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褐斑的病因,诊断分类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褐斑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局限性 ,不规则性皮肤色素改变 ,其皮肤损害发生于面部 ,为对称性 ,边界清楚的淡褐色、咖啡色或淡黑色斑片。本病也称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1 病因及发病机理黄褐斑是一种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色素性皮肤病。国内外研究显示 ,妊娠、口服避孕药、紫外线幅射、氧自由基、铜蓝蛋白升高、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精神因素(情绪长期不佳 )、化妆品使用不当等是黄褐斑的重要致病因素。1 1 此病多见于妊娠 ,在妊娠第 3~ 5月开始 ,分娩以后逐渐消失 ,但下次妊娠还可再发 ,称为妊娠性黄褐斑 ,由于较常见 ,可考虑… 相似文献
2.
黄褐斑的现代诊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褐斑,中医称之为“肝斑”或“黧黑斑”,英文名为melasma或chloasma,它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异常是黄褐斑发病的首要原因,人体的一些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器官,如脑垂体、肾上腺、卵巢、睾丸等分泌的激素均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黑素细胞黑素的合成主要受垂体中某些多肽类激素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皮质类固醇的影响。垂体间叶分泌的黑素细胞刺激激素(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MSH)通过直接作用黑素细胞腺苷酸环化酶(cAMP)增加细胞内环化腺苷酸的含… 相似文献
3.
黄褐斑的病因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新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5):301-301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面部皮肤浅褐至深褐色色素沉着斑,现将其病因及治疗综述如下。病因1.黑素细胞刺激激素(MSH) Marie等报道用αMSH孵育正常黑素细胞12min后,细胞内cAMP增加7倍,但48h后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反而较轻(<20%)。血清βMSH的水平在黄褐斑患者与对照组相同,故有作者认为MSH与黄褐斑关系不大。2.性激素 Claudy等报道一组经皮注射雌二醇同时用中波紫外浅(UVB)进行亚红斑量光疗的妇女,在局部产生无炎症的色素沉着。用β雌二醇孵化正常黑素细胞24h后即可产生剂量依…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是常见的色素代谢异常性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不但影响容貌,而且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生活及精神方面的痛苦。但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黄褐斑近年来在病因及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万苗坚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4)
黄褐斑的病因不明,可能的致病因素有妊娠、内分泌、某些药物、遗传、肝脏疾病及紫外线等。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与微生态失衡有关。用伍德光检查,根据色素的深浅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外用维甲酸、氢醌霜、益生素和壬二酸治疗黄褐斑有效。N-乙酰-4-S-半胱胺酸酚是一种新的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李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1):110-112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多发于女性,无自觉症状,通常不需要接受治疗,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外在形象,黄褐斑患者需要一种可接受的、安全的、减少色素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本病的方式多样,本文从治疗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400例黄褐斑患者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黄褐斑的主要病因。采用问卷调查400例门诊黄褐斑患者,并就相关因素进行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性意义的发病因素按相对危险度(RR)由大到小依次为家族史、日晒、不当的美容和精神因素(包括工作的压力、夫妻感情不和、亲人的去世)。黄褐斑患者的预防和诊治应注意防晒、正确地进行面部护理和使用化妆品,以及时调适生活节奏,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9.
10.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林挺,史明丽黄褐斑病因复杂,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黄褐斑同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化妆品、紫外线幅射、氧自由基等有关联。我们采用问卷调... 相似文献
11.
12.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疾病,常对称发生于面部曝光部位,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生活及精神方面的痛苦.黄褐斑的治疗疗效欠佳,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激素及日光照射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褐斑的分型存在很多争议,且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通过对近几年发表的有关黄褐斑分型的文章加以分析、归纳,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黄褐斑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黄褐斑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秀珍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6)
黄褐斑的治疗除避免易患因素、口服和外用避光药外,局部治疗以Kligman的改良配方(4%氢醌、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松)效果显著,但高浓度氢醌及(或)长时间使用可产生副作用。0.1%~0.4%甘草提取物LPT-40与0.05%维A酸和0.05%倍他米松联合治疗产生了满意效果。其它方法如化学剥脱似乎能产生协同作用。Silk Touch 二氧化碳激光机在难治的真皮型黄褐斑显示出良效。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医治疗黄褐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 ,中医称“黧黑斑”。《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认为本病 :“原于忧思抑郁 ,血弱不华 ,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 ,妇女多有之。”此病多见于女性 ,影响容颜使患者精神上有一定压力 ,给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临床上多将本病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型、肝脾不和型、劳伤脾土型和肾气不足型治疗[1] 。本人在临床中遇到2例肾阳虚衰型患者 ,运用妇科名中医刘奉五老先生的“四二五合方”[2 ] 辩证加减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方剂组成加减“四二五合方”由当归 10g,赤白芍各 10g,川芎 6g,生地 15g ,女贞子 2 0g,菟丝子 10g ,车前… 相似文献
17.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而难治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理尚不明确。传统医学认为黄褐斑与肝、情志、脾、肾、血瘀等有关,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与紫外线、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现将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对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雪夫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 1998年 10月~ 2 0 0 0年 5月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雪夫(复方维A酸制剂 ,包括 2种浓度的全反式维A酸 ,即 0 .0 5 %和 0 .0 2 5 % )治疗5 4例黄褐斑患者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 4例均经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黄褐斑患者 ,其中男 2例 ,女 5 2例 ;年龄 2 6岁~ 62岁 ,平均年龄 41.5岁 ;病程 4月~ 3 0年 ,平均 6年。所有患者 1月内均未接受其他祛斑药物的治疗 ,亦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2 方法 第 1~ 2周先用 0 .0 2 5 %的雪夫外涂于面部色斑处 ,1~ 2次 /d ,然后视皮肤适应情况用 0 .0 5 %或 0… 相似文献
19.
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色素病工作组 何黎 许爱娥 高天文 雷铁池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2):110-115
【摘要】 目前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测技术。该指南结合近年研究新进展,全面阐述了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中国皮肤科医师对黄褐斑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点阵激光是皮肤激光美容领域的一种新技术,近年来在黄褐斑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点阵激光的作用原理是局灶性光热作用,是选择性光热作用的一个重要拓展和延伸.点阵激光可分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和剥脱性点阵激光,对黄褐斑有一定的疗效,改善程度不一,有的甚至加重,其疗效与治疗参数的选择、皮肤类型、术后护理、黄褐斑类型等有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短暂性红斑、水肿、灼热和疼痛感等,患者可耐受,但炎症后色素沉着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