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良性乳腺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探讨乳腺珠蛋白在乳腺各种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乳腺癌标志物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8例乳腺癌、26例良性乳腺疾病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其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腺癌、良性乳腺疾病及正常组织中,hMAM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9%、88.3%和40%。其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大小、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无关,而与孕激素受体(PR)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良性病变及乳腺正常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未发现其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腺珠蛋白mRNA(hMAM mRNA)在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及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情况,并取乳腺良性肿瘤、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阴性对照。结果(1)在1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中有14例hMAM mRNA表达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93%,在乳腺良性肿瘤及非乳腺组织中不表达;(2)在30例腋窝淋巴结中hMAM mRNA总的阳性表达率63%,其中病理阳性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率为94.4%,病理阴性的淋巴结hMAM mRNA的表达为25%;(3)54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29%;其中Ⅰ期10%,Ⅱ期21%,Ⅲ期45%,Ⅳ期80%。20例乳腺纤维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hMAM mRNA的表达;hMAM mR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结论人乳腺珠蛋白是检测乳腺癌微转移的特异性指标,可以反映乳腺癌患者微转移情况,对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腺珠蛋白(mammaglobin)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明确乳腺组织特异性的蛋白,与促进乳腺上皮生长有关。已发现,乳腺珠蛋白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和乳腺X线密度等级与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1621例乳腺X线受检者中,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92例经手术及其它影像手段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按受检者年龄将患者分成≤30、31~40、41~50、51~60及≥61岁共5组,按乳腺百分密度分成〈25%、25%~50%、51%~75%及〉75%共4个等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密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随着年龄增长,乳腺密度逐渐减低,在41~50岁和51~60岁两组之间密度变化最显著(Z=-11.7,P〈0.001)。62例乳腺癌在5个年龄组中按从低到高其检出率分别为2.1%、1.1%、3.3%、4.3%和10.9%,在4个密度等级组(从低到高)的检出率分别为17.7%、16.1%、21.0%和45.2%。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Waldχ2=40.9,P〈0.001),随乳腺密度增长呈升高趋势(Waldχ2=17.6,P〈0.001);年龄每增长10岁,乳腺癌检出率是前一低年龄段的3.0倍(OR值=3.0);密度每增加1个等级,癌检出率是前一低密度组的1.9倍(OR值=1.9)。乳腺良性病变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乳腺密度与良性病变检出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年龄及乳腺密度均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年龄因素对乳腺癌的影响更大,乳腺密度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关系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更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显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奥曲肽SSTR显像,勾画感兴趣区,计算瘤体与对侧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术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SSTR1-SSTR5 mRNA的表达,SP免疫组化法比较该15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SSTR2和SSTR5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15例乳腺癌患者99mTc-奥曲肽SSTR显像均为阳性,T/N为1.873±0.341;②15例乳腺癌组织的SSTR1、SSTR2、SSTR3、SSTR4、SSTR5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5/15)、93.30%(14/15)、100%(15/15)、46.70%(7/15)、86.70%(13/15),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计算的mRNA表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SSTR3、SSTR1、SSTR2、SSTR5、SSTR4,SSTR2 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显像T/N呈正相关,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r=0.728,P<0.01);③SP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的SSTR2和SSTR5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结论 乳腺癌组织有丰富的SSTR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99mTc-奥曲肽SSTR显像对乳腺癌有较好的靶向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数字乳腺三维成像(DBT)与MRI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临床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采用FFDM、DBT及MRI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边缘、有无钙化等,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单纯的FFDM、DB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3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112例,恶性病灶141例。FFDM、DBT及MRI诊断乳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26、0.897、0.884;诊断其敏感度分别为84.2%、92.3%、95.6%;特异度分别为82.5%、85.5%、84.5%。DBT及MRI 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BT与MRI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及MRI较FFDM检查能够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DBT和MRI 对乳腺病灶的检出及诊断效能相近,但DBT更为经济适用,且禁忌证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人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兔抗VEG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 (6例 )、乳腺纤维腺瘤 (2 0例 )及乳腺癌 (4 0例 )中的表达。结果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纤维瘤中表达很低 ,而在乳腺癌中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VEGF对乳腺癌的血管生成乃至浸润性生长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抗原修复方法,用于陈旧切片的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将乳腺癌患者陈旧乳腺组织石蜡切片脱蜡至水,按常规免疫组化步骤进行检测。其中,实验组直接将切片浸入pH 3.5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室温修复10~15 min;同时以微波和高压加热修复法处理相应患者石蜡切片作为对照,最后以SP检测系统检测抗原修复及与抗体反应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高压组和微波组比较,修复效果较好,且无组织脱片与折损现象。结论建立了一种利用陈旧组织切片检测乳腺珠蛋白的简便、有效的抗原修复方法,并能很好地防止脱片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BB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及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在术前行CBBCT及乳腺MRI检查的68个乳腺病变的影像特征。其中,恶性病灶46个,良性21个,交界性1个。比较病灶在两种图像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CBB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及乳腺MRI检查对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6.5%、98.5%及100%。平扫联合增强(CBBCT)和乳腺MRI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1(95%CI:0.861~0.982)和0.929(95%CI:0.862~0.996),敏感度为95.7%和97.8%,特异度为76.2%和71.4%。CBBCT与乳腺MRI在显示肿块的形态、边缘和内部强化特征以及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和内部强化特征方面的一致性均非常好(Kappa均>0.75,P均<0.001)。CBBCT及乳腺MRI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和病灶距乳头距离的一致性较高(ICC分别为0.972及0.976,P均<0.001)。结论:CBB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和对病灶范围的评估准确性与乳腺MRI相当,在乳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等方面可作为乳腺MRI检查的一种替代检查手段,能准确指导临床诊疗决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中发现乳腺外病变的检出率、发生部位及性质。方法选取721例乳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其中初诊乳腺癌患者163例,乳腺癌治疗后随访患者322例,无乳腺癌病史(如常规体检、乳腺良性病变或其它病变原因进行乳腺MRI检查)患者236例,观察乳腺MRI是否存在乳腺外的其它部位病变及其发生率、分布类型。结果721例乳腺MRI检查患者中,发现乳腺外病变196例(27.18%,196/721),恶性病变124例(17.20%,124/721),良性病变72例(9.99%,72/721)。最常见的乳腺外病变是淋巴结115例(15.95%,115/721),其次是肝脏65例(9.01%,65/721)、胸部63例(8.74%,63/721)、骨质病变21例(2.91%,21/721)及其它(包括皮肤、胆囊、脾脏等)5例(0.69%,5/721)。163例初诊乳腺癌患者中发现乳腺外恶性病变61例(37.42%,61/163),322例乳腺癌治疗后随访中发现乳腺外恶性病变60例(18.63%,60/322),236例无乳腺癌病史患者发现乳腺外恶性病变3例(1.27%,3/236)。结论在进行乳腺MRI检查时不仅要注意乳腺本身是否存在病变,还要注意扫描范围内乳腺以外的其它区域,特别是对于初诊乳腺癌或乳腺癌治疗后随访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激素相关生物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诱导基因(estrogen induced gene,pS2)在乳腺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发性乳腺癌细胞中ER、PR、pS2的表达。结果:ER、PR、pS2在26例正常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3%,15.38%,0;在5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疾病中阳性率分别为22%,28%,8%;在45例非典型增生症中阳性率分别为64.44%,73.33%,31.11%;在46例原发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7.39%,56.52%,34.78%。结论:女性激素相关生物指标ER、PR在不典型增生细胞中检测阳性时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其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大。pS2的阳性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MMP-9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09例乳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率是40.4%(44/109),明显高于良性乳腺肿瘤(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MP-9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随肿瘤直径增大以及肿瘤分期的增加,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局部浸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病理类型、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46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yNPase的表达。结果:PyN-Pas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组织中PyNPase的表达无差别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2.6%,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组织18.5%,p<0.05;在术后生存不足5年的病例中,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8.8%,在生存超过5年的病例中为17.2%,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PyNPase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癌肿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KLK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KLK6 mRNA进行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被沉默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乳腺癌切除组织中KLK6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KLK6 mRNA的表达量与ER、PR及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以体外化学合成的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的表达,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KLK6 mRNA在73%(35/48)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ER( )组低于ER(-)组(P<0.05);PR( )组与PR(-)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MCF-7细胞中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S期细胞增加13.23%,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 KLK6 mRNA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增高,并与ER状态及肿瘤转移情况有关.体外MCF-7细胞株和体内移植瘤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肿瘤细胞生长加快.提示KLK6基因表达受雌激素下调的影响,是促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从而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8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48例患者共检出53个病灶,其中良性肿瘤29个,恶性肿瘤24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选择健康志愿者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86例的高频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频彩超检查乳腺肿块86例,良性61例,超声检出57例,恶性肿块25例,超声检出23例.以RI =0.7为标准,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0.92,特异性0.966,准确性0.930.彩色多普勒的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在良、恶性肿块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彩超根据肿块彩色血流丰富程度分4级,良性肿块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Ⅱ、Ⅲ级为主,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高频彩超对乳腺性肿块的检出率高,应用二维声像图特点与彩色多普勒分析,综合判断,可明显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bx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取新鲜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各44例,以Tripure试剂提取细胞总RNA,以RT 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Tbx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表达状况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强于癌旁乳腺组织(P<0 01),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但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增加和组织学级别的增高,该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高表达的Tbx3基因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并可能是乳腺癌进展中关键性转变的标志性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