g/L、Hct(33.3±3.5)%、EPO/Hct值(4.36±1.46)×104U,治疗后iPTH(1029.3±281.041)pg/ml、Hb(106±11.12)g/L、Hct(32.8±3.3)%、EPO/Hct值(5.13±1.74)×104U,均P〉0.05。结论 SHPT是引起EPO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有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尿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联检在甲亢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免法检测120例甲亢患者和45名健康体检者尿β2-MG、Alb、IgG和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114)水平,对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β2-MG、Alb、IgC水平在甲亢A(原发组)组与B组(未治愈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甲亢C组治愈组(f:6.682,P〈0.01);甲亢B组又高于甲亢A组(t=2.385,P〈0.05);甲亢C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0.568,P〉0.05)。甲亢组尿β2-MG、Alb、IgG分别与血清FT3、Fr4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88、0.93、0.87、0.94、0.85。结论联合检测尿β2-MG、Alb、IgG对于早期发现甲亢患者肾功能损害、确定肾脏受损部位及肾小球损伤的程度等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脑白质疏松症(LA)与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高原地区老年患者根据CT/MRI结果按有无脑白质疏松,分为LA组82例和非LA组78例,按照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将LA组患者分为4组,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LA组Hb浓度(16.9±4.1)g/L明显高于非LA组(13.8±3.6)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3组Hb浓度(17.8±1.9)g/L与LA4组Hb浓度(18.5±3.2)g/L明显高于LA1组Hb浓度(14.8±2.1)g/L及LA2组Hb浓度(15.9±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水平与老年LA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高Hb可能为LA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n=30)和B组(n=32)。A组选择低通量透析方式,B组选择高通量透析方式,两组患者在透析治疗中均选择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每周r-Hu EPO与Hct比值(EPO/Hct)。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hs-CRP、Hb、Hct、EPO/Hc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b、Hc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s-CRP、EPO/Hc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hs-CRP、EPO/Hct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后,血清炎性指标有明显变化,对改善肾性贫血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含量,并根据梗死灶面积大小分组,分析各组与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CRP浓度为(11.2±2.38)mg/L,而对照组为(2.32±0.84)m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4.70±1.52)mg/L,中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9.21±2.23)mg/L,与小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17.46±3.68)mg/L,与小梗死灶组及中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尿毒症继发重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肺功能损害特征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肺功能仪检测40例重症SHPT患者的肺功能,30例同期不伴有严重SHPT的维持性血透(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就SHPT组肺功能指标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等临床检验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SHPT组和MHD组较健康体检者、SHPT组较MHD组肺功能均明显下降(P<0.05)。 SHPT组患者肺功能多项指标与血iPTH、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透析龄(dialysis age)呈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重症SHPT患者肺功能明显异常。血iPTH、透析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CRP可能是影响SHPT患者肺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胡盈  樊阳阳 《人民军医》2014,(9):995-99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晚期住院分娩的产妇627例,根据Hb水平分为4组,即高水平组(A组)237例:Hb≥135g/L;正常高限组(B组)122例:Hb 127-134g/L;正常组(C组)130例:Hb 119-126g/L;正常低限组(D组)138例:Hb≤118g/L。采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Hb。比较各组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等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结果:A组糖代谢异常和早产发生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C组(P〈0.01)。B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D组(P〈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高Hb水平,会增加糖代谢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尿MALB、血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尿MALB和血Cr在正常对照组与单纯DM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β2-MG和血BUN在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早期DN组,4项指标均比正常对照组和单纯DM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尿MALB和血β2-MG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以坎地沙坦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仅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b和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更好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微炎性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88例常规MHD患者,转换为HFHD治疗24个月.于HFHD治疗前(0个月)、治疗12个月及治疗24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房、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转换为HFHD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时,心功能指标LAD、LVPWT、IVST、LVEF、E/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Dd、LV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个月时,LAD、LVDd、LVPWT、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FHD治疗24个月后,血清ALB、CH、TG、HDL、LDL、Scr、BUN、hs-CRP、DBP、MAP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Hb、Ca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P、iPTH、32-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厚.HFHD治疗虽然清除了PTH、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改善了贫血,但并不能阻止M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不同分期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以及不同透析方法对其水平的影响,同时还观察瘦素水平与临床指标(肾功能指标:Scr、BUN;营养指标:TP、Alb、PAB、TRF、CH、TG、HDL-C、LDL-C、RBC、Hb、HCT)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RIA)检测CRF患者血清瘦素的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等其他有关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CRF患者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红细胞压积(HCT)、Hb、体重指数(BMI)、转铁蛋白(TRF)均在较低水平。血清瘦素水平为对照组(7.35±0.94μg)、肾功能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组(12.36±6.03μg)、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组(25.27±3.27μg)、维持性血液透析组(7.69±6.61μg)、维持性腹膜透析组(20.72±14.93μg),CRF4个亚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不同阶段的CRF患者血TP、Alb、Hb、PAB、HCT、BMI均在较低水平,提示CRF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不同阶段的CRF患者普遍存在高瘦素血症,且随肾功能损害的进展,血清瘦素成上升趋势。CRF患者血清瘦素升高与Scr及BUN成正相关,提示肾脏是清除瘦素的主要器官。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明显降低,提示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血清瘦素水平。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提示腹膜透析不能有效降低血清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梁军  范宝英 《武警医学》2011,22(3):226-228
 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中心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起始量每周80~120 U/kg;当血红蛋白(Hb)110~120 g/L、血细胞比容(Hct)033~036时rHuEPO减为维持量.对照组20例不使用rHuEPO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积极控制血压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Hb、Hc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b、Hct明显升高(P<0.01),LVMI降低(P<0.01).结论 纠正MHD患者贫血可部分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长期行血液透析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emodialysis,HD)、血液灌流组(hemoperfusion,HP)、高通量透析组(High-flow hemodialysis,HFD)、血液透析滤过组(hemodiafiltration,HDF),每组35例。通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12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r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sα,TNF-α)、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以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等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IL-6、TNF-α、PCT炎性反应因子比较: HDF组、HFD组与治疗前比较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对比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TH、Hcy、β2-MG尿毒症毒素比较: HP组、HDF组、HFD组与入组前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F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HD组、HP组比较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D和HDP能充分清除MHD患者大中分子毒素,显著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且二者疗效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高原慢性习服群体公路护路职工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达到血液学诊断标准的患病率,揭示其性激素、免疫、血细胞的特征性改变及其生理与病理的关联。方法:随机抽取海拔(2 800~2 900)m、(3 600~3 740)m、(4 250~4 300)m护路职工189名,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G、IgM、IgA含量,Epics XL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d iff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21项血细胞,ACS180化学发光仪测定性激素FSH、LH、E2、P、PRL、T。结果:方差统计三个海拔梯度人群Hb≥210g/L者检出率分别为4.50%、17.20%和44.12%;同时与未患病组对照,偏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密切关联着特征性的LH降低、E2升高、PLT减少、Hct增高;还伴有一定相关的FSH、CD3、CD4、IgM、WBC、RBC升高和CD4/CD8比值减小。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中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护路人群有较高Hb≥210g/L的检出率;Hb过度增生与这几方面存在着生理与病理的互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控制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之前血液透析时间大于6个月的患者79例,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浓度、年龄、透析龄、Kt/V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例血透患者平均校正血清钙(1.97±0.21)mmol/L,平均血磷(1.93±0.52)mmol/L,平均钙磷乘积(47.82±12.98)mg^2/dl2,平均甲状旁腺素(iPTH)浓度(398.32±282.34)pg/ml;血清磷达标率为30.4%,血清校正钙达标率为20.5%;血清iPTH达标率为32.9%,血清Ca×P达标率为75.9%;高磷血症发生率为63.3%,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率为55.7%,低钙血症发生率为76.9%。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磷浓度、年龄、透析龄与iPTH控制水平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和血磷与甲状旁腺水平呈正相关,是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磷、透析龄是影响继发甲状旁腺素异常代谢独立危险因素。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将血磷、校正血清钙维持在KDOQI指南建议的目标范围内,发生继发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的危险才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